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鎮古城說先賢

薛鎮古城說先賢

彭輝

薛鎮位於富平明月山南麓順陽河畔,西南距縣城約三十公里,北依銅川市陳爐、紅土,南連小惠、到賢,西接曹村,東鄰美原,全鎮總面積約170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約6.2萬人。北部臺塬果林茂密,中部腹地頻水環繞,南部平原良田肥沃,素有“蘋果之鄉”美譽,自明洪武三年始建薛家鎮,迄今已646年,地理位置獨特,發展前景廣闊,已被列為富平縣重點建設的兩個副中心城鎮之一。

古鎮古樸滄桑,歷史悠久。早在西周以前,此地就有先民居住,名曰“薛家村”。秦漢三國及西晉時,薛家村隸屬頻陽縣。東晉十六國時,前秦君主苻堅永興二年(前358),於頻陽縣古頻水西岸置土門護軍(今薛鎮土門坊),轄薛家村等地。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裁土門護軍,薛家村隸屬華原(今銅川市耀州區)。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罷頻陽縣,於土門護軍故址設土門縣。隋煬帝大業二年(606),並土門縣入華原。東晉恭帝義寧二年(618),復設土門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廢土門縣。至此,薛鎮土門坊作為護軍或縣衙治所,前後間斷存世936年。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建美原縣(今美原鎮),歷經宋、金,薛家村一直隸屬美原。元初撤美原縣,薛家村始改隸富平縣至今。

明代實行“鄉里村體制”,全縣編為招福、平皋、頻陽、永潤4鄉共44裡,後併為四十里。“薛家裡”隸屬頻陽鄉,領薛家村、大寨村、溝村、溝龍村、峪內馬王村、臨峪堡、殿下村。洪武三年(1370)始設“薛家鎮”,時為富平八大鎮之一。約在明嘉靖間,始建薛鎮城堡,名曰“薛家堡”或“薛家鎮寨”。其時,“薛家鎮寨(城堡)周圍一百九十丈,城高三丈五尺,根寬三丈,上寬五尺,雉堞一百二十個,墩臺九座,東西南三道城門,池深二丈,寬一丈四尺”(清光緒《富平縣誌》)。清同治間薛鎮古城慘遭“花門”(回回)摧毀,街市日漸式微。今薛鎮北街有一通《薛鎮建築城樓碑》,較為詳細的記載了民國二十九年裡人重修城牆及城門樓的經過。清初沿襲明制,“薛家裡”領薛家鎮、土門坊、溝龍村、殿下村、峪內馬王村、大寨村、湘子廟村、臨峪村8村鎮。清乾隆初推行“鄉聯堡體制”,原“薛家裡”大部村堡編為北鄉第十六聯,領薛家鎮、北堡、仁興堡、奠居堡、建中堡、廟西堡、金城堡、土門堡、義和堡、太和堡共10堡,而原屬“薛家裡”所轄的峪內馬王村,則編入北鄉第三聯。清同治間關中“回回亂”之後,人口銳減。清光緒間富平縣改編為5區24裡,以南關、劉集、美原、莊裡五大市鎮統之,原第十六聯編入第三區,隸屬美原鎮第十里轄。民國初因時局動盪,盜匪頻發,人心恐慌,富平境內各聯為求自保,遂以聯組團,維護治安,逐漸形成“聯團並存、以團代聯”的新型體制。民國二十年(1931),陝西省頒佈《鄉鎮編制法》,改團為鄉,薛家鎮為“禮治鄉”駐地,自此更名“薛鎮”。民國二十二年(1933),國民政府推行“保甲制”,薛鎮為“禮治鄉聯保辦公處”治所。民國二十九年又改為“禮治鄉區公所”,轄薛鎮、宏化、康莊、趙老峪、灣裡、井康、底店各村堡。

