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跑步猝死究竟是学生本身体质问题还是学校管理问题?

何阳30902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过度不适合的运动却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严重的会导致猝死。

所谓运动猝死,是有症状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一定时间内意外死亡。

据了解,运动猝死主要有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当中最为常见的猝死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脑源性导致的运动性猝死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等原因。

  如此看来,看似“健康”的人在参加剧烈运动中出现意外,实则是因为自身潜伏的一些疾病尚未被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体素质好,我们在参加或者进行某项运动前,一定要完全熟悉自己的身体状况,否则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学校和家长共同携手,共同努力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家长方面:一定要熟悉学生的身体在状况,及时告知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体质选择运动,不可逞强。

家长要按时对学生进行体检,孩子有什么不适及时就诊,发现身体的一些缺陷,并在生活和学习中进行避免!

比如,我的一个学生有一段时间总是咳嗽久治不愈,不重,偶尔咳嗽几声,后来家长联系班主任,原来医生诊断学生是花粉过敏,教室的花是罪魁祸首!得知原因,老师就把开花的几盆花搬到了办公室,几天后这位同学的咳嗽也好了!

学校方面:对于每个学生的体质都要进行登记,特殊疾病的同学登记在案,以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防止发生意外!学校组织体育运动,一定要规范,合理,不可贪多。切实为了学生安全考虑!

比如,班里有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体育课就不能要求学生,进行剧烈运动。适当的走走停停就可以了!要是因为剧烈运动,学生出现了意外,学校的罪过就大了!


肖老师英语课堂


一周之内,两例运动性猝死,确实非常让人心痛。虽然运动性猝死并非个例,但是在当前特殊时期,疫情之下事故频发,一定程度还是暴露了学生、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值得也需要我们深思并探讨的。

学生:是否存在隐匿性基础疾病?是否存在日常运动不足甚至缺乏现象?

导致猝死的病因很多,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过敏、精神上处于应激状态、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猝死。

作为青少年,既往没有基础疾病,突发猝死,最可能的病因包括: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突然破裂出血导致死亡;

如果前期有感冒病史,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等导致心跳骤停;

如果居家期间长时间宅在家里不活动,可能是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等。

这些猝死原因,第一种是无法预计的,第二种是可以防范的,第三种是完全可以规避的。

对于学生而言,运动、体育课不应该是用于应付体考的工具,而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每天一定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视力,更可以在体考中更加轻松的过关。

学校:体育课安排是否合理? 运动量是否合理? 就“戴口罩”问题上是否遵循了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口罩指南”? 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是否及时有效启动?

学校层面或者说教育系统层面,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我就单纯从医学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体育课安排上应该遵循的原则:

1、运动量循序渐进原则,特长假期,宅在家里,活动量

2、运动场所优选户外原则。

3、错峰开展体育活动原则。

4、取消聚集性体育活动原则。

5、体育运动时尽量保持有效防护距离原则。

毕竟体育课肯定是要运动的,戴口罩会影响呼吸,也会因为体验感差而影响口罩的防护能力。

疫情期间,尤其是户外体育课时间的口罩佩戴原则

1、体育课、运动时,如果是在户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与他人没有近距离接触时,可以不戴口罩。

2、集合、排队、进入人员聚集场所或者和他人近距离交谈时戴好口罩。

这一点执行起来肯定存在难度,需要老师的严格监管,也需要家长的反复提醒,更需要孩子的全力配合。

紧急生命安全事件发生时怎么办?

1、学校应该配备急救设备AED心脏除颤仪,尤其是体育馆、操场等猝死发生几率更高的场所。

2、全员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方法,并且计入学生、教职员工每年的相关考核中。政策必须切实落实、执行。

3、学校应该有详细具体的突发健康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且每学期安排进行急救预演、考核。

或许,会有人觉得要求太严格,要求太多了。但是,生命何其宝贵,抢救只有“黄金四分钟”!错过这四分钟,抢救成功几率就会呈跳水样下降。

而且,学会了、学好了,是可以适用一生的。同时,学过一次,之后也就是复习了,并不会花费太多,却可能挽救一条甚至生命。

家庭:是否起到了督促、指导的作用?

督促孩子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保证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指导孩子正确的选择性佩戴口罩,正确戴、摘口罩,正确洗手。

指导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强调任何时间有任何不舒服都应该及时报告老师,必要时就医。

当然,以上这些建议真正执行、落实起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合理的规划。那么眼下,这个特殊时期,是否可以考虑暂时取消体育考试,体育课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而不是应对考试为方向,这就是需要教育系统层面进行考究的问题了。

我是戴医生,说医院故事,道医学常识,你想知道的都能有


戴医生有话说


个人认为中学生跑步猝死是学校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家庭问题

家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呵护,家里面什么活也不让干,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质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从而造成了这一代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下降,易骨折,抵抗力差!

而闲暇时间管理严格的家长们都是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不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成绩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别的兴趣爱好!对于孩子的体质问题很少去考虑!

而管理不严格的家庭里孩子们大多不是在家玩手机或者打电脑游戏就是出去泡网吧,所以孩子们的身体很少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学校的管理问题

由于这一代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们生怕孩子们有个磕磕碰碰,因此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受伤等意外情况,而引来学生家长找学校闹事等不必要麻烦。致使学校体育课不得不取消了好多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

同时还有个别学校为了追求成绩把孩子们唯一能锻炼身体的体育课每周安排的很少,更有的学校把体育课都给占用了,用来上文化课!还有学校等学生到了高三体育课都取消了……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所以在学校进行的体育跑步测试和运动会中出现了很多学生跑步猝死的案例!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