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是什么意思?

皖靈天下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一直深受我们的关注,而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但是,在以前,农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往往是靠天吃饭。但是以前的人们并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所以就根据生活和劳动经验总结了很多俗语来判断天气情况,安排农业生产。其中“二月没九,饿死鸡狗”就是其中的一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句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个九并不是二月二十九号,而是老一辈人所说的“一九”“二九”一直到“九九”等数九寒天。意思是如果数九寒天没到农历二月份就结束的话,说明今年的天气暖和的比较早,温度上升的也就会很快。这样就会造成害虫和杂草复苏的提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样的话,农作物的产量就很低,别说鸡狗了,严重的话可能农民自己也会挨饿。

农村的这些老话虽然是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但是准确度却也是非常高的,用现在的科学知识也能解释的通,这足以说明我们劳动人民的伟大和聪慧。虽然现在农业生产的进步非常大,对天气的要求也不在像以前一样苛刻,也有着天气预报这样的信息系统,但是这些俗语老话仍然对我们的农事操作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骏景——殷


骏景农业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属于农谚老话。是历代农民对以往自然规律的总结,凝聚着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先人们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字面意思是农历二月里没有数九天,鸡狗容易饿死。深层蕴意是二月里没有数九天,天气回暖的快,害虫出来的就早,导致庄稼减产,容易造成饥荒成。农二月没九的年景里,庄稼收成不好,农民自然就饿肚子。

古代农业技术不够发达,生产力低下,也没有天气预报,只能是靠天吃饭。因此古人在期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情况下,勇敢地跟大自然作斗争。他们通过长期实践、反复观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用来预测天气安排生产。

而这些经验就是农谚老话,其中一部分相当的精准。世代流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前预测天气。

需要注意的是,农谚老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不适合所有的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天体气候是不断变化着的,一些农谚老话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可信规律性。

对于这些农谚老话,大家是怎样看待的?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对于类似的农谚老话,大家还知道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土妞话三农

农村有句老话”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是什么意思?农村农民话三农看到了,就说说农村这句老话,指的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分赏。

二月没九,指的是农历进入二月后,这个九没没有了,这个九指的是数九寒天的九。和二十四节中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是相对应的。

为什么会有,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么一句老俗话。也就是说在过去,科学的不发达,没有预报天气。无论干什么农活,办什么事情,处处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推算出来的。漫漫总结出来的经验。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指的是进入农历二月后,会出现翻春,也就是天气变化无常。上午热的穿短袖,下午可能就得穿棉袄。今天温度在三十多度,明天就会下冷子冰雹。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可能会毁于一旦。
过去农村人们住的房子,没有地基,都是土打的墙,不是小瓦都是善的草。特别在二月没九这些年份,在农历六七月份,天气变化更快,不是大风,就是大雨。连阴雨天气会时常发生。房倒屋塌是不可必免的。到嘴的粮食会造成稞粒无收。在这一年中吃没吃的,住没住的,外出逃荒要饭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好了,社会科学发展啦。无常的天气预报提醒人们,早早得到预防处理。也就是说二月没九,饿死鸡狗的传说一去不复返啦。


农村农民话三农

今年庄稼会绝收吗

前几天和村里几个老年人闲聊,张爷爷说:“今年九九在正月里就结束了,二月没有九了”。李爷爷接着说:“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我忙问是什么意思?李爷爷说:“从元旦前十天开始交九,就是进入了数九寒天,够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以此类推,直至九九八十一天九尽,今天的九九结束是农历正月二十五,二月不是没九了吗?”我似懂非懂地又接着问:“那又怎么会饿死鸡狗呢?”在植保站工作过的赵爷爷回答道:就是二月里没有九,气温会快速升高,地里的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害虫会加速繁殖,同时条锈病,根腐病,白粉病等病害加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选成家稼大幅度减产。收成不好,人都没有吃的,还不饿死鸡狗呀!”听到这里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赵爷爷的话茬说:那都是过去的经验了,现在有了各种农药进行防治,再加上旱了能浇,涝了能排。爷爷们就不用担心了。”

一介布衣1173

♥♥世间一切事物中,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即是天体气候亦是如此,一成不变是绝对没有的。所以有些俗语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可信规律性。

