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仲雍,到底为何来吴地?

泰伯和仲雍兄弟俩是吴国的开山鼻祖。殷商末,他们离开陕西岐山一带周姓部落,奔千山万水来到江南,一举开创了吴国的基础大业。

那么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辽阔广袤、礼仪周到、繁荣富庶的周原,而来到人烟稀少、豺狼出没的"荆蛮"之地呢?关于这,历史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也引起后人不同的理解与认可。但无外乎两种结论:一是避让君位,让国而来;二是避免祸害,逃避而来。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当时周部落的首领叫古公亶父,他生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就泰伯(真名没有记载)和仲雍,是前妻所生(名字没有记载,但有观点认为也叫"太姜"),老三是季历,是第二任妻子太姜所生。随着周部落的日益强盛以及亶父年纪已高,继承人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这时,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特别是老三季历,迎娶了一个挚任部落首领之女、被称为"太任"的女子。"任"是商代时期的重要姓氏、名门大族,太任又给季历生了个儿子,取名"昌",亶父非常高兴、满意。兴奋之余开言道:"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司马迁《史记》语)。这就是说,亶父认为能够振兴周原的人,应该就是"昌"了。

于是就考虑把王位先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季昌。但是亶父也非常为难,那就是周原早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季历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那如何是好呢?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亶父下定决心不传王位给泰伯,而直接传给季历。当时周部落的国势已经非常强盛,但是商朝却渐渐衰落,周边一些部落联盟有的已开始宣布独立,亶父与泰伯商量,考虑下一步如何剪灭商道,宣布脱离周朝的事情。但是令亶父失望的是,泰伯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宣布独立的胜算还不大,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翦商"之事为好。

而与泰伯完全不一样,亶父把"翦商"之事也与季历提出,季历立刻表示了赞同。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不仅光要去想,更应该付之于"翦商"的实际行动。

泰伯与季历两人不同的政治观点,使得亶父传位的天平更加向季历倾斜。对此,左丘明在《左传.僖公五年》中下了结论:"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泰伯》中也写道:"大王之时,商道寖(jin)衰,而周日强大。季历又生子昌,有圣德。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历及昌"。

由此看来,亶父对泰伯的政治主张、观点是有看法的,换句话说对他是有意见的,认为他不能振兴周部落的伟大事业。而对于泰伯来说,等于失去了父亲最重要的政治希望和政治抱负。

此后不久,亶父生病了,泰伯和仲雍借口给父亲上山采药,离开了生活18年之久的周原地带,带领一班人马来到了江南。



问题来了,泰伯、仲雍离开周原,到底是高尚礼仪的谦让,还是避免灾祸的逃避?这个问题,引起历史学界长达几千年的争论不休,各讲各的道理,各抒起见。

江苏常熟是仲雍奔吴后的分封地和终老地。2015年9月,常熟市政协组织一大批历史学家出版了《让国南来.仲雍》一书,从书名上看即可知道,该书认为泰伯、仲雍是让国而来,而不是避祸而来,并以此为观点采用了多方论证和推测:"由于仲雍及其哥哥泰伯的避让,使周国的王位由古公亶父先传给季历,再传给姬昌、姬发,从而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天下,也开创了新的中华文明"(《让国南来.仲雍125页》);不仅仅是让国,而是在真正让国之前,就多次谦让属于继承人应当主持的事项,一共是"三让"。"这三让是:入吴采药,让季历随父处理国事;让季历主持桑仪,把他推上继承君主的位置;以自己是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的理由,说服季历,让季历当上国君"(《让国南来.仲雍175页》)。

关于"三让"之说,历代史书中尽管对"三让"的细节有所不同,但都确认共有三让。最先提出"三让"之说的是孔子,他对泰伯的做法给予了肯定,高度赞扬了这种贤德。《论语.泰伯》记有这样一句话:"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让以天下,民无得而称焉"。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也记载了亶父病重之时对季历的交代:大王将死,谓曰:"我死,汝往让两兄,彼即不来,汝有义而安。……太伯知大王贤昌而欲季为后也,太伯去之吴……伯仲从季而归。群臣欲伯之立季,季又让。伯谓仲曰:"今群臣欲我立季,季又让,何以处之?"仲曰:"刑有所谓矣,要于扶微者。可以立季。"季遂立……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四讳篇》对"三让"的记载是:…知太王意欲立之,入吴采药,断发纹身,以随吴俗。太王甍(meng),太伯还,王季辟主。太伯再让,王季不听。三让,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

但对于泰伯、仲雍的"让",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同样是离开周地,主要的本能目的是逃命,至少也是避祸。《新刊四书五经.春秋三传》中,春秋晋国大夫士蒍(wei)劝说申生的一段话,间接认定泰伯、仲雍是为了逃亡。"……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成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士蒍对申生说这段话的背景是,申生的父王晋献公把申生攻打下来的耿国和魏国,分封给了别人。所以士蒍给申生出谋划策,认为这是不立你申生为太子的先兆,你还不如效仿泰伯,逃到别的地方去,既不能获罪,还能得到好的名声。

还有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也认为泰伯是出逃、避祸,他在《史通.疑古》中这样说:"斯则太王钟受厥孙,将立其父,太伯年居长嫡,地实妨贤。向若强颜苟视,怀疑不去,大则类卫伋(ji)之诛,小则同楚建之逐,虽欲勿让,君亲其立诸。"这也是一段现在看来间接认定泰伯、仲雍是逃亡避免杀身之祸的观点。刘知几的意思是说,如果泰伯不离开的话,大祸就会像卫国太子伋那样呗诛杀,小祸的话也会想楚国太子建那样被驱逐出去。



未完待续。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