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和OFO竞争:双寡头走向“一家独大”!

希达资本合伙人,分享股权资本顶层设计,欢迎关注!

2016年,共享单车异军突起,并迅速得到了资本青睐,一时间,各种颜色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在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而随着近两年的厮杀,共享单车的颜色只剩下“橙色”与“黄色”,这也就代表共享单车行业已经是双寡头的状态。

在2017年上半年共享单车的市场情况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到了此时的摩拜、OFO两家企业的双寡头企业的潜质已经初步显现,在覆盖城市、日均订单量和单车投放数量3个纬度上,两家企业都占据了前两位,而永安行、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紧随气候。

但是到了2017年下半年,除了摩拜、OFO,其他几家企业不是破产,就是艰难维生,此时的市场,很明显已经摩拜与OFO所把持。但是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的共享单车市场可能会形成“一家独大”的独寡模式,因为2018年开年,就爆出了OFO用资产抵押的方式向阿里巴巴融资,已经无法获得其他的融资额用以发展,而摩拜的发展显然更好

复盘近几年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种套路(见图)。但这只是一种预测,未来市场单车到底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局,还是未知之数。

互联网发展趋势

从共享单车的行业呈现的寡头格局来看,可以发现其属于寡头模型中的“古诺模型”,属于双寡头模式,也就是市场上两大寡头互相竞争,且产品不互相协调。那么,除了古诺模型之外,还有哪些寡头模型的?想成为寡头的企业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希望会最终能成为哪种模型下的寡头。

模型一:古诺

古诺模型又称为古诺双寡头模型,或称为双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938年剔除,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只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企业的简单模型,该模式阐述了相互竞争而没有相互协调企业的产量决策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位于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之间的结果。该模型的结果也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寡头企业的情况当中。

古诺模型的假定:

1、市场上只有A\B两个企业生产和销售同样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2、他们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企业都能够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3、A、B两个企业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再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利润的最大利润的产量。也就是说,这些企业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产量。

模型二:斯威齐

该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在1939年提出的用以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寡头垄断模型,因此,又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斯威齐认为,寡头垄断企业推测其他企业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也就是说,一个寡头垄断企业提高价格,其他寡头企业并不会跟着提高价格,因而提高价格的寡头企业的销售量就会大大地减少;如果一家寡头企业降低价格,其他寡头企业也会跟着降低价格,这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销售份额不减,因而降低价格的寡头企业的销量也不会得到明显提高。所以,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弯折的。也就是说,在斯威齐模式下,寡头厂商不会轻易地改变价格。

模式三:卡特尔

该模型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够让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属于寡头市场的一个特例。卡特尔是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卡特尔内部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以此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以及销售区域。这种模型一般是属于国际性的,就像是欧佩克,卡特尔就是产油国政府间的一个国际协议,在十多年间就把世界各地的是由提高到远远高于本来会有的水平。

总的来说,卡特尔模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价格卡特尔:维持某一特定价格:垄断高价,在不景气时的稳定价格或是降级抵抗非卡特尔企业;销售条件卡特尔:对销售条件,如回扣、支付条件、售后服务等进行规定;数量卡特尔:对生产量及销售量进行协定,以降低市场供给,最终达到提高价格目的;技术卡特尔:最为典型的是专利联营,也就是成员企业相互提供专利,互相自由使用专利,但不允许非卡特尔企业使用;低价卡特尔:这是一种特殊的统一销售卡特尔模式,指成员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销售企业,实行统一销售,或是卡特尔把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买下,然后统一销售。

如果某个企业想在市场上形成卡特尔格局,让自己成为寡头企业之一,获得高额利润,那么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具体有提高行业价格的能力,
如此才有企业愿意加入卡特尔,这种能力的大小,与卡特尔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关,弹性越小,卡特尔提价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第二,卡尔成员被政府惩罚的预期较低,只有不具备违法《垄断法》的风险,卡特尔才形成,因为巨额的罚金会拉低卡特尔的预期价值。第三,设定与执行卡特尔协定的组织成本必须较低,其影响因素有四(见图)。因为1、2两种因素对卡特尔的谈判和协调成本起到了降低作用,第四个行业协会的作用是为了市场主要企业的会面、协商、谈判提供更多的方便且合法的机会。第3个因素则是因为如果成员企业之间的产品不相同,那么为了显示出这种差异性,其价格必然也要有所差异。

模型四:斯塔克尔伯格

在古诺模型中,竞争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导致它们的行为也是相似的,决策也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当A企业作决策时,它并不知道B企业的决策。但事实上,有些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对称的,从而导致了决策次序的不对称。

一般情况下,小企业先观察到大企业的行为,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德国经济学家斯卡克尔伯格建立的模型就反映了这种不对称的竞争。该模型的假设条件除了:“A企业先决定它的产量,然后B企业知道A企业的产量后再作出它的产量决策。”之外,其他的假设条件与古诺模型相同。

如果对你有帮助,就请多多评论、点赞、转发支持吧!您更想了解哪方面内容?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