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这一批养了4个月的小龙虾估计能卖几万块,我还养鸡800多只,鹅100只······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出谋划策,我才有今天。”10月31日,在孝昌县季店乡雷河村的“小龙虾”基地,负责人郑生辉谈起自己生活的变化时,高兴地说到。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郑生辉,45岁,季店乡雷河村人,一家4口人,2014年因病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8年前,他和乡亲们一起辗转各地做起泥瓦匠,工作虽繁重,但多劳多得,一家人的生计不成问题。但好景不长,旧疾“腰间盘突出”越来越严重,四处筹钱寻医问药,又做了手术,最后又被医生告知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干了十多年泥瓦匠的郑生辉再无其他特长,只得回家种地、打零工补贴家用,多年家庭入不敷出,成为村里有名的困难户,长女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郑生辉也从此一蹶不振。

2014年,扶贫工作队进驻雷河村,了解到郑生辉一家的情况后,多次上门交流谈心,鼓励郑生辉一定要让小女儿好好读书,别走老路。

2017年底,结对帮扶干部、村书记多次上门出谋划策、想尽办法帮助他。“要想脱贫,必须自谋出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打零工不是出路。”看到郑生辉意志消沉,对各种“点子”都不感兴趣,结对帮扶干部苦口婆心劝导,郑生辉终于点头,表示想尝试稻田养虾。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今年元月份,村里引进在外“四有人士”郑卫明与郑生辉合伙投资8万余元搞稻虾养殖,利用村里闲置的5口塘堰和新开挖的养殖池2个,建成70多亩连片养殖基地。驻村干部多次联系养殖专家到田间帮助指导、传授养殖技术,郑生辉也被“小龙虾”点燃了斗志,专门到潜江学习了1个月。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不到一年时间,基地稻虾养殖风生水起,现养有虾苗4万余尾,郑生辉每天天刚亮就扎到基地里去,检测养殖池的水质、小龙虾的生长情况······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郑生辉:从消沉中奋起的脱贫新星


同时,为了方便村民蓄水抽水,村里投资10万元将村级泵站建在郑生辉的养殖基地旁,他主动负责起整个雷河村北湾郑3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村里谁家庄稼要抽水他都热心帮忙,大家都称赞说:“多年前,那个吃苦耐劳、热心肠的年轻人又回来了!” 为表彰自主脱贫、带动脱贫,2018年底,郑生辉被评为孝感市20户“我脱贫、我光荣”示范户。

记者:曾凡军 周双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