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抄袭”王维的诗句,王维也“抄袭”李白的,所以两人不来往

李白“抄袭”王维的诗句,王维也“抄袭”李白的,所以两人不来往?​

盛唐之下,李白和王维这两个天之骄子,一生都不曾有过言语之间的交流,李白是终其一生都不愿与王维来往,王维更是不屑和李白有任何交集......

王维祖上乃是唐朝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出生显赫,而王维又是王家罕见的百年一遇的天才,别人科举屡次不中,他一上来就中了进士,之后又是状元,于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时间王维成了大唐许多姑娘心目中的暗许对象了。

王维的性子和她母亲有些相似,她母亲信佛,性格温和,所以王维是一个实打实的暖男,而且王维还有洁癖,要不然他为什么会字摩诘(梵语就是无垢尘的意思),当然这个洁癖当然是指内心上的,尤其是对一类人极其的抗拒,恰恰李白就是这种人。

王维作诗数量不输给李白,也有上千首,而且王维和李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所以有时候都怀疑两人都在相互“抄袭”,你看王维的《少年行》中“新丰美酒斗十千”,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还有《少年行》“纵死犹闻侠骨香”,李白的《侠客行》“纵死侠骨香”,你们说这两人究竟是谁抄袭了谁的作品?反正两人这上千首诗歌相似之处有很多,如果不是抄袭,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了,那就是心灵相通,心心相惜!

可这说来也怪,两人既然是心心相惜,为何老死不相往来?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说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和事佬孟浩然,孟浩然斡旋在李白与王维之间,而且孟浩然又是老大哥,对于盛唐之下的两位天才可谓是疼惜不已,最想看到的就是李白和王维携手合作一首诗,所以竭力的像促成这两人握手言和。

孟浩然面子很大呢!要知道孟浩然第一在年龄上就比这两小子要大12岁,其次就是文坛之上,孟浩然敢说第二,当时还真没有人要来说第一,所以孟浩然很给两人面子,制造台阶,甚至还铺红地毯,但最终因为性格不合,两人见都不愿见一面,这就成为了孟浩然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李白我们都知道狂妄至极,贵妃研磨、高力士脱鞋、玄宗调羹,在这当时可以吹一百年,而且纵观我华夏几年前历史,也只有李白能嘚瑟成这样子。

王维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比较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最看不起就是仗着自己才华横溢就到处“撒泼”,于是李白就成了王维眼中最不屑的人。

其实除了性格不合,两人的信仰也不一样,李白求道,王维信佛,注定这一辈子没有什么言语。说到底,三观不同的人,终究也难融入一个圈子,即便是天之骄子也没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