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一代年轻人更好的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头条电视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岁月的沉淀,历史的筛选,如今依然为世人传颂的都是文化的精髓。

现代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崇洋媚外的倾向,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文化,可见其文化的宽度厚度和广度。

我们学习孔子的儒雅,知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谦逊;我们学习老子的智慧,明白“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以柔克刚的奥秘;我们学习庄子的豁达,领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的无我潇洒;我们学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感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拳拳之心;我们学习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懂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处世之道……在浩如烟海的宇宙,在广阔无垠的历史星河中,中华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清风滋润心田,如春光温暖人间。想要切实把中华文化的种子传播下去遍地开花,就必须先让青年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的魅力深入人心,循序渐进才能够发扬光大。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不彰显着历朝历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爱国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时代的接力棒终要靠我们相传,先哲的智慧与美好的品质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发扬光大。我们坚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使中华文化始终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仰望星空的同时会脚踏实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我们期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然的恩赐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标识之一,经过五千年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传承的前提是认同,我们首先要认同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上一代有这样的认知,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不管是从课本也好,亦或是家庭教育也好…他们都能够从中去了解到传统文化。



黄晓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得精神,如何让新一代更好的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在学校,开设相应课程

以小学为例,从孩子刚上学,学校就开设书法课程。学生在学习书法课程的过程中,不但书写越来越美观,越来越漂亮,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中国的书法文化,认识并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比如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等等,从而加深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在学校,开设兴趣小组

还以小学为例,因为各种因素,可能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像书法那样开设课程,这时,学校可以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推进此门课程。比如说剪纸课程。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很多人都非常喜爱并由一定造诣,如果上学以后,不再让学生接受这方面的学习,很有可能会造成剪纸艺术的流失。所以,学校可以根据条件开设兴趣小组,吸收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兴趣爱好又让学生很好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

学校要结合德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节日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经常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及学生能参与的竞赛活动。比如诗词大会、结合24节气开展的竞赛活动等等,这样,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当然,除了学校之外,社会、家庭也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尤其要多带孩子走进这方面的博物馆及纪念馆,在“走万里路”中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要给孩子讲清,在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上,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