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倡议“吃”援湖北!一场云供销直播,卖掉6000吨潜江龙虾

听说新冠肺炎疫情让潜江龙虾成为湖北滞销农产品?“吃货”大省广东怎能允许!在战疫特殊时期,数以万计的逆行者为湖北“拼过命”;复工复产当下,我们通过一场特别的直播活动为湖北“拼个单”。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共潜江市委、潜江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于4月13日举行“粤”过千里 “吃”援鄂货——南方都市报直播带货潜江龙虾活动。

4月13日上午,4月13日,“粤过千里,吃援鄂货”带货潜江龙虾活动专场广州会场,采购商与潜江供货商进行一场“云采购”。

粤鄂两省同“屏”共振,探索后战疫时期农业交流新模式

当前湖北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带货”“拼单”,粤鄂同心、抗疫发展,广东也一直在行动。本次活动设置广州、潜江两个会场。广东、湖北两省农业农村厅、潜江市主要领导展开了“云对话”,共同推介“国民夜宵”潜江龙虾。粤鄂两省同“屏”共振,探索广东农业援鄂抗疫的新模式。

事实上,早在国内疫情之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就指导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联合25家企业向社会发出倡议,迅速搭建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率先开展一系列工作驰援湖北抗疫,号召爱心农企陆续向湖北捐赠一批批优质、健康、放心的“粤字号”农产品,为抗疫一线医护和患者补充生活所需营养。

眼下正值后抗疫时期,为推动湖北农业快速“回春”,广东又携手湖北共同推进“鄂粤同心抗疫发展”六大行动、十五项工作计划,并联合各单位发文,号召全省各界优先采购来自湖北地区的优质滞销农产品。

享誉中外的“中国小龙虾之乡”成为首选。2019年潜江全市虾-稻产业综合产值420亿元,带动全国发展虾稻共作基地1500万亩,“潜江龙虾”品牌价值238.7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虾王”。

在广州的会场,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很乐意与南方都市报一起,努力将潜江龙虾带到广东乃至全国人民的餐桌。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广东、湖北两省的农业交流发展,彰显两省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潜江会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丁锋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对湖北以及潜江的关心支持表达了感谢。丁锋表示,此次活动体现了潜江虾-稻产业逆境不衰、逆风展翅的顽强生命力,对提振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南都记者直播带货

“前方的同事,你们辛苦了!广州的家人、同事都特别想念你们,希望你们早日归来!”自大年三十晚南方都市报首批记者出征湖北后,南都又多次派出共10多名记者深入武汉、荆州一线报道。在直播活动上,与两月未见的小伙伴们“云端相会”,南方都市报有关负责人有些激动。

“我们也想念大家,我们完成任务之后一定会健康回来!”南方都市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报道团前方领队刘军立即回应。

南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报道团的记者再次逆行,走访潜江龙虾基地,探索智库媒体转型新路径。在直播中,南都湖北报道团记者和在广州直播间的报社代表互动连线。

提笔能记“疫”,下田能捉虾,举起手机还能直播“带货”——南方都市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报道团的记者们奔赴潜江的田间地头。南方都市报有关负责人代表报社向前方报道组的记者表达了感谢和慰问,希望他们“慎终如始,站好最后一班岗。”

疫情暴发以来,南方都市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报道团不畏风险、连续作战,采写了大批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报道,彰显了强烈的使命和担当。截至3月15日,南都已推出疫情防控报道近2.7万篇,总阅读量48亿+,报纸端推出680多个版面。

同时,南都创新传播形式,通过一系列爆款新媒体产品,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南都记者在前线拍下前方医护人员摘掉口罩的一组照片打动了无数的人。全媒体报道《你们摘掉口罩的样子,很美》和“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亮灯加油行动,以“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的创新表达,实现了内容产品的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多元化传播,领全国之先,成为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现象级传播爆款。

南都充分发挥数据分析、测评研究,以及资源连接的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发挥出媒体协同共治作用。在农业领域,南都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助力搭建壮大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举办两场南都云论坛,为疫情之下的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都市报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南都再次发挥智库优势,创新采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发挥主流媒体的资源链接优势,充分调动广东采购商的强大购买力。“希望能助力潜江龙虾这个著名品牌强势回归餐桌!”

