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不饱咋办?带你盘点既稳定血糖又有营养的食物,吃起来

我见过很多糖尿病人,为了控制血糖每天忍饥挨饿:有几年不吃肉的,也有几年不吃米饭馒头的。其实"管住嘴"不只是为了控制血糖,还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

你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吗?日本20年来一直在全球稳居榜首,平均寿命84岁。其他一些长寿国家多在欧洲,其中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均处于地中海沿岸,这些国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非常低,所以其饮食结构被广泛研究,并被概括为"日本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吃新鲜的食物、花样很多但烹调方法比较简单、吃比较多的鱼而比较少的畜肉等等。美国人均寿命排名全球34名,仅78.5岁,美国饮食以高热量的快餐、甜品为主,所以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发病率非常高。

世界各种平均寿命

为何吃饭会影响寿命呢?---胃吃饱不等于细胞吃饱

有本书的名字我非常喜欢---《你是你吃出来的》:你的生命质量是你吃的食物造就的。全球70%的死亡由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造成,这4大类疾病无一不与吃饭习惯有密切关系。某种程度上,吃饭的质量就是后半生生活的质量。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的身体由40到60万亿个

细胞组成,它们每时每刻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支持完成这些活动,而且这些细胞在一生中也要完成次数不等的更新换代,也需要营养素支持。这些营养素都从食物中来获得,由于需要的种类非常之多,大概40多种,所以对我们食物的选择要求是很高的。可惜细胞不会说话,它们无法告诉你它需要什么。所以胃吃饱了、嘴巴爽了是不够的,细胞吃饱了才是真饱,不能再犯嘴上吃爽、身体却遭殃的错误了。

昨天我看到我们评论区有位糖友粉丝说:"我要向我的胰岛道歉,因为我贪吃给它带来巨大的负担,对不起。"看完很感动,其实贪吃不仅仅给胰岛带来负担,40万亿个细胞个个都有负担。

需要"管住嘴"的何止是糖尿病人,每个人都需要"合理营养"。

食物质量应该被打分---好的食物是生命活力的密码

食物给我们提供两种价值:能量和营养素。当下我们吃的能量超标而营养素欠缺,是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我们精加工稻米和小麦,营养丰富的麸皮部分喂了鸡鸭,给自己留下高热量的精米白面,我们喜欢吃油炸和肥腻、喜欢吃甜食,这些也是高热量而低营养的。

衡量食物某种营养素的价值有个指标叫做"营养质量指数":热量低而营养素多,叫做营养质量指数高。给糖友们在不同类别的食物中各选择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1、主食类:

(1)燕麦: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十大最健康食物" 之一。在谷类食物中其蛋白质含量最高,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组成平衡。燕麦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β-葡聚糖,这是近年来被研究较充分的一种功能性食品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调血脂、控糖、提高免疫力,所以燕麦葡聚糖被大量提取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中。燕麦含淀粉较低,是糖尿病人极好的食物。多项研究发现每天吃1-2两(生重)燕麦连续2-3个月,就可以明显改善血脂、血糖、便秘。


(2)荞麦:与燕麦相似,荞麦也是高蛋白的主食,含人体必须的赖氨酸等氨基酸。并且同样具有调节血脂、血糖、抗氧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