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什麼會劃分南方北方?依據是什麼呢?

地理愛好者

劃分南北方是因為南方北方的氣候差別很大,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有明顯區別。

劃分依據為秦嶺-淮河一線。以前有以長江為界分南北方的,那只是民間以純地理分界來看待,和我們常說的南北方是有所區別的。

秦嶺淮河一線區分南北方是有充分依據的,比如上圖數字顯示,紅線以北降雨量遠遠低於以南的降雨量。北方種植小麥,南方種植水稻,所以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是北方更喜歡麵食,南方更喜歡吃米。

從氣溫來看,北方地區由暖溫帶和中溫帶構成,而南方則完全處於亞熱帶。所以有些省份既有南方也有北方,但是依然會有明顯的氣候差別正是因為如此。

南方北方在氣候和飲食等方面以外,外貌特徵也有明顯區別,尤其跨度較大的區域之間更為突出,比如東北人和廣東人,不僅身材差異很大,面部輪廓差異也很大,所以一眼就看得出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此外就是方言,北方方言大部分只是音調不同,所以語速不是特別快的話,外地人也能聽得懂,但是南方可就兩回事了,十里不同音一點都不誇張,而且發音和普通話的不只是音調的區別,而是發音就完全不同。尤其東部沿海省份的南方區域,方言說得再慢,外地人也聽不懂。


子夜的風

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帶)

中國地大物博,劃分區域的方式豐富多樣,這兒只說說傳統的南北分界線——秦淮一線(秦嶺-淮河)

到南北分界線,很多人腦袋裡第一印象就是秦嶺淮河這一分界線,好像這個分界線是與生俱來的,亙古就有的,但是為什麼不是別的山脈、水系作為分界線呢?

淮河作為最早出現的南北分界線,全長一千公里,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脈,流經豫、皖、蘇(河南、安徽、江蘇) 三省,水勢平緩,支流眾多。

“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句出自《晏子春秋》的古語想必都知道,這是最早出現的有關南北差異的記載。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晏子使楚,楚王有意為難晏子,說齊人在楚國盜竊,晏子則以 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來反擊楚王。

在當時,人們對南北的意識並不強烈,反而東西意識要強烈得多,秦嶺也正是在東西對立中出場了。秦嶺主體位於陝西南部,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長約1600多公里。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與諸侯國密集的華北平原不同,高大、綿長的秦嶺山脈有著更加充沛的水資源和物種資源,山間溪流密佈、水源眾多、物產豐富

秦嶺北坡是一條極大的斷層,秦嶺循著斷層上升,而渭河谷地則循斷層下降。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高峻的峽谷,青山聳立、流水潺潺。秦嶺北坡的峽谷多達數十道,人們將其統稱為“秦嶺七十二峪”它們依次並排而立如同群龍吐水。

(秦嶺七十二峪及相關自然景觀分佈圖)

眾多水源彙集在南北兩側發育出了兩條大河:漢江和渭河

漢江:長江最大的支流,長1532公里。在源地名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渭河:黃河最大的支流,長810公里,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由此可見秦嶺水資源的充沛。

(下圖中的山嶺即為長江、黃河的分水嶺,一山隔兩河,上半部分為長江水系,下半部分為黃河水系)

正是依靠著秦嶺豐富的水資源,中國歷史上的兩個大王朝相繼崛起——秦、漢

上圖中的函谷關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長安的中央王朝與關外諸侯的東西分界,而秦嶺則成為以西勝東的關鍵資源。秦之前的夏商周也是東西對立,但與秦嶺關係不大。

從漢朝末年起,南北對立強於東西對立,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長期的戰爭導致人口向南遷移,南方開始有能力對抗北方了。

三國時期,居於南方的蜀國和吳國意識到實力不如北方的魏國,於是聯手抗魏,這時候南北的差距在意識上得到了增強。

蜀國與魏國之間隔著秦嶺這個天然的屏障(秦嶺並不是一條主脊清晰的單薄山脈其南北寬達200公里),吳魏之間沒有秦嶺這樣的大山阻擋,他們之間的屏障就是長江。北方的魏軍不善水戰,南方的吳軍也不敢深入華北平原。但是,如果以長江為界的話,過於接近南方的經濟中心,缺乏戰略縱深,於是後來的各方的對立都逐漸從長江轉移到淮河。直到南宋時宋金以秦嶺淮河為界,淮河取代了長江秦嶺淮河一線才以政權割據的形式初步確定下來。

