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電影當年到底有多火?

鄭恩君

這首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詞曲的《牧羊曲》可是當時乃至我們這一代(80 90後)耳熟能詳的歌曲,準確來說,在我身邊的從40後到90後,說沒聽過這首曲子的人,還真的沒有,哪怕不會唱,也會哼幾句。

這首從《少林寺》中走出來的曲子,可謂經典非常,另一首《少林少林》也是傳頌的經典。

21世紀後,由青年民族歌唱家、 北京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二妮重新在舞臺上演唱了《牧羊曲》和《少林少林》,再次把人帶回那個武林紛爭的世界中。

眾所周知,武俠電影和武術電影(統稱為動作功夫片,武打片都行,現在不糾結於這個,有區別,但是也大致一致)在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數見不鮮了,多得不勝枚舉。尤其是臺灣和香港,胡金銓,張徹,袁家班,洪家班,劉家班,成家班,導演的武俠電影可謂經典得不得再經典。

但,《少林寺》的意義就在於,她(用了擬人化)是我們大陸首部武俠電影,賦予生命和意義也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大陸第二部武俠《南拳王》,即便萬人空巷,名氣也不如《少林寺》之一半。因為在那個精神生活特別匱乏得年代,立即引起了轟動,人們被影片中精彩的武打場面深深的震撼了。

1982年,耗資200萬元的《少林寺》問世,影響空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在香港公映時,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

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耳熟能詳的話,更是我們對待武術有著更進一步的認知,激發了之後的武術熱,氣功熱。

接下來我們看看票房:


《少林寺》在1982年上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按價值算,當時的一毛錢保守估計相當於現在1元左右吧,換算一下,應該也有10多億票房,也很不錯了,如有講錯,歡迎指正)的票房記錄。


1982年,《少林寺》在日本首映,創下40(一說36億)億日元的票房紀錄。據當時的《日本產經》報道,《少林寺》票房按當時的日元值計算遠在2003年《英雄》創造的41億日元之上,居華語片歷史之首。(還有一說是48億日元)


1982年,《少林寺》在西班牙上映,觀影人數多達17萬人次,創下10萬多歐元的記錄,這也是即李小龍之後的由一部讓世界認識中國的功夫鉅作。


1983年,《少林寺》在韓國上映,僅漢城觀影人數就達到了278965,創造了251億韓元的票房記錄。位居當年賣座華語片之首。


據導演張鑫炎回憶,當時的少林寺在拍攝時還很荒涼。他們第一次來到少林寺取景時,山上的荒草足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寺裡也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這哪是千年古剎,分明是斷了香火的破廟。

可以說,《少林寺》是一部在世界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它不僅一改70年代邵氏武術動作拆解的套路,全部採用真人功夫(多用無替身,無死角,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還大膽啟用了李連杰這位武英級運動員,才有了世界動作電影輝煌的今天。



悟道雨林軒

當年小朋友看完此片 都想離家出走

葛穎

關燈拆電影,只讀經典

內地電影市場飛速發展,如今的院線大片,靠著30-50元的一張電影票,順利的話能拿下4、5億票房。

可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電影靠著平均1毛錢的票價,就拿下了1億多的票房……

就是這部讓功夫巨星李連杰,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少林寺》

影片一上來就給人一種是不是下錯片子的感覺。

這是什麼八十年代的紀錄片,說好的武俠片《少林寺》呢?

故事片用紀錄片的方式來開場,就算是當年也是非常少見的。《少林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當年大家對少林寺實在是一無所知