解放初實行區鄉建制,“薛鎮區”轄薛鎮、趙老峪、灣裡、康莊、井康、底店6個鄉。1950年更名第八區,其轄區增加了宏化鄉。1956年撤第八區,其轄地隸屬美原區。1958年9月撤富平入銅川,設薛鎮管理區,隸屬銅川市美原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富平縣建制,薛鎮管理區改為“薛鎮人民公社”,隸屬美原區,轄薛鎮、宏化、盤石、北李、安黨、兩門、灣裡、前坡、王馬、雷家、湘子、溝龍、楊範、韓村共14個大隊66個生產小隊。文革期間曾一度改為“薛鎮革命委員會”,文革後又恢復原名。1984年實行政社分設,改名“薛鎮鄉”轄區未變。1996年撤薛鎮鄉設“薛鎮鎮”,簡稱“薛鎮”。2001年並趙老峪鄉入薛鎮, 2011年並底店鄉入薛鎮。至此,薛鎮轄區擴展為薛鎮、宏化、楊範、韓村、溝龍、湘子、盤石、灣裡、北李、安黨、兩門、前坡、雷家、王馬、清蘭、武嶺、山橋、十二盤、鐵爐、新豐、紅火、底店、下莊、瓦李、康莊、下溝、中龍、達坡、草灘共29個行政村。

薛鎮古城說先賢

古鎮山清水秀,形勝優美。鎮北明月山,古為渭北名山,多有帝王貴胄或文人雅士登臨拜訪。西漢徵和二年,漢武帝登臨明月山訪仙,封秦美應侯王翦大將軍為頻山山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六“沮水”中記載:“頻山有漢武帝殿,以石架之。”唐代名醫孫思邈曾居住明月山寺院,修禪行醫,懸壺濟世,昔時薛鎮韓村建有孫真人祠。明月山南麓九龍峪,古有“頻山神廟”,又稱“美應侯廟”或“將軍廟”。清道光年間,因頻山山巔古明月寺,山高路險,地域狹小,於是美原、薛鎮、康莊等八聯村民共同捐資,遷“明月寺”諸神於九龍峪,先後有蘭、潘、周等知名主持主事,遊客甚眾,香火極旺。自此,九龍峪之“頻山神廟”更名為“明月寺”至今。頻山東麓趙老峪,因明代天順間有趙老僧在山上修煉而得名。“峪北深處十里,為髙石崖,又北為十二盤嶺,東北五里為三尺嶺,北麓為潼河。髙石崖下有苻堅插劍跡、走馬蹄。西為清水峪,東為車輻峪,西北為寇萊公河,有寇姓者居,傳為萊公後(萊公,即宋宰相寇準,字仲平,渭南下邽人,封爵萊國公),東北為峪頭河,皆有泉湧,即頻水也,水微甚,出山不一二里,即渴不行”(明萬曆《富平縣誌》)。趙老峪東金絲山,左挎小水峪右攬趙老峪,東金粟西明月,三山二峪狀如兩門,故又稱“土門山”,山南麓村曰“兩門村”。又因山巔之陽有“符秦離宮”,刀斬石崖如玉鏡而得名“玉鏡山”。“山之北,迤邐而上,至於巔,為揣天山。山之西一里,為星宿坡,石石有跡,如星日然。山之東即小水峪,其西崖有洞,風自孔中出,又云風洞”(明萬曆《富平縣誌》)。邑人路立孔詩云:“高懸玉鏡兩門間,一水盤繞十八灣。風洞嶺西明月寺,日星坡上揣天山。舊官花草春誰惜,削壁煙雲好自閒。亂世君臣還有跡,居人指點說朝班。”又西四里許,山脊石臼圓如臥龍雙目,因而得名“龍眼山”,又因高峰之上有二石聳立如人形,又稱“石人山”。龍眼山之西兩公里許,大山立地突起,峰高萬仞,故名“立地山”,因古時山腳下客棧曰“底店”,又稱“底店山”。昔時山下有三泉峪,由峪而北為中嶺,其下泉出,流止一里,以供山內外汲者,今已涸。古時,富平東北隅薛鎮、美原沿山一帶,山清水秀,草茂林森,乃為宜人居住之地。唐高宗咸亨年間,曾有大批西域龜茲人遷居於此,後來逐漸漢化。金末元初,金寧武將軍、鎮華原(耀州)晉秋司成侯烏古倫速可,女真族(滿族前身分支),隱居薛鎮趙老峪,後遷居流曲東川,易姓為李,屢微不出,敕賜金牌,世人稱其餘族為“金牌李氏”。元時,薛鎮達家坡為蒙古人居住地,今之該村達姓者,為蒙古族後裔。明洪武間,薛鎮韓村、峪口王馬村等地,多有山西洪洞移民落籍於此,韓村槐樹庵、王馬村王公碑等,都印證了這一史實。薛鎮宛如富平東北隅的一顆明珠,天然形勝,美不勝收,正可謂:北眺群山峰巍峨,山山有名古今頌。明月山巔明月寺,秦漢石屋傲蒼穹。九龍環抱山神廟,將軍豪氣貫長虹。符秦離宮懸玉鏡,刀斬石崖奪天工。龍眼山上豎石人,立地山前萬仞峰。