在後來的100多年中,南北方呈獨立發展的形式,南方開始趕超北方,並且南方在語言、飲食、風俗等方面分化。以秦嶺為例,冬季陡峭險峻的北坡對氣流有明顯的阻滯作用,冬季阻滯寒流南下,讓四川盆地、漢中平原少受冷空氣的侵襲,夏季緩和悠長的南坡阻滯溫潤的水汽北上,使得南坡水資源豐富,植被茂密。因此秦嶺也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常見的有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亞熱帶植物。秦嶺以北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土壤富鈣質,糧食作物以小麥、蘋果、柿子、梨等溫帶作物為主,秦嶺山地、白龍江流域尚保存連片森林,並有珍貴動物和植物。

在此之後,經過元明清三個朝代的更迭,雖然諸雄並存的時代結束,大一統逐漸走上歷史舞臺,南北對立的情況不再,但是南北的意識早已根植於人們的心中。

明代地理學家王士性在其著作中已經明確按“江南諸省”“江北諸省”劃分中國(分界線又從淮河遊移到了長江)

清朝末年中國地學會的首任會長張相文開始用現代科學分析中國的地理特徵,1908年他首次提出以秦嶺淮河作為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隨後這一提法被載入中國地理教科書,成為人盡皆知的地理常識。

現如今,科學的發展讓我們更加能夠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南北分界線。

⑴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⑵一月份中國0℃等溫線
⑶溼潤與半溼潤地區分界線
⑷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⑸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
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分界線
⑻(秦嶺)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
⑼多水帶與過渡帶分界線

⑽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一頭小小毛驢

這主要是從兩方面考慮,

一個是中國歷史上出現過長期的南北對峙,就像南北朝、南宋政權一樣,這樣大家從理解上出現南北方概念。

二是從地理、環境上講,主要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南部為半熱帶海洋型氣候,北方為溫帶大陸型氣候。

在這兩個方面中,最正確的南北方劃分界線就是秦嶺~淮河為界。也就是說,中國人常說的“南方北方"實際上是以秦嶺~淮河為界來劃定的,這既是自然地理的界線,也是歷史人文的界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界線。

為什麼要以秦嶺~淮河為依據呢?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語言、性格、飲食、文化、社會等各面,都有明顯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葉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葉公來幫忙

這個問題我前面回答過好幾次。中國南北方公認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主要是根據氣候因素,生活文化差異在地理上予以的劃分。


雖然有很多人持有不同意見,同在中華文化下,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南北文化分界線,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所說的南北方,都是相對而言的。

有的人還說南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但是這是沒有得到公認的,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根據廣東人的觀點,下雪的地方都是北方,那麼他們的分界線基本到了南嶺一帶了。
其實,目前普遍認同,官方認同的中國地理南北方分界線還是秦嶺淮河一線。因為不管是氣候條件,環境因素,人民生活習慣,文化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都比較明顯。

從氣候上來說,南方冬季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北方在0度以下。北方冬季河流結冰,南方不結冰。北方農作物成熟一年一季,南方一年兩季以上。

從人民生活飲食習慣來看,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米飯為主。從文化差異來看,北方主要是中原文化,南方當然也是中原文化,但是加入了南方各地少數民族文化。當然,同是中華文化的滋養與薰陶下長大,文化差異不大,各位也就不要太苛刻。

為什麼要劃分南方和北方,其實沒有特意要求,只是約定俗成。南北方沒有任何地域優劣,文化優劣之分。


那詩那遠方

南方北方不是刻意劃分出來的,是歷史發展決定下來的。

南北方的差異,不論是環境差異還是文化差異都是相當明顯的。

據說這件事情要上溯到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

當時黃帝和蚩尤逐鹿中原,大家都在河北涿鹿那一帶,黃帝當時打不過蚩尤,但是後來和炎帝聯盟,勢力強大之後,炎黃部落的就把蚩尤趕出了中原。

由此為起點,蚩尤的部族當時跟炎黃部族勢不兩立,離開中原便深入不毛,在南方一帶的沼澤雨林中生存下來,產生了有別於中原的文化。

乃至於後來南北方多次的融合,遷徙,通婚交流,國家強制等等,歷史滾滾流動,南北方的差異其實是一直在縮小的。然而炎黃和蚩尤的爭執一直到今天仍然有著影響,至少南北方言差異還是蠻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