1980年左右,攝製組決定拍攝《少林寺》的時候,少林寺門庭冷落,香火稀疏,沒有遊人,僧寺也不多,完全沒有日後“天下第一寺”的威風。

傳說中的“少林功夫”更別想了,連一個會功夫的和尚都找不到

結果電影放映後,引發了萬人空巷的觀看狂潮,少林寺引得無數懷揣夢想的少年離家出走,成了全國武迷心中的聖地。

歷史介紹完之後,音樂響起,終於進入到全片的故事情節。

開場給人一種一隊人馬去西天取經的感覺。

伴隨著“少林~少林~”的主題曲,開始出演員字幕。

那個年代出字幕很講究,正面人物先全部出掉,然後出反面人物,好人壞人絕對不能放在一塊兒出

李連杰男一號,於承惠大反派。

旁白道出故事發生在隋朝末年。

彼時天下大亂,隋朝叛將王仁則擁兵東都,實行暴政。由於防禦工事建造緩慢,王仁則拿剛抓到的一行暴民——李連杰父子等人撒氣。

看見父親被打,憤怒的李連杰飛腿出場。

無奈這時候武藝尚未成,技不如人,眼睜睜看著老爸被殘忍殺害。李連杰一人逃出生天,氣絕之際倒在了少林寺的門口。

整部影片就是講述李連杰飾演的覺遠,如何在少林寺精進武功,修煉心性,最後打敗王仁則,報了父仇的故事。

多年後很多人只記得李連杰的力壓群雄。

其實當年《少林寺》捧出了國內一眾武打明星,並且個個都是真功夫。

這場寺院後花園當中,十三棍僧練武的戲(實拍於杭州的柳浪聞鶯),其實就是在展示這些真功夫

色空的刀術。

色空的扮演者是孫建奎,全國武術冠軍。當年化妝師還給酒鬼色空做了一個酒糟鼻。

為情所困的色空師兄,除了刀術,也借酒澆愁耍得一手好醉棍。

花園裡,師傅練習了一套螳螂拳,螳螂拳是北派功夫,發力時手腳並用,非常生猛。

扮演者是於海,山東武術隊隊員,全國螳螂拳武術冠軍。

十三棍僧裡擅長地躺拳的則是悟空,當年我一直覺得地躺拳是套有點自虐性質的功夫。

悟空的扮演者胡堅強,浙江武術隊隊員,他也是全國武術冠軍。

悟空在片中和李連杰有一場非常精彩的徒手對練,完全是全景連續拍攝,毫無剪輯,這就是所謂的真功夫

其它展示的武器還有九節鞭。

軟兵器繩鏢。

繩鏢其實是一個暗器,在一根繩子的一頭拴一個鏢,操練起來非常的困難,很容易打到自己。但是它便於攜帶,歷史上很多殺手暗殺用的就是繩鏢。

李連杰扮演覺遠,不用說了,全能。他本人從8歲開始習武,12歲到17歲蟬聯五屆全國全能武術冠軍。

影片中這場四季練武的戲就是他最好的功夫秀。

夏天打拳。注意他的腿部動作,不論是踢腿、離合腿、還是翻滾,他動作的高度都超過標準許多倍

秋天舞三節棍。

冬天用長槍。

長槍上有紅纓,腰帶也是紅色的,配上他黑色的褂子,白色的綁腿,畫面顏色鮮豔奪目,對比非常強烈。

春天,表演刀術。

李連杰整個人的精氣神與動作配合度極高,他的動作速率極快,手腕翻的利落。

另外,不要小看反派。男主覺遠在片中三次和反派王仁則過招,每一次兩人較量的功夫都不同。

王仁則的扮演者是山東武術隊的教練於承惠 。

於老爺子最擅長的就是劍,他會醉劍也會雙手劍。

由於演員敢於在對打場面當中大量使用全景,而且全景鏡頭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少林寺》中的動作場面雖然仍有些表演架勢,但是非常好的保留了武打演員對決時的動作完整性

當年的功夫武俠片一般都不這樣拍。你可以翻翻80年代初期香港邵氏拍的武俠片,演員大多比劃比劃,動作好似在跳恰恰

《少林寺》也奠定了一個日後在武打片當中經常會使用的鏡頭處理。

在處理武打動作時,把局部的特寫用慢鏡頭來拍攝,從而強化它的

質感

我們的武術,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民間武術,重實戰;另一種是官方武術,更多地把武術作為競技體育項目

武術運動員常年練習的是套路,包括他們的兩兩對練,其實都是一種表演,和實戰的關係並不大。

雖然武俠動作片也是一種武術的表演,但是在《少林寺》這部電影當中,實戰和對決的成分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演員之間的對打要接觸到對方的身體,一招一式都要具備速度和力量。拍這些戲當年基本上都是在沙地和泥地上拍,因為不鋪墊子的情況下,這種地面摔起來相對不疼。

《少林寺》的故事本身有些漏洞,表演有些程式化,但是我覺得並不重要,甚至已經非常不錯了。

因為正是這部電影,第一次向國外和國內的觀眾展示了什麼才是中國功夫。這是一部是一個值得我們緬懷的、重要的80年代作品。


關燈拆電影

《少林寺》電影當年到底有多火?作為過來人,對當時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所以,看到這個題目,少不了要嘮叨幾句。

記得《少林寺》電影放映的時候,是 1982年的夏天,幾月記不得了。當時我十六七歲的年紀,生活在河南省的一個小鎮上。這個小鎮是一個工業重鎮,有許多的廠礦企業,還有部隊。當然,還有農村。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放電影的單位,父母所在的單位有時也放電影。電影院離住的地方也很近,票價很便宜,一般的電影2分錢,新電影或者加長的和上下集的電影5分錢。我說的這個電影院,就是一個大的廠礦企業自己的電影院,對外開放。它是多功能的禮堂,開會,表演節目,放電影都在裡面。小的廠礦企業就在籃球場上放電影,村子裡在麥場上放電影。當時,最喜歡看露天電影了,正反兩面都可以看。反面看動作是反的,那看的也非常開心。只要附近有放電影的地方,就約上三五人去看電影。《少林寺》電影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放映的。