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直播硬核带货

这是湖北省潜江市市委书记吴祖云第一次走进直播间给潜江龙虾“带货”。“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坐在这里,来为我们的各位网友推介潜江龙虾这一款绿色、健康、环保、知名且非常可口食品,也是我们的中国美味。”吴祖云在潜江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的直播间里,开场便直奔主题,抓起一只鲜活的“清水虾”,频频口吐金句,起劲地吆喝,“潜江如此安全,小龙虾如此清甜,一朝遇见,终生爱恋。”

吴祖云说道,欧盟有135个技术标准,这135个技术标准我们是样样合格,被列为中欧互认免检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潜江龙虾已经走向了全球。去年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潜江龙虾节”,又去到了东南亚,还在联合国总部摆了一桌龙虾宴。据悉,现在全国共有潜江龙虾餐饮直营、加盟店3000多家,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16年全国第一。

“它不仅形状很漂亮,非常地好看,很多知名作家也特别喜欢,把它描写为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大自然恩赐。”吴祖云透露,很多名人都是它的“粉丝”。“美国驻武汉的总领事傅杰明先生也曾慕名来到潜江,品尝潜江小龙虾的时候惊叹‘非常好吃’”。小米CEO雷军也是潜江龙虾的粉丝。“前两天他在北京吃消夜,喝着啤酒、吃着潜江龙虾给我打电话,说为潜江龙虾在网上推了一把,一百多万的阅读量,而且品尝以后,确实觉得与众不同”。

“潜江龙虾,世界共享”,吴祖云代表潜江人民真诚欢迎大家来潜江做客品虾游景,绝对让大家不虚此行。感谢大家踊跃为潜江龙虾拼单,希望大家能在爱上潜江龙虾的同时,将这份爱分享给身边的吃货朋友们,让更多人“粤”过千里,“吃”援鄂货。

吴祖云短短几分钟的倾情推介,让网友不禁感叹,“这位书记带货金句太溜了”。

在潜江直播间新鲜出炉的美味潜江龙虾成品。

潜江“清水虾”这样长成

这些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的小龙虾是如何“长”出来的呢?直播中,南都记者来到潜江市熊口镇虾稻共作基地,实地探访小龙虾生产基地。

潜江小龙虾生产基地养殖的潜江“清水虾”。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跟随镜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清澈的池水,生态环境非常好。“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熊口镇党委书记关洪涛迅速开启直播“带货”模式。

从2001年到2013年,熊口镇不断摸索创新,转变生产方式,探索出了由最初的“虾稻连作”综合种养“一稻一虾”发展到现在的“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一稻两虾”,实现了小龙虾和水稻和谐共生,以虾带粮,同步增产,农民增收,由过去的亩平收入1000元提高到现在亩平收入5000元,“虾稻共作”更被誉为稻田综合种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一般一亩地可以产300斤左右虾,一斤可以卖到30元以上,加上虾苗和稻谷,一亩地总收入超过一万元。”关洪涛说,潜江的老百姓都靠养虾发家致富,“虾稻共作”产业也成了非常重要的富民产业。

作为潜江虾稻共作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熊口镇拥有虾稻共作面积7.9万亩,占到全镇耕种面积的85%以上,拥有赵脑村、瞄场村2万亩全国虾稻共作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连片基地4个,带动全市发展“虾稻共作”面积50余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赵脑村、瞄场村“虾稻共作”基地采取“六统一”(统一机械施工、统一种养标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品品牌)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六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服务社会化、品种优良化、产品标准化、利益分享化)目标。

