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有讲究,化妆、美甲都踩雷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中医看病的经历?如果有的话,那你肯定知道,医生在遣方用药之前都会问你的病情信息、诊察你的舌苔脉象、仔细帮你查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望闻问切”(四诊)。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搜集病情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后进行疾病诊断,再拟定治疗方案。由此可见,四诊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影响我们获得正确、真实的信息,从而干扰我们的判断,这对医生和患者而言,均无益处。今天,我将这些影响因素罗列如下:

1.化妆、美甲

我们刚刚已经提到,医生会通过望诊来收集与疾病相关的资料。因此,病人在就诊的时候,要向医生展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精致的妆容与美甲确实令人赏心悦目,但是它会遮盖你的真实情况,也无法让医生看到你最真实的精神状态、面色、唇色,以及指甲的颜色,可能会因此影响他们对疾病的判断。比如贫血的患者,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皮肤、粘膜、爪甲颜色会比正常人苍白一些,如果此时就诊的患者化着浓妆,涂着厚厚的的指甲油,会让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此一来,也会延误治疗,真的很不划算。

2.刚吃完东西就诊

我们都知道,舌诊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环节。舌体的颜色可以反映人体气血是否充盈,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也可以反映出人体津液的盛衰,以及病邪的性质。

但是,舌象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如诊室里光线的强弱、光线的色调都会影响医生进行望诊。如果诊室里光线过暗的话,会造成舌色暗滞的感觉,在最后选方用药的时候,结果自然也会有所偏颇。

此外,饮食以及药物会使舌象发生变化。比如,在食用辛辣以及热烫的食物之后,舌质的颜色会比正常情况下更加红一些;在饮水之后,你的舌质和舌苔都会变得比平时湿润;在食用牛奶、豆浆以及椰汁之后,你的舌苔会比平时更白、更厚;在食用瓜子、杏仁、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之后,往往会有一些食物残渣附在你的舌苔上面,临床上容易和腐腻苔相混淆;在食用橙子、橘子之后会把舌苔染黄;同样,长期服用药物,比如抗生素、大量的镇静剂等,容易让舌苔变厚,甚至出现霉腐苔、黑腻苔等。

所以,不要在刚吃完东西就着急忙慌地找中医师看病,更要尽量避免进食那些容易染苔的食物。

3.刚运动完就诊

如果说食物和药物最容易影响舌象,那么运动便最容易影响脉象。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以运行气血,因此,脉象可以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等信息,是医生诊病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在诊脉时要求患者在平静的状态下进行,且要求诊室环境安静、温度适宜,以避免诸多因素造成的干扰,这其中便有情绪起伏以及运动。因为在情绪刺激和运动后,特别是强刺激和高强度的运动之后,我们的脉搏频率就会明显增快,医生在诊脉时便会诊察到数脉(数脉多代表热证,或者是里虚证)。举个例子,如果是个风寒感冒的病人(多为浮脉或者浮紧脉),在疾走后未休息便来就诊,那么诊到的脉象多与实际不符,治疗更是不同,影响巨大。

因此我们建议病人在诊脉前,尽量静坐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情绪稳定,保持最佳的诊脉状态。

4.隐瞒真相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会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生活习惯还有平时的身体状况。患者真实、强烈的诉求,在临床上可作为疾病的诊断向导,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别,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

我们在坐诊的时候,经常能遇到“不诚实”的病人。有些病人是因为涉及私密羞于开口相告,而有些病人纯粹是为了考验医生的功力,而故意为之。不管是哪种情况,只会让医生在看病时走弯路。对你而言,也只会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得不偿失。

所以,病人要信任医生,将病情的相关情况都如实相告,如此医生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真实的疾病信息。这不管是对于疾病的诊断,还是后续的治疗都相对有利。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医生是最希望你健康活着的人。”看完深有感触,我相信,所有的医生都希望自己手上的病人有明确的诊断,接受规范的治疗,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所以,请信任医生、配合医生,让他们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