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全网最深度的宫颈癌解读了,强烈建议收藏

全文3951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你知道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分钟有1名女性确诊宫颈癌,

每两分钟有1名女性因宫颈癌去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什么,

夺去了这么多美丽女人的生命。

-01-

概念 |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全称为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

疾病潜伏期10-20年,发病和死亡高峰年龄为35-39岁和60-64岁;

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呈年轻化趋势。

女性子宫颈示意图

-02-

病因 | 是什么造成了女性宫颈癌?

Harald zur Hausen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指出,99.7%的宫颈癌与长期或反复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他也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尽管宫颈癌的病因非常明确,宫颈癌却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发生着……

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9.89万,死亡病例约3.05万。

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分布情况,颜色越深发病人数越多

-03-

过程 | 宫颈癌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宫颈癌的形成过程

HPV病毒进入人体之后,它的唯一确定的目标就是人体粘膜或者皮肤的基底层细胞,浸入基底层细胞之后,HPV就开始了疯狂的病毒复制。

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数据显示,女性一生中有80%的人会感染HPV,但是90%的感染会在两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

只有少数情况下,HPV的DNA会整合进宿主细胞DNA,0.8%的发展成为宫颈癌。从感染到到发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经历 10-20 年。

HPV感染发展成为宫颈癌的过程

我们把HPV感染后,引起的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叫做“癌前病变”,医学上把CIN分为1级、2级和3级,病变逐渐加重,变成癌的风险逐渐增高。

-04-

HPV | 一个庞大的家族,但只有几个非常凶悍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的缩写,顾名思义,只感染人。它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直径约55纳米。因为很小,所以很容易就被感染。DNA 外面包裹着一层蛋白质,L1和L2蛋白。

HPV可特异性地感染人类的皮肤或粘膜的基底细胞, 在血液中检查不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往往不能察觉该病毒的感染,不能及时形成有效的免疫应答,也就不能及时杀灭这种病毒。

庞大的HPV家族

HPV家族非常庞大,目前人类已知的有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性大小,科学家把它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主要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等。低危型主要包括:HPV6、11、42、43、44等。

其中,低危型HPV6和11型导致了90%的肛门和生殖器疣。与未感染HPV的女性相比,感染HPV16和感染HPV18后,患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分别要高出约400倍和250倍。HPV阳性的鳞状细胞癌,约90%由HPV16、18、45、31、33、52和58所致。

HPV还可以导致口腔癌、口咽癌、阴道癌、肛门癌和阴茎癌等。所以,HPV也在威胁着男性的健康。

HPV造成了人类约5%的癌症

-05-

传播途径 | 不仅仅只有性传播

HPV的传播途径

HPV非常小,只有55纳米,可以随意通过毛孔或者伤口进入人体,它的传播途径包含性传播,间接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初次性生活较早,性伴侣为HPV携带者或者有多个性伴侣的容易感染。

但,这并不意味着HPV感染就是性病!毫不夸张地说,公共卫生间的水溅到了身体上,都有可能导致感染。所以,请大家务必正视HPV感染,不要认为所有感染的人都是因为生活不检点!

-06-

预防 | 疫苗是最好的措施

全世界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2006年研发出了宫颈癌的预防疫苗,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2价、4价和9价疫苗。这个疫苗只能预防感染,却没有治疗效果。

疫苗的这个“价”指的就是预防的HPV亚型的种类。

HPV疫苗预防的亚型

其中二价仅预防高危型16和18型,四价预防高危型16和18型、低危型6和11型,九价在四价的基础上增加了亚洲人更易感染的31、33、45、52和58型。

所以更建议我们中国的女性接种9价的疫苗。

三种市面上的疫苗对比

二价疫苗适合9~45岁,四价疫苗适合20~45岁,而九价疫苗内地的年龄是16~26岁,香港的疫苗接种年龄可以放宽至9-45岁。

-07-

结合 | 打了疫苗还要定期进行HPV检测

前面提到,HPV家族有200名大员,但是HPV疫苗却仅能保护4个亚型,那剩下的怎么保护呢?如果超过了年龄还没有注射疫苗,怎么才能保护自己呢?

医生建议,感染HPV的女性需要定期复查HPV和宫颈TCT,防止病变的发生,如果长期或者反复感染,就要及时进行医治。未感染的女性检测HPV的周期可以适当增加,最好是每3年进行一次HPV检测。

目前华大基因推出一款自取样产品,在家就可以检测是否感染HPV。实现了自取样技术与二代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技术结合,历时多年研发打造出SeqHPV分型基因检测产品,可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与宫颈癌发生高度相关的 14 种高危型 HPV和2种低危型HPV进行精准分型。保护你的小私密~

HPV自取样技术获得了2017年十大医学创新技术

宫颈癌是人类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早发现、早预防的恶性肿瘤。科学家们语言,宫颈癌很有可能是人类消灭的第一种癌症!

但是人们现在对HPV仍然有很大的误解,对此讳莫如深。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带大家了解HPV,了解宫颈癌,远离宫颈癌,从了解做起!让悲剧不再发生,女人之花常开!

小彩蛋

我们会从本期的留言中抽取点赞量最高的锦鲤,送上华大基因SeqHPV®HPV分型基因检测产品一份。使用方式详见视频哦~

华大基因HPV分型基因检测自取样产品使用方式

本文参考文献:

[1] 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2] James Mitchell Crow.HPV: THE GLOBAL BURDEN.Nature outlook.2012,488: S2-S3

[3] de Sanjose S,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e attribution i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worldwide study. Lancet Oncology,2010;11:1048–1056.

[4] Greer CE, Wheeler CM, Ladner MB, Beutner K, Coyne MY, Liang H, Langenberg A,Yen TS, Ralston R.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e distribution and serologicalresponse to HPV type 6 virus-like particles in patients with genital warts. J ClinMicrobiol, 1995;33(8):2058–2063.

[5] Sturegard E, Johansson H, Ekstrom J, Hasson BG, Johnsson A, Gustafsson E, DillnerJ, Forslund O.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ing in reporting condyloma. Sex Transm Dis,2013;40: 123–129.

[6] Schiller JT,Day PM,Kines RC(2010年6月)。“目前对HPV感染机制的认识”。妇科肿瘤学。118(1):S12-7。doi:10.1016 / j.ygyno.2010.04.004。PMC 3493113。PMID 20494219。

[7] Adapted from Swiss Institute of Bioinformatics, Viral Zone. Available in http://viralzone.expasy.org/all_by_species/5.html

[8] Schiller JT,Day PM,Kines RC(2010年6月)。“目前对HPV感染机制的认识”。妇科肿瘤学。118(1):S12-7。doi:10.1016 / j.ygyno.2010.04.004。PMC 3493113。PMID 20494219。

[9] Adapted from Swiss Institute of Bioinformatics, Viral Zone. Available in http://viralzone.expasy.org/all_by_species/5.html

[10] PARKIN DM, BRAY F. VACCINE. 2006;24 (SUPPL 3):S11–S25. J. DILLNER ET AL., BMJ 2008; 377: A1754, S. LANCET INFECT. DIS. 7 453–459 (2007)

[11] Deleré Y, Wichmann O, Klug SJ, van der Sande M, Terhardt M, Zepp F, Harder T (September 2014). "The efficacy and duration of 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human papillomavir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111 (35–36): 584–91.

[12] James Mitchell Crow. Nature. Vol 488, 30 (2012). HPV: The global bu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