不过,由于潜江在3月13日正式解封,虾农下田的时间推迟了,今年整体虾季往后推了一段时间,龙虾的产能、价格和外销渠道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以往3月20日,虾苗就发货到外省了,但今年受疫情影响,道路不通,导致虾苗价格下跌,收入和往年有一定差别。”虾农赵先生表示。

采购商供货商云连线

安全是食品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不少消费者关注的问题。直播当天,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盒马鲜生、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点筹互联网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佬湘饮食有限公司、广州虾笼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广东采购商的代表,从全国各地连线南都云演播室进行“云采购”。

广东、湖北的供销商代表从全国各地连线南都云演播室进行“云采购”。

“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药物添加的情况是怎样的?如何保证其品质更好更安全?”盒马广东区域海鲜水产采购负责人赵娴静率先发问。

盒马广东区域海鲜水产采购负责人赵娴静在位于广州的直播间连线潜江供应商代表。

供应商华山科技总经理漆发发表示,目前小龙虾多以绿色植物作为饲料,不需要使用药物。“公司已经将小龙虾养殖环节纳入到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中,也完成了食品生产的溯源体系。”

据了解,潜江已经建立了龙虾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潜江龙虾产品在部分省市抽检中合格率100%,通过了HACCP国际质量监控体系认证和全球ERC认证。华山科技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

小龙虾产品属于鲜食,如何保障运输渠道畅通?潜网集团董事长、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负责人康峻表示,交易中心在全国各区域设置了分中心,加上潜江市委市政府专门为潜江小龙虾开辟绿色通道,小龙虾进行安全检测后可快速运抵。目前从潜江运到广州仅需13个小时。

镜头切换,在交易中心的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把市场里买回来的小龙虾剥出来进行粉碎、取样,检测有没有非法添加药物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一般会把虾肉分成两份,一份进入实验室快速检验,另一份送至检测中心上机检测。“这样既保证小龙虾能够立即运输出去,又保证我们对小龙虾的质量控制。”

与此同时,在潜江市的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中,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处理着新鲜出炉的龙虾产品,包括虾尾、虾仁、整虾以及辣口虾、椒盐虾、蒜蓉虾等20个品种。

交投莱克执行董事刘书琼介绍,工厂同样要对小龙虾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还要经过清洗、蒸煮、人工分拣等步骤,最后分发至仓库。“广东人非常喜欢小龙虾,去年我们有一个口味仅一个月就销售了3000万。”

直播1个半小时认购6000吨价值超2亿元

本场活动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一亩田、快手、抖音、今日头条、微视等主流直播平台矩阵出击,联合直播。一个半小时,共吸引180万+网友在线围观。

据官方统计数据,广东中荔集团、国联、深圳点筹网、盒马等多家企业认购超6000吨小龙虾,其中成品2000吨,生鲜4000吨,价值超过2.2亿元。

这次活动是官方大力指导,媒体充分释放资源链接能力,企业、民间力量等共同发力,帮助湖北复工复产的一次创新尝试。直播过程中,南方都市报也多次向网友发出倡议,“2020,让我们‘吃’援湖北!”

湖北潜江官方推荐的潜江龙虾购买途径

1、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虾谷360”,登录后搜索并进入“虾谷360直营店”,多款潜江龙虾供你选!

2、通过淘宝APP进入“良仁旗舰店”,直接购买美味的良仁潜江麻辣小龙虾。

3、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乡萌艺匠”,多款良仁潜江麻辣小龙虾任你挑!

总策划:梅志清 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海军 王卫国 刘丽君

统筹:裘萍 刘军 潘劲松 李湘莹 陈伟斌 关健明 谭伟山 江英 卫志凌

采写:冯芸清 莫郅骅 王美苏 马辉 吴璇

出镜:马辉 吴斌 吴广宇 裘萍

摄像:陈冲 刘威 吴泽嘉 陈赟健

摄影:张志韬 钟锐钧 刘有志 谭庆驹 陈辉 谭伟山 高永佳

设计:尹洁琳 刘寅杉 甘丹 林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