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尿酸、血糖、血压、血脂,高到什么程度就必须吃药?

经常有患者咨询我一类问题:

“我尿酸480μmol/L要不要吃药?”

“我胆固醇3.6mmol/L要不要吃药?”

什么时候启动药物治疗,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统一帮大家解答一下。

不一定。

指标高了会危害身体;但如果只是轻度升高,危害是比较小的,如果指标轻度异常就用药的话,反而药物的副作用,会比轻度升高的指标的危害还要稍大一点。获益小于风险,用药得不偿失。

肾病常见的相关指标:尿蛋白+四高

慢性肾脏病最普遍的表现是尿蛋白升高。此外,大家还知道“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而在肾病领域有“四高”的说法,就是在三高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高尿酸”,四高会诱发或加重肾脏病。

所以我们今天介绍一下:四高+尿蛋白,这5个指标高到什么程度就需要用药治疗?

一、尿蛋白

关键数值:0.5g。

健康人的尿液中会有少量的尿蛋白。我们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以上的人,往往是肾脏异常导致的,所以将尿蛋白的高限定为0.15g。

我们还发现,如果尿蛋白没有超过0.5g,那么对肾脏的影响很小,这样的轻度蛋白尿,基本不会引起肾功能衰竭。

所以,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g的患者才需要用药治疗。0.5g也是原发性肾病临床治愈的标准(如果能降到0.3g以内是最好的)。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继发性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等,导致肾损害的最大原因不是蛋白尿。在蛋白尿很少时,血糖、血压和狼疮就已经对肾脏造成了巨大威胁,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避免肾功能受损。

二、血尿酸

关键数值:540μmol/L。

尿酸轻度升高无需服用降尿酸药,主要手段是饮食控制,低嘌呤饮食+大量喝水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μmol/L。

但如果尿酸较高,或是危害较大,则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包括3种情况:

1、如果通过饮食控制,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

2、尿酸超过540μmol/L,这个程度的血尿酸单纯饮食控制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在药物的帮助下降尿酸;

3、高尿酸同时伴有家族遗传、或已经伴有痛风等相关疾病的人。

三、血压

关键数值:150mmHg。

如果收缩压(高压)达到了150mmHg,则需要用降压药。

如果不伴有其它疾病、仅有高血压,血压目标值是降至140/90 mmHg以下。

如果伴有糖尿病或心、脑、肾疾病,应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

另外,收缩压刚到150mmHg的患者,如果是肥胖引起的高血压,而心脑肾都没什么问题,则不用急着吃药,可以先拿出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减体重,血压可能会降到140/90 mmHg以下;如果已经患有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脑血管病,那就需要马上吃药了。

四、血糖

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多数要用药),也可能是还没发展到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无需用药)。

首先要看,是否是糖尿病?

1.糖尿病,需要两次空腹血糖高于7.0,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或者随机血糖高于11.1,才能确诊(一般同时伴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乏力,即“三多一少”症状)。

2.糖尿病前期,是空腹血糖高于6.1,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如果血糖轻度升高,就需要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就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同时增加运动,促进体内热量的代谢和分解,有助于控制血糖。

如果在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以后,血糖没有恢复到正常,就需要药物治疗。

五、血脂

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1.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轻度增高的人,不要急着用药,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少喝或者不喝酒,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超过了5.6 mmol/L,应该尽快用药治疗(首选非诺贝特),否则很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重症病死率高)。

2.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检验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对心血管危害最大的一种血脂。

如果你已经确诊冠心病或是脑梗,应该马上吃药,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8 mmol/L以下;如果没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并且不吸烟、不肥胖,那就不需要吃药。

如果是没有伴随疾病的健康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9 mmol/L,或是总胆固醇超过7.2 mmol/L,也属于高危人群,应该马上用药降低胆固醇。

基础疾病不同的人,胆固醇的数值意义差别很大,所以数值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看患者伴有什么疾病。虽然化验单上标注着参考值,比如3.4 mmol/L、4.1 mmol/L,4.53mmol/L,但这些参考值基本没有意义。不要看着有向上的箭头就吃药,或是有向下的箭头就停药,服药还是停药一定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