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桌合餐讲礼仪 一筷一勺见文明 公筷“夹”出饮食新风尚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爱国卫生“十大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各地以“十大行动”为抓手,迅速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助力我市创文创卫。

健康饮食倡导行动是“十大行动”抓手之一。小举动彰显大文明,小餐桌彰显大健康。当前,市区堂食类餐饮也在有序开放,围桌进餐容易产生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增加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进餐中餐饮单位是否提供了公筷公勺?市民是否养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4月17日—19日,记者就此探访了市区内部分餐饮酒店。

现状:市民用餐习惯喜忧参半

“请使用公筷!”“好的,放一边哈。”

4月17日下午4点多,黄州八一路马路边边火锅串串香酒店里 ,3位年轻人在店里点完餐准备食用,酒店负责人童建军,将两双公筷送到他们桌前,3位年轻人表示感谢,他们点了一个火锅,在进餐中,都自觉使用公筷夹起火锅里的菜肴。

童建军说,马路边边火锅店经营了两年多,店里摆放有24桌,每一桌都配备有公筷,公筷能够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减少疾病传播的概率,尽管提供了,但来客有的用了公筷,有的没有用。

随后,记者路过筷子巷,巷子里有零散摆在店门口的小餐桌,桌边进餐的都是年轻人,几乎都没有使用公筷。“我们又没病,用什么公筷”“都是好朋友,公筷太见外了。”“用公筷太麻烦了”……他们纷纷表达不乐于用公筷。

黄州商城一侧的涵晖路有一家酸菜鱼餐馆里,两位中年男人正在吃着酸菜鱼火锅,火锅里有公筷公勺,二人均自觉用公筷公勺夹菜舀汤到各自的碗中。“防止病从口入,就是要注意使用公筷公勺这些小细节。”其中一位笑着说。

涵晖路与赤壁大道交汇处的山东水饺馆里,一位老人用自己使用的勺子给身边推车里的孩子喂水饺,记者上前劝说换个勺子,这样很不卫生。老人不以为然,竟然笑着说“你妈小时候没这样喂过你?我的3个伢都是这么喂大的,也没什么病,哪来那么多的讲究。”

记者随机问了6位路边行人对餐桌上使用公筷的看法,1位老人表示不介意,另外3位老人均表示不会使用公筷,尤其是家人一起进餐。2位年轻女孩则表示会使用,其中名叫熊爽女孩极力赞成,她在北京上大学,因疫情防控还没开学,暂时待在家里。

“以前我们家里基本不用公勺公筷,疫情防控期间呆在家里,每次用餐餐桌上都使用公筷、公勺,持续至今,慢慢养成了这种健康的就餐习惯。”熊爽说。

倡议:文明进餐使用公筷公勺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4月19日中午,在德尔福遗爱湖酒店一楼民间菜馆里,有3桌客人正在用餐,服务员陈大姐不时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德尔福遗爱湖酒店总经理何刚俊表示,为客人用餐提供公筷公勺是酒店必须做到的,服务员也会善意提醒,但用或不用服务员也不能过度干涉,这就需要各方引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推进公筷行动,关键在于改变传统餐饮习惯。一双公筷的成本对酒店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一般放在餐桌上多,用的少。在一起吃饭的多是朋友熟人,以前没用突然用起来,似乎有些尴尬,没有这种习惯,只能倡导使用。”原始部落餐饮负责人邵建兵也有同感。

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不聚集、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疫情防控时期,市民对身边卫生健康的生活小细节渐渐重视起来,大家在生活工作中的自觉防护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3月18日,麻城市推进“公筷上桌、健康你我”行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家家户户都知晓“公筷行动”,市民人人都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推进“公筷公勺”势在必行。

市餐饮酒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徐金超代表市餐饮协会发出倡议:餐饮行业多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市民聚会、围桌合餐时应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养成文明、健康、理性、节俭的用餐习惯,争做"文明餐桌行动”的践行音、示范者、推动者。

记者王桑

来源 | 鄂东晚报

审核 | 马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