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拖而不决,却怪你效率不高:没意义的担责,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笔者按:在职场,没有意义的为别人承担责任,是对自己的不公平和对别人的纵容。

小刘给我讲了一件在公司代人受过的事情:

一个项目的方案由小刘主笔,按照要求写完后,发给直管领导审批,但领导拖了几天也没有给回复,听说领导是休年假去了。

期间小刘通过微信和邮件催了几次,也没见领导答复,小刘只好作罢。

结果这个项目被竞争对手捷足先登,公司大领导追究责任,小刘直管领导说在外面没有网络,没有收到邮件和微信,把责任都推到小刘身上。

公司对小刘做了处罚的决定,虽然事后,直管领导请小刘吃饭表示道歉,但小刘心里过不去,因为小刘觉得这件事在公司留下了一个污点,面对直管领导,她觉得也无法信任他。

对于这件事情,我给小刘提了三点建议:

一、当联系不上直管领导,可以联系直管领导的上级;二、无意义的承担责任不可取,可以向公司申诉;三、这个直管领导素质有问题,不跟也罢。

小刘是个柔弱的女孩,她担心申诉会影响自己和领导的关系,也怕以后领导给她小鞋穿,所以这个责任就担下来了。

过了几个月,小刘告诉我离职了,说后来又发生了她领导让别的同事担责的事情, 她觉得跟着这样的领导没有什么意义,还是离开算了。

有时候员工离职,并不是因为不看好公司,而是遇到没有素质的领导,可见选拔高素质领导的重要性。

在职场,工作效率的提升,取决于三个配合,第一、员工和员工的配合;第二、员工和领导的配合;第三、不同领导之间的配合。

而员工和领导之间的配合是其中的关键,我们总说员工的效率不够,但有没有想过,有些领导的效率比员工还低,这个时候,如果员工有心做事的话,他会去推动领导提升效率。

合格的领导,即使效率上有问题,也会在员工推动下把工作做好,不合格的领导,就像上面讲的那位,不仅没有推动工作,而且还把责任推到员工身上。

马云曾经对管理干部提了11个要求,其中一条就提到干部的素质要求:

先做榜样,再做管理,走向第一线。只指挥别人,没有自己做,只会纸上谈兵的做,这样迟早会出大问题。

王石也在对管理者的七大素质要求中,提到:

担当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开始反省,勇于承担造成损失的责任。

小刘的直管领导为了不影响自己在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面对项目的失败,公司的损失,不是主动担当责任,而是推卸到员工身上。

这种没有素质的行为,小刘能容忍,不是所有人能容忍,后来,小刘一位性格刚烈的同事不肯背锅,和直管领导据理力争,大领导了解情况后,就把直管领导给撤了。

在职场,没有意义的代人受过,而且容忍,就是对不公平行为的纵容,面对不公正,要勇于维护自身权益,不然,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职场,如何避免代人受过,承担没必要的责任?古人有三句话告诉你怎么做:

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职场,我们不可有害人之心,但需要有防人陷害的意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对周围的人的品质要有个基本判断,“远小人,亲君子”,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小人陷害。

2、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

“说话七分留三分”就是这个道理,话不说死,事不做绝,在做一件事前,思虑再三,如何能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比如直管领导找不到,就找再上一级领导,这样不会让自己陷于被动,小人也无可乘之机。

3、话说三遍稳,绳捆三道紧;

不确认的事情再三确认,才能确保做的事情不偏离领导意图,要想让自己免责,一是把事情做好,二是把事情做对,三是把事情做稳。

在职场,有时候什么样的领导,你没得选,但自己走什么样的路,你有得选,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好领导,遇到没有素质的领导,迁就只能更让自己陷于被动,没有必要的责任,不需要你承担的责任,你去承担,你痛苦了,领导在旁开心地笑,最终受伤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