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一个人在战斗的寡人(3)

嘉靖:一个人在战斗的寡人之“改稻为桑”

大明国库没银子了,咋办?

张居正说只要海面商路畅通,大明的货物便可出口波斯、印度一带,每年可开源1000万两以上白银,大明的货物以丝绸、瓷器为主……顺着这个思路严嵩抢了张居正的话头,提出了“改稻为桑”之策。



什么是“改稻为桑”?

一匹上等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白银,在西洋可以卖到十两白银以上。江苏有一万张织机,浙江有八千张织机,想要多产丝绸便要增加织机,而关键还在蚕丝。那么,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呢?严嵩给出了法子: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这样每年多产的蚕丝就可以多织丝绸20万匹(20万匹可以换回多少白银大家自己算吧,我这个数学白痴只能说老多银子了)

嘉靖问:农田改桑田,浙江百姓吃什么?

严嵩答:历年都是从外省向浙江调700万担粮食,增加了桑田增调粮食就是了(请问,那外省的百姓吃什么?)

嘉靖问:外省调来的粮一定比本省产的贵,浙江的桑农是否愿意?

严嵩答:每亩桑田产的丝比每亩农田产的粮收成要高(换言之,他拍着脑袋想觉着耕农们也是愿意的)

嘉靖“体恤”百姓,命改的桑田要按农田征税,不许增加税赋,然后说了句交给胡宗宪去办吧。

“改稻为桑”之国策就此议毕,嘉靖走下龙椅迎风而立,获悉自己的第一个皇孙诞生了,这娃娃正是日后鼎鼎有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不过那时大明做主的还是他爷爷,他爹裕王彼时活得还胆战心惊,日后曾经主过政的他妈李妃也不过是个侧妃。

嘉靖让徐阶、高拱、张居正前往裕王府道喜,留下严嵩父子时突然说了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虽然此话说得另有他意,但他的确不知道“改稻为桑”将会给浙江百姓带来什么?



“改稻为桑”之策若是严嵩临时起意,那么他该杀,一国之策怎能临时起意;若早有此意,就更是该杀,他想趁机兼并土地的心早就有之。

正如谭纶分析的那样:农田改桑田不许加税,一亩桑田比一亩农田的收成就会高出5成以上,桑田若是在严党手里,那么从蚕丝到织成丝绸便会省去中间所有环节,利润可想而知。所以,张居正才会说“改稻为桑”办不好。

果然,此政出台四个月后,浙江乱了。

杭州知府马宁远带兵踩踏农民秧苗,遇到桑农、耕农抵抗,他“义正言辞”:改稻为桑乃是国策,你们要么自己改,要么卖给别人去改,死一个人、一万个人,全浙江的人死绝了也得改……(你能想到一府之父母官竟对自己的百姓如是说,还说得那般慷慨激昂,就好似他做了什么天大的对事一般)。



此事闹到总督署衙门口,历史上那位毁誉参半、由严嵩一手提拔的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出场了。依次出场的还有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王劲松饰),代表嘉靖、宫中司礼监,与吕芳情似父子;浙江布政使(管一省行政)郑泌昌;浙江按察使(管一省司法)何茂才;浙直总督署参军谭纶(被派往浙江牵制严嵩一党)等。

好嘛,上一集是国家中枢的头脑们搞事情,此一集轮到了地方大员们搞事情,搞得也是沸沸扬扬。



郑泌昌:四个月过去了,朝廷让我们改稻为桑,我们改了还不到两层,内阁几天一个及第责问我们,这才是让马知府他们赶着去干……(让你们赶着干,就是赶着踩踏老百姓的秧苗,赶着动武。你们担心上级责问,却不担心百姓无果腹之口粮)

何茂才:省里调兵去改桑田,就是防着刁民闹事……(请问,您把“刁民”赖以活命的秧苗给除了,还不许“刁民”闹事,这是个什么道理)

面对纷扰,一身疲惫的胡宗宪沉稳有度,问:以官府的名义向米行上的米市借贷100万担粮食,现在借贷了多少?

郑泌昌回:很少,都说缺粮。

胡宗宪又问:从外省调的粮呢?

郑泌昌:和往年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由此可以看出严嵩这个老王八跟嘉靖撒谎了,他之前说每年外省会调700万担粮食入浙,请问这700万担粮入了谁家的仓呢?)

胡宗宪:我是浙直总督兼着巡抚,朝廷要降罪都是我的罪,百姓要骂娘,该骂我的娘。改稻为桑是国策,必须改。可桑苗今年只能养两秋蚕,嫩叶产的丝换不回口粮,官府不借贷粮食,只叫稻农把稻田改了,秋后便没有饭吃,就要出反民。每年要多产30万匹丝绸,可如果为了多产30万匹丝绸,在我浙江出了30万个反民,我胡宗宪恐怕一个人头是交代不下来的……

胡宗宪这番话说得可谓直白、坦诚且丝毫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但这也正是浙江“改稻为桑”所处的僵局,也是他胡宗宪所面临的死局。(这里要插一句,剧中的胡宗宪算是正面人物,历史上的他也的确在抗倭等一系列国事上殚精竭虑,然胡大总督也是个贪的,的确有点扎心。好像大明除了海瑞外就没有不贪的官......)

即使在这种状况下,代表嘉靖和司礼监的杨金水只交代了一句话:你们浙江的事我管不了……我只负责要丝绸(浙江百姓无饭可吃,拿什么给他产丝,这语气像极了老板说的那句‘我只要结果’)

胡宗宪难不难,肯定难。但再难也要做事,所以他才会一边给朝廷上奏疏,督促邻省调粮,一边命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向各米行催贷粮食,不借的以囤积居奇问罪,逼他们总比逼百姓造反好(好吧,这也是商人自古的命数……)



此一集还穿插了另外两件事。

一件是:杨金水与西洋人谈妥了50万匹丝绸的生意,这就意味着改稻为桑迫在眉睫,哪怕饿死了人、搞死了人也是要改的。



另外一件:便是吕芳把冯保送去裕王府给皇孙做大伴,此举可以看出吕芳真得有走一步看百步的能力,他才是能做到居安思危的人。临行前,他教给冯保两句话,一句是文官说的: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还有一句是武官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么胡宗宪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此一集,刚刚登场的诸位演员也是不能不令人称赞——令人辨不出善恶的马宁远,一幅官场老油条模样的郑泌昌、何茂才,一心为宫里办差且较着暗劲儿的杨金水,势单力薄的谭纶,进退两难的胡宗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