朱元璋杀尽功臣,他为何能幸免?效力朱允炆,朱棣为何还封他为公

朱元璋草莽出身,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下了大明江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独树一帜,很多人认为其得位最正。和历史上的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毫不例外地拥有众多的后宫女人,历史记载他有26位皇子、16位公主,后宫女人不在少数。史书记录的就有马皇后为领导的22人,而参照野史记载太祖死后光陪葬的嫔妃就有46位,后宫实际规模可想而知。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不再是从前那个质朴的农民,为了大明江山能够长久,为了帝国始终不改“朱”颜,他不惜大开杀戒,不仅铁腕铲除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污吏,也干掉了很多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被他处死的就有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等,被他“宽宏大量”赐死的有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等,而徐达、李文忠、刘伯温这些昨日死党亲友也死得不明不白。

只要朱元璋认为是大明前进路上的隐患,他都会毫不心慈手软地痛下杀手,以至于洪武末年创业武将基本被他杀得精光,仅给爱孙朱允炆留下一个忠厚老实的庞炳文,来对付朱棣的靖难之役,也难怪可怜的建文帝只能落得个丢掉皇位、葬身火海的悲惨结局。

对身边的女人,朱元璋一样是铁石心肠,告别这个世界时,他带走了几十位妃嫔,生前赐死了碽妃、郭宁妃、李贤妃、葛丽妃、胡充妃、胡顺妃等,皇帝驾崩,后宫也基本是整体驾崩了。跟着这样的皇帝,除了马皇后和他自己的儿孙们,一概官员和后宫女人可谓是拎着脑袋过日子,毫无安全感。

朱元璋最怕外戚干政,因此不仅是后宫女人自己,他们的家人很多也遭受波及。如:胡顺妃的父亲、朱元璋的岳父胡美就因为进宫看望了女儿,被赐自尽。老朱的妃嫔家人很少能够有高官厚位者,即便有,能够比朱元璋活得久更是“稀罕动物”。不过这位妃子的家人有点另外,且来看看。

《明史·卷一百十三》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亟遣从渡江,并遣妃侍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薨,妃摄六宫事。山甫累赠营国公,兴、英皆以功封侯,自有传。

《明史》中所说的山甫乃是朱元璋第三任后宫执政者郭宁妃的父亲。郭山甫善于面相,一看到朱元璋就觉得他将来必非常人,就提前介入,带领两个儿子郭兴、郭英跟随朱元璋创业,并将年轻貌美的女儿送到朱元璋身边,后来马皇后走了,李淑妃代替掌管后宫,不久,李淑妃逝世,后宫交由郭宁妃掌管。

要说郭宁妃的父亲的确是个“识时务”的能人,不仅他自己成为了营国公,他的两个儿子也颇有成就。

大儿子郭兴在鄱阳湖水战时,建议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此后一直跟随妹夫南征北战。朱元璋当了皇帝,郭兴被封巩昌侯。洪武十七年,郭兴巡行北疆后病逝,朱元璋伤痛不已,辍朝三日,追赠陕国公。

二儿子郭英更是不得了。他先是朱元璋的宿卫,老朱亲密称他为“郭四”。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伤痕遍体。《三世家典》载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

洪武十七年郭英被妹夫朱元璋晋封为武定侯,尽管朱元璋对很多功臣信不过而除之,但这个舅兄却一直备受皇帝恩宠,始终没有进入黑名单,乃至朱元璋死了,他还神奇般的活着。

建文年间,60多少岁的郭英依然从耿炳文讨伐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基为帝,朱允炆的旧部多遭残杀,但郭英又一次躲过劫难,只是被罢官而已。在他死后,朱棣不计前嫌赠其营国公,谥威襄,葬于巨野城北郭家茔地。

郭山甫还有个幺儿子郭德成,同样是明初功臣,当然贡献没有两个哥哥大,他嗜酒,跟朱元璋喝酒还失态,胡惟庸案坐死者甚众,而德成竟然得全。

父亲无恙,三个儿子都能善终,这在明初难得一见,而身为后宫掌权人的女儿郭宁妃就必须付出自己的生命代价了。这可能就就是朱元璋为何要赐死郭宁妃的原因吧。试想,如果郭宁妃不死,朱元璋死后她就可能成为名义上的皇太后或太皇太后,这样妹管内宫,哥掌兵权,朱元璋断然不会放心。

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被鞭打而死,外甥曹国公李文忠被毒死,女婿欧阳伦被他赐死,两个儿媳也被处死……郭英能跟随朱元璋成功转身,平安度过恐怖的洪武晚年、动荡的建文余年、改头换面的永乐初年,得以善终,一可见郭英的睿智,同时也能看到他们一家对朱元璋和明朝的耿耿衷心,成为洪武时期的一个特例。

郭山甫如此善于观言察色,把握机会,也算是明朝牛人之一,完全可以和吕不韦商业眼光相提并论。他舍了一个曾为后宫掌权人的女儿,让两个儿子成为明初开国功臣且均被封侯,女婿更是明朝的开山鼻祖,自己和疯汉幺儿子还能完身而退,这算是洪武时期的一个幸福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