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没勒死的嘉靖皇帝,烧窑3年花24万两白银

官窑瓷器屡屡在拍卖行卖出天价,看了谁都心旌荡漾,要是能有一两件就好了。

全国哪里官窑瓷器最多?那当然是故宫博物院啦,故宫藏瓷几十万件,其中官窑瓷器肯定是其中的一大部分,除了民窑进贡给皇上的,大部分都出自皇上自家窑场。

皇上的窑场俗称官窑,尤其以景德镇御窑厂最为著名,就是福器的家乡。

御窑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的,最开始的官窑也有龙泉的份儿,后来就只在景德镇烧了。

御窑厂到底烧了多少瓷器?多少瓷器进了紫禁城?

福器也不知道有多少,但皇上给御窑厂的生产指标很多,多的吓死人。

史料说明弘治皇帝到嘉靖,御窑厂没完成的生产指标有30万件;万历十九年,皇帝下了15.9万件的生产指标,后来一高兴又下了8万件,这么多指标到万历三十八年都没完成。

皇帝老儿脑袋瓜一热就成千上万地让人烧瓷器,这可苦了景德镇的匠人,怪不得我们的窑神童宾要投身入窑,根本没活路嘛。

皇帝们偶尔有发慈悲的时候,说念在瓷工艰辛,停烧几年,其实是国库没钱了,有点钱就可劲儿造。

看看嘉靖年间御窑厂产量情况:

嘉靖八年共烧瓷器2570件;

嘉靖十年12300件;

嘉靖十五年5160件;

嘉靖十六年1000余件。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不怎么多?可能是那时的嘉靖皇帝还勤理朝政,欲望不那么大。

看看后面的,嘉靖二十年2.7万余件,天哪,皇上您天天摔盘子玩吗?

嘉靖二十一年,2800余件,良心发现了?这一年嘉靖皇帝一心修道,因为对待宫女苛刻,差点被十几个宫女勒死。

对宫女不好,难道对窑工就好了?果然,嘉靖二十二年烧了1.8万件。

到了嘉靖二十三年,更是恐怖,竟然达到了7万多件。宫女们不给力呀,白搭了许多俊俏的性命。

这年做的瓷器里有“苍龙捧八卦、里三仙炼丹”花碗,嘉靖虽是修道,却不体恤民力之艰难,分明修的是个假道。

这么多瓷器可不是神仙给他变的,都是要窑工们一个个做出来的,窑工们的工钱加上料钱可不少。

皇帝要的都是最好的,景德镇最好的瓷土是官家的,青花料得用吐鲁番异域的回青。这回青一般人弄不到,万历皇帝曾经特命甘肃巡抚田乐亲自去办。

一省巡抚去买青花料,这办的什么差。

窑工的工钱也不少,画青花瓷的高手一天工钱是三分,一个月就是9钱银子,皇上加急赶工,可以涨到4分,御窑厂接近400匠人,一月工钱得三、四百两。

普通人家一两半银子可以过一年,皇帝烧个瓷器一年给好几千两工钱,还没算料钱、运输费、护厂兵丁的费用。

嘉靖皇帝曾经三年在御窑厂花了24万两白银。

什么叫烧钱?嘉靖皇帝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也不是每个皇帝都像嘉靖这样花钱,也不是每个皇帝都像嘉靖这么有钱。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每年花一万两烧瓷器,嘉庆皇帝钱少一些,规定每年不能超过5000两,道光皇帝更抠搜一些,每年不能超过2000两,没用完还得还给造办处。

清代皇帝好像没明代皇帝有钱,一年下来在御窑厂的花销不够万历皇帝烧窑的柴火钱。

清代以乾隆皇帝烧的瓷器最多,乾隆四年,运去紫禁城的上色瓷器有9000多件,差一点的有2万多件。

大概估算下,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厂运送到故宫的瓷器得以数百万计,这么多的瓷器都是官窑器,那这些官窑器都很贵吗?

那还得看货色。

送去故宫的瓷器有杯碗盘碟,还有大件的缸,有重工手绘的,也有印坯半手工的,比较值钱的肯定是重工手绘的精品,其他的甚至比不上民窑精品,只是落了个皇帝年号的底款而已。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