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尽快落实:“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再次引发热议

填不完的调查表,惹不起的各级官,忙完创卫忙扶贫,大事小事进校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常态化的不正常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都需要真实面对而又十分无奈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对减少中小学教师的检查评比事项、不得随意向教师摊派任务等作出规定。这么高规格发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小编认为充分释放出三个信号:一是基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给基层教师减负体现了国家真抓教育、抓好教育的决心;二是基础教育因其对象为发展中的人特点有其独特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三是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须多部门齐抓共管。

《意见》的发布让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看到希望、充满期待,小编汇总了身边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感想,来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基层教育行政人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深切地体会到中小学教师承担的多方面压力,特别是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十分的无奈。要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用足够的耐心、关心、爱心和长远目光,推进教育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永葆勃勃生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及工作者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要科学设置中小学工作考评工作,切实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考评方案,精减一切不利于学校发展、教师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

二是要科学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甄别进校园的各项社会事务,按照《意见》要求做好落实工作;

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当好中小学校的勤务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减少各类报表填写,不随意借用教师。


乡镇中心小学教师:《意见》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我们非常振奋。如今,有些非教学任务使教师喘不过气来,甚至占据了准备和休息的时间。写材料、做报告、帮助投票、欢迎检查等等压力让教师无心教学。

要真正减轻教师的负担,在教育行政管理中要处理好定量跟踪管理与教师专业特征的关系,使大量的非教学任务不致挫伤和损害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专业时间被非教学任务所占据。让教师冷静地进行教育,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我们期盼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


公办幼儿园教师:教书育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应当花费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教书育人这一主业上。而当下分摊无关任务、迎接检查、整理上交大量的材料、填写各种表格等占据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让老师身心俱疲,从而没办法安心准备教学,用心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潜心育人。

值得高兴的是,《意见》的发布,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把各项政策和规定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一线教师减负,让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去。


给中小学教师减负,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各位是怎么看待给中小学教师减负的?你身边的学校教师存在负担重的现象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