古鎮依山傍水,得天獨厚。順陽河古稱頻水,自北而南,穿境而過。據明萬曆間《富平縣誌》記載:“峪頭河有泉湧,即頻水也。”這便是順陽河的源頭,沛雨季節,納頻山之洪,自趙老峪口洶湧而出,橫貫流曲大川,順著太陽奔騰西去,匯入溫泉,故美其名曰“順陽河”。秦時,頻水流域的美原、薛鎮和流曲大川,為秦始皇賞賜王翦大將軍的“千頃美田”之地。自秦漢時起始,古人就在頻水沿岸鑿洞為渠,引洪水“糞田”,至明清時達到極致。明嘉靖《耀州志》雲:“順陽渠在明月山下,然實無水。每天雨,山上水暴至,引水灌田,其水膏泥如糞。”又據清乾隆初《富平縣誌》記載:“邑東北境皆旱田,土人於頻山東西岔溝兩岸,鑿洞為渠,長千百丈。每值大雨,溝中水發,由洞而過,流入田中。計三十餘道,多無名稱。其最著者為順陽渠,灌兩門村、磐石村、城西村、美原鎮;西曰薛家渠南灌薛家溝村,東灌仁義坊、莊子鎮、五家坊;西灌蓋村、將軍村、道賢村、惠店、荊家村、東李村、流曲堡、丈八村前口,圍計蓋四五十里許。今渠口猶存,而各村堡支分小渠,大半圯廢。”

今薛鎮雷村南,有一條深邃的溝豁,自東而西又南通往韓村,名曰韓家渠,由韓村李因篤的父輩倡建於明末,灌溉韓家村各堡農田。放眼順陽河沿岸殘存洞渠遺蹟,令人由衷感嘆先民們的勤勞智慧是多麼的偉大!生於斯長於斯的薛鎮人,得益於古頻水的滋潤,草肥田沃,五穀豐登。

薛鎮古城說先賢

古鎮鍾靈毓秀,先賢輩出。薛鎮歷史上曾出過兩個宰相兩個尚書一個提督,名人名將枚不勝數。薛鎮西北橋子溝,“有杜宰相宅、胡尚書宅,南北相向,門石宛然。又其南宏化坊,有蘇尚書宅,門獅腹曰‘明昌元年(1190)蘇仲、蘇千’。隆慶初(1567),耕者獲銀觴於宅隅,名如獅腹。三公名皆莫考矣,又北十五里殿下村,翁仲甚古,為路宰相瑩,瑩之旁,路姓者族甚巨。出其懸相,宰相者,朱衣象簡,儼然其上。子孫莫能名也,亦不知為何代人”(明萬曆《富平縣誌》)。據清光緒《富平縣誌》雲:“路宰相為宋代人”。明宣德間皇帝保鏢、錦衣衛百戶路俊,字文英,薛家裡人,以武功高強選為北京紫禁城文華殿護衛,官至錦衣衛百戶。明正統十四年,英宗朱祁鎮率軍北征,路俊隨從護衛,行至河北懷來土木堡,突發“土木之變”,英宗被瓦刺大軍團團圍困。路俊手持金瓜(兵器)奮力突出重圍,大聲疾呼救駕,諸將競無人敢應。路俊憤恨交加,復又孤身殺入敵陣,力竭遇害。天順初年,皇帝懷念路俊忠勇,賜誥褒之,諡號昭信,並蔭其子路誠世襲錦衣衛百戶。明末清初書法家、詩人

路立孔,字東山,薛家裡人,天才英邁,嗜古工詩,不樂仕進,雲遊朔方,後讀書明月山寺,老而彌篤,著作頗豐,有《春草堂遺草》行世。明末忠貞節婦、薛鎮韓村人李楊氏,李因篤之祖母,流曲梅家莊將軍門第之女,為人性情剛強,頗有賢聲。崇禎七年(1634),李自成所部圍困韓村堡,李楊氏誓死不降,率族親81口俱焚。清初關中鴻儒、翰林院檢討李因篤,字子德,又字孔德,號天生,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祖籍山西洪洞。自幼聰敏,博學強記,尤諳經學要旨,精於音韻,長於詩詞,兼通音律,崇尚實學,是明末清初傑出的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和詩人,時人尊稱周至李二曲、富平李因篤、眉縣李柏為“關中三李”。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儒試,授翰林檢討,月餘即以伺母為由屢次上疏陳情,終獲准歸養。此後十年長居關中,潛心著書立說,被時人尊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他學識淵博,安貧樂道,執教著文,著述宏富,主要有《詩說》、《春秋說》、《漢詩音注》、《漢詩評》、《古今韻考》、《受祺堂詩集》、《受祺堂文集》、《受祺堂文集續刻》等等。李因篤卒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歲,他的著作是中華文化寶庫的珍貴遺產。