♥♥而【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是说农历二月开始,九九八十一天已经过完,阳气上升,阴气归沉,气温回升过快过早,会使病虫菌害过早复苏,加速繁殖,为害农作物,造成粮食減产,甚至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收成,造成饥荒。中国历史上,由于封建统制的腐朽性和战乱诸因素,特别是生产力的低下,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触目惊心的【42年大灾荒】,据荒志碑记载:“蝗虫遮天蔽日,挥袋可收一半于內。”六十甲子中,也却实发生逢鸡狗那二年天灾降临。

♥♥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彰显出它无比的优越性;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过一些民间俗语的规律性成为老黄历,失去原本意义。但就【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而言,【易发生病虫害】的含义还是有道理的。所以不违农时,积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louanhuamingyouyicun

农村有句老话“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是什么意思?这是代表最后一个数九没在阴历二月出现,天气回暖,细菌病毒,害虫都会在播种种子的时候复苏,自然灾害大,收成不好鸡狗都没吃的就饿死了。

我认为这句过去的老话在现在看来用处不大,我记得老人总结我家这边12年也就是虎年发大水,到今年都狗了大水也没发。


再有就是天降粘虫那年,我们自己去城里买药,厉害的农药我也是头一次看见啊,把虫子扔药筒里,当时身上就有几个地方破损流水,当年减产,就是少挣了一些钱。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是在过去生物农药,与科技不发达时对农作物的预测,在当时有用,在现在我看来用处不大,例如:老鼠不吃老鼠药,给你下电猫,你碰上就死,看你怎么跑。

欢迎 评论 交流



田俊超白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是农村民间的一句农事顺口溜,说的是农历二月里不出九,这年的收成就好些,如果农历二月里出了九那么这年的收成就要差一些。这里的"九"指的是"数九",从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这天开始进入四季中,最寒冷的时节,即九的开始,一九、二九、三九……至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时节过去了,也是数九的结束。一般每年公历十二月二十日后就是"九"的开始了。2017——2018年的"数九"是从2017年12月22开始,到2018年3月12日结束。紧跟而来的是"莺歌燕舞山水秀,万类乾坤竞自由……


菱形一角

看字面的意思大家肯定都以为是二月没有二十九号,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哈!其实二月没九,说的是数九天。今年正月数九寒天就结束了!这样二月就没九了,没九了天气就暖和了!天气暖和害虫就出来了!这样就会影响庄稼的生长,病虫害就会多点,说明今年庄稼收成会不好。大家可能觉得这样的推理迷信。我不这样认为的,以前天气预报没有的时候,老百姓都是靠观天来预测的,这句语言也是几辈子人传下来的!先人们在种地过程中,长期的实践和反复观察中积累的经验。如今天气是越来越暖,冬天很多地方都没了大雪,对小麦的生长也是有影响的!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皖北杨小菲

很多时候,回到农村和一些老者谈过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老农民经常会用一些农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往往这些农谚,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或者不了解农村风俗习惯的,都是比较费解的。

就如题目中提到的这句老话“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首先,理解这句话不能放到咱们现在来理解。这句话呢,是和过去落后的农业生产相结合的。过去农民种地,绝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机井灌溉很少,农药化肥更是没见过,粮食产量低的时候,人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拿来喂鸡喂鸭。

其次,这句话拿到现在还适用,能够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

所谓二月没九,九呢就是指从冬至那天计算,九天算一九,一共九九八十一天。就是说在农历二月,这九九八十一天都已经过完了。


那么今年的天气回暖的就比较快,田里的害虫就慢慢复苏过来,到了后期就会影响农业生产,从而使粮食减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咱农民就要提前做好庄稼防病虫害的准备了。

最后,在农村农民们还有很多相关农谚,这些农谚在当前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农家小妹话农事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只是一句老话。在古代科技不发展的年代,天气不能准时预测,农民伯伯中的地就要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因此,有关天气、农耕的谚语也就特别的多。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说的是在阴历的正月,九九就尽了(科普一下,数九第一天是在阳历的12月22号的左右,怕冻掉耳朵吃饺子的那一天,这一天也是一年当中最短的一天,那是数九的第一天,然后往后数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尽了)。二月里没有九了,天气就会迅速的转暖害虫出来的就早,庄稼这时还很娇嫩,害虫多了庄稼还会好吗?

但是现在科技发达了,有害虫可以喷农药,所以这都是无需担心的,在这里我也为我们的祖国祈愿🙏🙏🙏希望都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