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軍失敗的原因竟然和水泊梁山一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分裂

瓦崗軍作為隋末最強大的起義軍,本來最有機會統一中國,建立王朝,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瓦崗軍的失敗當然是由多種原因組成的,而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瓦崗軍失敗的主要原因竟然和《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失敗如出一轍,本質無二。

這是怎麼回事呢?瓦崗軍究竟敗於何種原因呢?它與水泊梁山又有什麼聯繫呢?

瓦崗軍失敗的原因竟然和水泊梁山一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分裂

我們都知道,《水滸傳》中梁山108好漢之所以最後分崩離析,死傷殆盡,最主要的原因是宋江受了朝廷招安,這直接導致梁山人馬四分五裂,在和各路豪強的戰爭中被消耗殆盡。

《水滸傳》是小說,是杜撰的情節,但是,在歷史上,瓦崗軍恰恰契合了水泊梁山的經歷。

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要說瓦崗軍的衰亡,還要從李密來瓦崗軍中說起。

瓦崗軍最初是由翟讓等綠林豪傑組成的農民起義軍,當時人員組成多為底層貧民和江湖好漢。

而隨著李密的到來,瓦崗軍的成分發生了重大變化。

李密此人本是貴族出身,在跟隨楊玄感造反失敗後投靠了瓦崗軍。李密有能力,有思想,善於組織調動。在他的建議和直接指揮下,瓦崗軍迅速壯大。

李密親自指揮了殲滅隋朝第一名將張須陀的戰役,收編了大量的隋軍舊部,其中就有名將秦瓊羅士信等人。

秦瓊羅士信等隋軍舊部願意投靠瓦崗軍,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在李密這個貴族的身份上。

因此,在瓦崗軍圍攻洛陽如日中天的時候,在其內部其實形成了以“翟讓為首的草根派”和以“李密為首的舊官僚派”兩大派系。

瓦崗軍失敗的原因竟然和水泊梁山一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分裂

以上兩大派系本來有著共同目標,尚且相安無事,但是,伴隨著李密火併翟讓,這兩大派系的矛盾迅速激化。

就在此時,宇文化及率領驍果軍抵擋北方,威脅瓦崗軍背後,李密這時出了一個昏招——他派人向洛陽方面的王世充求和,表示願意歸順隋朝(當時王世充還沒有廢傀儡皇帝楊侗,仍用大隋國號)。

即便李密這一招是忽悠王世充的緩兵之計,他是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但實際上,這一招恰恰是造成瓦崗軍“抽心一爛”的昏招。

因為李密這一招等於把原本忠於自己的“隋朝舊官僚派”交給了洛陽方面,這一派人本不是李密嫡系,他們投靠瓦崗軍多少有點被逼無奈的意思,他們打心眼裡是看不起那些“草莽反賊”的,他們投靠瓦崗軍是看在李密是貴族的身份上,而如今李密將他們交給了皇帝,那麼這群人沒有理由再忠於李密,畢竟他們過去都曾是隋朝官僚。

就是在李密接受招安以後,瓦崗軍不久便離心離德,後來王世充之所以輕而易舉的擊敗瓦崗軍,大批瓦崗軍舊部紛紛投降王世充,秦瓊羅士信也不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李密接受招安導致的結果。

瓦崗軍失敗的原因竟然和水泊梁山一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分裂

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密與翟讓之爭,就如同水泊梁山宋江和晁蓋,晁蓋是典型的綠林派,而宋江就是典型的招安派,一個要嘯聚山林,快意恩仇,自在瀟灑,一種想封妻廕子名留青史“重回體制內”,這是兩種理念的分裂。

梁山敗於招安,瓦崗也敗於此一招。

後來秦瓊羅士信等人之所以又離開王世充投靠了李世民,那是因為王世充後來殺了楊侗廢了隋朝自立稱帝,而王世充只是一個胡人出身,秦瓊羅士信等隋朝舊官僚根本不看起他,反倒是這個時候正兒八經關隴貴族出身的李唐成了這些隋朝舊官僚最可信賴最可依靠的勢力。

這也是為什麼在李密失敗王世充稱帝后,李唐得到了大量隋朝舊部的支持,得以順利掃平天下。

要說起來,瓦崗軍中草莽出身的豪傑如劉黑闥等人終生沒有順服王世充李世民這些官僚貴族,唯一的例外是單雄信。

瓦崗軍失敗的原因竟然和水泊梁山一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