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之古拙美

王嶽川

石鼓文之古拙美

宰豐骨匕記事刻辭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文字真正誕生的創作者也有不同的說法,有倉頡說,有史皇說,有沮誦說等。而距今天4600年前皇帝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逐漸成為主流說法:《荀子·解蔽》說:“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韓非子·五蠹》:“昔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淮南子·本經》曰:“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序》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緯書《春秋元命苞》說倉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實有睿德,生而能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章太炎在《小學略說》認為:“造字之初,非一人一地所專,各地各造,倉頡採而為之總裁。後之史籀、李斯,亦彙集各處之字,成其《史篇》、《倉頡篇》。秦以後字書亦然,非倉頡、史籀、李斯之外,別無造字之人也。”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之古拙美

宰豐骨匕記事刻辭拓片

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體系。金文實在甲骨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篆有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文字,金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拓本)

大篆由甲骨文演化而來,明顯留有古代象形文字的痕跡。張懷瓘《六體書論》雲:“大篆者,史籀造也。廣乎古文,法於鳥跡,若鸞鳳奮翼,虯龍掉尾,或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為其嗣。”早期篆書的象形性比較明顯,蔡邕《篆勢》雲:“字畫之始,因於鳥跡,倉頡循聖作則,制斯文體有六篆,妙巧入神。或龜文針裂,櫛比龍鱗,紓體放尾,長翅短身。頹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縕。揚波振撇,鷹跱鳥震,延頸脅翼,勢欲縱雲。”唐張懷瓘《書斷》雲:“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先鋒本)(北宋拓) 各縱18.0釐米 橫10.4釐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

石鼓文之前的《毛公鼎》金文藝術成就很高,年代是周宣王時鑄成,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毛公鼎》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佈局不馳不急,行止得當,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籀文是古代秦國使用的文字,是小篆的前身,由於在春秋時秦人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個字,因此叫籀文,據說“籀”的意思是“誦讀”。唐朝時出土的“石鼓文”據考證是秦襄公時所刻,和《史籀篇》中文字相同,是籀文的代表。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中權本)(北宋拓) 各縱28.0釐米 橫14.5釐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

《石鼓文》的年代可謂言人人殊。作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韋應物,韓愈《石鼓歌》)。宋人認為是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歐陽修《石鼓跋尾》,宋人鄭樵《通志略》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郭沫若認為《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我認為,《石鼓文》年代大體上屬於春秋還是戰國——春秋末期秦襄公時期,孔子前50年左右。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吾車

《石鼓文》即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石鼓共十個,每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是歌詠秦國君遊獵情況的,故也稱“獵碣”。唐初被發現,原有700多字,歷史歲月浸染剝蝕,現已僅存200多字,其中一石文字全無。

石鼓文之古拙美

石鼓文(後勁本)(北宋拓) 各縱23.0釐米 橫14.3釐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

從美學角度看,《石鼓文》文字體寬舒古樸,具有流暢宏偉的美。字勢雄強渾厚,朴茂自然。用筆勻圓挺拔:結體已趨方正;章法行列均衡、疏朗。在點畫用筆上已形成典型的"圓筆"風格篆法,結體取勢上"上緊下松",章法佈局上"均衡規整。一般認為,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石鼓文被歷代書法家視為習大篆的重要範本。古人認為"篆尚婉而通",篆書特有的美,正在於它筆劃的婉轉曲折。布白圓勻,寬舒飛動,具有一種圖案花紋似的裝飾美。蘇軾《石鼓歌》中說:“上迫軒(軒轅黃帝)頜(倉頡)相唯諾,揖冰(李陽冰)斯(李斯)同筘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