第一個放《少林寺》的單位是當地的部隊,白天部隊在禮堂放了兩場,晚上還要放兩場。這下不得了啦,迅速的傳遍整個鎮上。到了晚上大家約在一起,向部隊的方向進發,一路上不斷地有人從四面八方匯入人流,浩浩蕩蕩地向前走。往前看看不到頭,向後望望不到頭。從鎮上到軍營大概有十公里左右吧,全是人。等我們走到了部隊門口,早已聚集了很多人,還好我們一起的人都是人高馬大的,很快帶著我擠到了前面。對面有好幾排的解放軍堵著,不讓進,後邊的人就往前推,解放軍堵不住,就衝進去七八個,再衝又進去幾個。這時,就看見又來好多的解放軍來維持秩序。其中的一個拿著小喇叭,喊話,讓大家安靜,保證讓大家看上電影等類似的話,安慰大家,聽到這麼說大家也就安靜下來。這時,就看見裡面的人,搬設備,架熒幕,做放映的準備工作。看到這樣的情景,後面的人又一陣的躁動,又往前推,我被推了進去。看上了電影,這一場電影是我看電影以來,一個場次人數最多的一次。

後來,沒過幾天鎮上的其它單位和電影院陸續的放該電影。還是人數眾多,電影院場場爆滿。我記得,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看了十幾場《少林寺》這部電影。


冉兄說事

電影《少林寺》在我們縣城放映的時候,我應該是7、8歲,有一天,比我大幾歲的堂叔坐村裡的手扶拖拉機和村裡的小夥子們顛著顛著去了縣城,那時候媽媽說我小不讓我去,我是眼含熱淚委屈的看著他們一路高歌的遠去。回來之後堂叔在我面前是連說帶比劃還夾帶唱幾句不著調的主題曲炫耀了半個小時,我是帶著對他深深的恨意忍著聽完。

現在回頭來看這部經典,來說說它的火:

1、票房:1982年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

同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

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1983年,在韓國上映,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2、《少林寺》中醉棍和尚“色空”的扮演者孫建魁回憶:第一次來到少林寺時,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寺裡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也沒有練武的和尚。這部影片引起轟動後,少林寺開始挖掘、出版、整理少林武術典籍,重建少林寺法堂、鐘樓、鼓樓。就有了現在輝煌的少林寺。因為有了少林寺,當初的登封縣改成了登封市;因為有了少林寺的旅遊產業,登封市的經濟在河南名列前茅。

3、不說這部電影造就了功夫巨星李連杰,就是其他的配角計春華、於海、於承惠也在以後中國武術電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年輕人有了去少林寺拜師學藝的衝動,對著想象中的妖魔鬼怪哼哼哈哈,幻想著有一天也能像這些偶像一樣剷除惡霸。其中一位很成功,他就是王寶強。

4、開武打電影先河,《少林弟子》、《自古英雄出少年》、《武當》、《武林志》等一系列電影緊追其後,但是沒有取得像它那樣的巨大成功。

記得很早看著一個段子,關於少林寺的,發給大家看看《少林寺》當時的火:

一個學徒工的支出 鄧開善

一日 看功夫片《少林寺弟子》三場,九角。

四日 購《武林》《武術》《武魂》《少林拳》《醉拳》等七種,二元一角五分。

五日 早晨去公園練武,喝麥精汽酒三瓶,三元。

七日 理髮(剃光頭),二角五分。

九日 購《三俠五義》《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俠女奇緣》等九冊,一十三元七角八分。

十日 上午,重看功夫片《少林寺》二場,六角。下午,購雪茄五盒,三元五角。小計,四元一角。

十二日 公園練武。從寶塔二層躍下,大腿骨折,住院,急診掛號費三角。

三十一日 住院已十九天,醫療費一項,預計七十元零四角三分。

月計 九十四元九角一分。


蓑衣狗

少林寺這個電影有多火?我不列數據,也不講劇情。

你要問我爸媽,農村的老頭老太太,他們年輕時看過的電影,除了那些老的革命電影,他們能說出來的,我記憶中只有兩部。

一部就是《少林寺》,另一部是張藝謀的《紅高粱》。我爸說,少林寺剛上映那會,他二十郎當歲,這部電影看了無數遍,沒花一分錢。

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候農村都是下鄉放電影,放映員帶著放映機,布的白熒幕,電影膠片,音響,一個村一個村的去放。我爸和他的夥計們,

就跟著這些放映員,一個村一個村的去看。而且由於是露天的,都是在晚上放映。就是下面這樣的。

據我爸說,那時候追著這部電影看,都成了風潮了,很多人不但在附近村子裡看,不過癮,還追到別的鎮子裡去看,好幾十裡地,還是晚上。

你說這部電影有多火?

很多大明星,我爸媽都不認識,但是他們認識李連杰。有時候電視上放映李連杰的電影,他們還能叫出名字,只是偶爾跟成龍混,可見成龍大哥在民間的影響力也非常大。

一直到我小時候,還流行下鄉放電影,誰家孩子結婚了,辦喜事了,當天晚上必請一場電影,在村裡最寬的街上放。我記得我小時候,放的大都是港片,而且武打片居多。

我記憶深刻的有兩部。一部是徐克李連杰的《黃飛鴻》,另一部就是徐克的《新龍門客棧》。我那時候特別小,甄子丹的腿被剝乾淨露出白骨那個鏡頭,把我嚇壞了。來張張曼玉壓壓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