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文:鄉村振興新徵程 需要達到一系列新的發展目標

陳錫文:鄉村振興新徵程 需要達到一系列新的發展目標

陳錫文在圓桌論壇第一場發言 張佶燁/攝

首先祝賀《經濟研究》40年來對中國經濟改革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這次演講的題目是“改革新徵程 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我從三個角度講。應該說,下一步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就像黨的十九大報告裡提出的一樣,總體目標是實現鄉村振興。提出這個目標,和我們研究農業農村問題,從主要指標來看有很大差別。過去對三農問題的觀察,主要看糧食產量是否增長,農民收入是否提高,這兩個是核心指標。從鄉村振興的要求去看,衡量農村是不是向高質量方向走,需要有更加綜合、更加協調、更加具有可持續性的一系列發展目標。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也是這樣,比如農業,主要不是數量問題,而是涉及品種、結構、質量、效益、競爭力等等。此外,主要不是數量矛盾,並不是說我們都能解決農產品消費的數量問題。現在從農產品的進口來說,中國是世界上進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光是糧食(把大豆算在裡面)進口量就超過了1億2000萬噸。

中美貿易摩擦,焦點問題就是大豆。去年我們自己的產量是1400萬噸,進口是9554萬噸。如果要替代進口,需要有7億6500畝耕地去種才可以,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做出一個判斷,做出一個選擇,我們人口這麼多,怎麼更好地運用全球市場,運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種市場。如何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保障,提高農業競爭力進而農業整體的國際競爭力,這是下一步特別要關注的問題。

關於農村的建設和發展,中央已經提了鄉村振興,但是從方方面面來看,仍然還是有不同的看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階段,為什麼提出鄉村振興?這本身就是值得很好的研究和考慮的問題。因此,為什麼要振興鄉村?鄉村能不能振興?應不應該振興?提出這些問題都很正常。但是有一個基本事實,鄉村和城市有著完全不同的功能。除了保障農產品的供給之外,還有生態屏障、生態保護,以及比城市承擔更多的保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問題等等。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不管對鄉村振興有什麼樣的看法,因為鄉村的功能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發揮鄉村的多種功能,和城市相得益彰,保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現在的農民不僅僅滿足於收入增長,而且衡量一個群體的生活水平,不能單純考察收入指標。農民更多的需要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生活保障。農民需要提高素質,需要提高對經濟活動,以及生存方式的選擇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今後解決三農問題必須要認真考慮的。

所以,很好的貫徹十九大精神,從研究為什麼要振興鄉村、怎麼振興鄉村等角度出發,才能使得整個農業、農村的發展轉向高質量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的感受,不一定對,從提出問題的角度,對三農問題的研究應當重視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提高農業效率,如何發展現代農業?相關的意見、建議和方案,都非常多。我也認真學習了,我覺得有缺憾的一條是,沒有考慮到農民到底轉移到哪裡去。效率提高了,那麼農民轉移哪裡去?下一步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攜手農業,攜手農民,共同邁向小康,共同邁向現代化,不能把幾億農民拋棄在現代化之外。二是農業和農村的特殊性,很多基本的構造和結構,和城市不同,亞洲的農業、農村和其他地區的農業、農村也有很大差別。我們大家研究經濟,推進改革,都講市場的重要性,但是實際上,農業和農村存在著大量非市場的因素和非市場的問題,不可能簡單的靠市場機制去解決。

(陳錫文系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根據其在“經濟研究·高層論壇·2018——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暨《經濟研究》復刊40週年”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