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无症状感染者无一人转确诊

武汉自4月8日”解封“以来,一周内核酸检测225999人,仅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30例,检出率0.0575%;无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追踪542名密切接触者,无一例转无症状感染者,无一例转确诊病例。

/
/
/

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因此不算新增感染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在传染病的范围里,无症状感染者不是一个新名词。其实,不少经典传染病都有隐性感染者。以登革热为例,显性感染者与隐性感染者的比例约为1:2;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高达90%的患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只有10%有呼吸道症状。

新冠肺炎也不例外。COVID-19病毒在不断传播过程中,杀伤力会逐步减弱。著名传染病专家侯金林曾侧面印证这一观点。他说,病毒从中间宿主跨种进入到人体,并在人群之间开始传播。“最早感染的一代病人就像打仗中的前锋,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

不少人好奇,无症状感染者从哪里来?自己会不会突然就“中招”?“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凭空产生。”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主要是来自两种人群:一个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另一个是来自比较明显的疫区的人员。

现在看来,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在密切接触者当中发现,如果流行病调查工作做得好,能及时管理好,那造成流行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
/
/

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乍听之下,令人恐慌,但换个角度来想,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增多,原因之一是因为核酸检测覆盖面的扩大。针对“密切接触者”“来粤返粤人员”“发热门诊患者”“非发热门诊及住院患者”“重点场所排查的发热人员”等五类重点人员,开展全面排查,确保一个不漏。公开数据显示。

可以说, 现在公布无症状病例是隐藏的“雷” 。只要把他们找出来,才能避免更大传染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