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宣教——马牙

很多人认为,因为新生宝宝没有牙齿,不会有蛀牙,所以宝宝的口腔并不需要关注。但事实上,新生宝宝的口腔也会有很多突发的情况,需要爸爸妈妈们留意。

长“马牙”

许多妈妈会发现,才几周大的小宝宝,上腭中线附近和牙龈边缘上有黄白色的类似囊泡样的小点,这是长牙了吗?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叫“上皮珠”的东西,俗称“马牙”或“板牙”,并不是真正的乳牙。

马牙对健康并无影响,不妨碍哺乳,宝宝也一般不会有不适感,妈妈们无需理会它们,很快就会自动消失。

1、什么是马牙?

马牙是发生在新生儿口腔上腭部位的囊泡,直径在1~3毫米,因为含有角质而呈现黄白色。马牙看起来像是一个个牙齿,但并不是真正的牙齿。

2、马牙是如何形成的?

马牙形成的确切原因还在研究中,目前公认它们是牙板和唾液腺的残余。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形成牙齿和唾液腺的上皮细胞一般在乳牙形成末期就退化吸收了,有少部分未被吸收的,会一直存留到宝宝出生,在牙龈上形成黄色或白色的牙龈囊肿,即上皮珠或称马牙。

有时候这样的上皮珠也会发生在上腭的中缝部分。

3、为什么我的宝宝会长马牙?

新生儿中出现马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哦!

宝宝刚离开妈妈的肚子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外界环境,皮肤、粘膜都会有很多表现,口腔粘膜也不例外。

4、马牙有什么危害吗?

马牙本身是无害的,亦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对乳牙和恒牙造成影响。如果宝宝出生几周内不长马牙,一般就不会长了。

马牙不需要治疗,一般两周—两个月左右就自行消失了。

宝爸宝妈看到马牙时,切忌用力擦拭或用针挑破,这样既会擦伤宝宝娇嫩的口腔粘膜,还会有继发感染、炎症的危险。此时,做好宝宝的常规口腔卫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