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毕业教学设计》基本常识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1.为了减少、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2.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

3.全面考查师范毕业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策划能力以及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二、什么是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是指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将各类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就某篇课文或某个语文基础知识点或写作指导课等的教学以课时的形式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进行安排与策划。

三、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

1.认真研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吃透所授的部编版语文教材。

2.将学情、校情分析作为起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3.确定教学目标维度清楚,语意表达具体明确,各个目标间语意或内容不得有交叉。

4.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教案组成要素要齐全,数字编序要规范。

5.讲授任何一篇课文、讲授任何一个语文知识点、进行任何一次作文指导课,原则上要求任何一位老师必须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并详细写出设计文稿,这个详细设计文稿可以说就是教案。这个教案可以付之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更完整、更科学。

四、一篇课文完整的教学设计(即教案文本)必须具备如下几个要素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也是为下一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供依据。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

1. 课文研读及分析(课文所在年级、册次、单元、篇次的说明及了解分析课文所在的单元、篇目的教学要求等)。

2.《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国家制定的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最高的、唯一的指导性文件)研读,分析《课标》对将要教学的课文或知识点有何要求或说明。

3.分析本课内容与前后其它课文内容联系的情况

4.了解课文后面 “思考与练习”设置特点和形式等。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主要是根据教材情况、生源情况等对学生原有知识、现有认知能力、原有生活经验、学生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为下一步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提供依据。

(三)设计或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根据前面“学情、校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后进行设计与确定的。从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也可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来表达。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前面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中必须实现的目标可确定为重点;教学目标中必须实现但教师和学生感觉实现起来都有困难的则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能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手段或方法(从传统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新世纪倡导的含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来选择)

(六)课时安排(根据学情、校情以及教材情况而定)

(七)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点的重点,是教师课堂展示之始,各教学环节要标注大约所用时间,标注所用的教学方法含多媒体应用等)。教学过程各环节是:

1.导入设计(生动,能集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至5分钟)

2.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内容、思路、情感及精彩之处等等)

根据课文长短安排所以时间,长篇课文课前完成,堂上用5至8分钟测查。短篇课文堂上用5至8分钟完成整体感知环节。

3.师生品读赏析课文,逐一实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设计:(15至20分钟)

(1)品读品析环节(重点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解决,师生互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提问环节(师生互相提问并探究回答,问式明确具体并富有层递性、启发性和探究性)。

(3)板书环节(紧扣讲课进度,目的明确,突出重点难点内容而板书)。

4.主题品析:概括表达、意义品析等。(2分钟)

5.课堂迁移或拓展:根据课文特点,可分别从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进行课外迁移或拓展)

6.知识与能力训练(知识巩固与应用,堂上和课外均有)

7.课的结束语设计

(八)教学板书图设计

也称“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图必须附于设计文案的最后。为什么要附板书设计图呢?因为从板书图可以考查授课者的教学思路、安排是否合理明晰;可以考查授课者的教学重点是否突显;可以考查授课者的教学内容是否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可以考查授课者的整体教学水平是高还是低。

附录:

可结合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附录。

(一)教学设计涉及的课文内容

(二)校情:所在实习学校的情况分析:所在区域、规模层次、校园文化、师资情况、硬软件建设等。所教的学生情况分析:生源情况、学习情况、气质性格、爱好特长、性别比例等

(三)教学反思(也称“课后分析”、“教后记”)

1.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自我满意度思考

(1)哪些环节的设计自己感觉最满意或比较满意?为什么?

(2)哪些环节的设计自己感觉最不满意?原因各是什么?

2.对本课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时哪些环节自己感觉最满意?

(1)环节安排(2)师生互动(3)课堂气氛(4)师生言语(5)目标达成及原因

3. 对本课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时哪些环节自己感觉最不满意?

(1)讲课过程中最差言语或行为及原因各是什么?

(2)所定教学目标或重难点有些不能实现及原因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