薛鎮古城說先賢

鴉片戰爭抗英名將、廣東陸路提督張青雲,字衢九,號南亭,薛鎮宏化村馬張寺人,貌雄偉有膽力,嘉慶巳已科殿試賜武進士第三名,歷任山東遊擊將軍、臺莊營參將、膠州副將,因剿捕響馬大盜有功,擢升為兗、曹二州總兵。道光十五年補授廣東高州鎮總兵,轄區盜息民安,四年後調任四川川北鎮總兵。道光二十年煙片戰爭爆發,張清雲奉旨帶兵兩千餘人赴粵堵剿,被委任為廣州總理行營營務翼長。道光二十一年,英軍來犯廣州,張清雲堅守炮臺,指揮將士英勇還擊。英軍船堅炮利,攻擊益烈,炮彈密如繁星,左右皆勸其少避。張清雲大聲呵斥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況我輩國恩慎重,宜同心戮力,敢言退者斬!”隨即親手點燃八千斤大炮,轟沉敵艦數艘,落水死者不計其數,英軍始懼怕潰退撤兵。此役廣州大捷,朝廷論軍功擢升張清云為廣東陸路提督,並賞戴花翎,在任二年以疾歸故里。

清同治間忠節義士李天成,薛鎮盤石堡人,貌魁梧有臂力,素嫻武藝,久練神功“鐵布衫”,利刃不能入,鄉人稱其“鐵漢”。時逢關中爆發“回回亂”,鄉人驚恐。李天成與鄉保正石俊賢、鄉約石聯章、同應虎等,合議創建“忠義團”,組織本聯壯丁五百餘人,日夜操練於重慶寺,以保一方平安。同治二年五月初九,“回賊”圍攻盤石堡,李天成率眾殺敵十餘人,奪戰馬七匹。初十黎明,大批“回賊”蜂擁而至,攻破城門。正在城外御賊的李天成,聞警急歸,殺入城內,掩護婦女老幼藏匿地窨中,重新整隊再戰。“回賊”團團圍住李天成高喊:“此人刀刃不能傷,非刺喉不可。”李天成力竭遇害,村民建碑於盤石村道旁,以志之。

薛鎮古城說先賢

在“康莊戰鬥”中,薛鎮人民群眾踴躍支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8年10月,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發動了“荔北戰役”。11月下旬,富平“康莊戰鬥”打響,西北野戰軍以一、四縱隊及警四旅、騎二旅組成右翼兵團,從21日拂曉開始,在康莊、草灘、溝龍、韓村一帶,與胡宗南第三軍十七師展開激戰,至此日上午全殲敵十七師4000餘人,擊斃師長王作棟,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在此次戰鬥中,富西遊擊隊、大水峪游擊隊和富平支隊,積極配合解放軍偵察、帶路,發動群眾組建了擔架隊和運輸隊,及時轉送傷員和物資。在解放軍宿營的村莊,群眾熱情騰房、做飯、燒水,全力以赴幫助部隊。戰鬥結束後,村民自發組織起來打掃戰場,掩埋了烈士遺體。

今之薛鎮,蓄勢待發。作為富平縣重點發展的副中心城鎮,基礎建設初步規模,水電通訊設施一應俱全,山區“住窯洞群眾”新居,鱗次櫛比,寬敞明亮。新修鎮內街道,寬闊通達。順陽河古道整修一新,修建薛到公路直通省道。北部山區盛產核桃、柿子、花椒等,中部臺塬果林遍野,光照充足,果品優質。前坡村、兩門村為“省級果林示範園”,其優質紅富士、粉紅女士、皇家嘎啦、美國八號、藤牧等果品,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南部地區塬地平坦,灌渠縱橫,是優質小麥種植基地,設施農業發展迅猛。昔日古鎮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只爭朝夕,日新月異,薛鎮人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2016.02寫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