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时怎样应对?

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在免疫时能 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病的猪群 免疫应答能力较差。因此,应保证饲喂饲粮的数量和质量;采取 尽可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病原传人,对 生产区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疫、检疫措施;在饲养密 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为猪只创造 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2) 严格控制疫苗的质置

① 保证疫苗本身的质量。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免疫的效 果。国家定点专业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一般质量可靠。

② 搞好疫苗的运输和储存。目前普遍使用的猪瘟细胞苗不能 在常温下保存,必须在低温下保存。猪瘟疫苗在一 15°C条件下保 存,有效期为1年;0〜8°C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25°C保存,有效期仅为10天。因此,应在运输、储存设备完 善的单位购买疫苗。严禁反复冻融疫苗,以免造成效价降低或影 响真空度。

③ 正确使用疫苗。稀释后的疫苗效价下降速度很快,气温在 15〜30°C时,3小时就可能失效。因此,免疫注射应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使用前稀释液应置于4〜8°C冰箱内预冷,稀释后的疫 苗放于有冰块的保温箱内,并在1〜2小时内用完。严禁用碘酊 或其他消毒液消毒针头,用捵酊在注射部位消毒后必须用棉球擦 干,以免造成疫苗灭活。严禁用大号针头注射和打飞针,以免造 成注射量无保证。采用无菌注射器注射,注射时应1头猪1个针 头,以免造成人为地将处于潜伏期的猪瘟病毒传染给其他健康 猪,使防疫工作变成了带毒传播,导致注射猪瘟疫苗后猪瘟暴发。

④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呈上 升趋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感染、喘气 病等疫病都能破坏免疫器官,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

⑤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如必须引种,要慎重选择,对 引入的种猪进行定期监测,待检测确无猪瘟病毒感染后方可与其 他猪混养。

⑥ 淘汰亚临床感染猪。猪瘟免疫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母源抗体 水平、免疫应答效果、亚临床感染和疫苗效价的监测上根据产仔季节,在防疫高峰期后1个月内,随机采取免疫猪血清做抗体 监测,计算总保护率。如总保护率在50%以下,则显示免疫无 效。同时,根据抗体的分布,分析是否存在亚临床感染。

⑦ 规范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如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和磺胺类 等影响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是在免疫前后不规范地使用这 些药物。

⑧ 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过猪瘟免疫的母猪,其新生仔 猪可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在实施免疫接种前,要考虑母源抗 体效价,同时还要注意母源抗体的整齐度。具体做法是免疫接种 前检测母源抗体效价,调整母源抗体的整齐度,保证空怀母猪猪 瘟的抗体效价不低于1 : 64,分娩母猪猪瘟的抗体效价不低于 1 : 32。仔猪在20〜25日龄时,抗体中和效价在1 : 32以上,保 护率为75%,能耐受猪瘟强毒攻击;30日龄,抗体中和效价降 到1: 16以下,无保护力;60日龄时,仔猪血清中已无母源抗 体。因此,仔猪应在25〜30日龄首免,每头猪使用猪瘟细胞苗 4头份或猪瘟脾淋毒组织苗1头份;60〜0日龄二免,每头猪使 用猪瘟细胞苗i头份或脾淋毒组织苗1头份。在猪瘟发病较多或 受威胁的场户,可在此基础上增加仔猪超前免疫1次,每头猪使 用猪瘡细胞苗2头份或脾淋毒组织苗1头份。母猪在产后20〜25天进行猪瘟免疫,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每头猪 使用猪瘟细胞苗5头份或脾淋毒组织苗1头份。

⑨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各种原料的质量。(资料来源:康大夫好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