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老濟寧的糊粥,就像老北京的豆汁兒,喜歡的人崩喜歡,討厭的人崩討厭。在老濟寧人的早餐文化裡,總有一碗糊粥在散發著糊香味兒。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糊粥,在濟寧被稱為白粥,簡稱為粥,而賣糊粥的店鋪也直接就叫粥鋪,而不是糊粥鋪,所以在濟寧,一提喝“粥”去,說的就是糊粥。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濟寧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糊粥開始的。

天剛微微亮,趁著晨曦的涼爽起個大早,去附近的早餐鋪子吃個早餐,來個包子或者油條,夾點店裡免費的自制鹹菜,當然,還要來一碗糊粥。

賣粥的早餐鋪子都不大,也就十個平方左右,但店裡的人可不少,熙熙攘攘的,排隊的排隊,就餐的就餐。每個人面前都擺著一個盛滿糊粥的大碗,還有一些油條饊子之類的吃食,喝得不亦樂乎。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粥是極其稠的,舀到碗裡,似乎都能濃稠成一條線,旁邊的桌子上,有切好的羊肉,煮好的五香黃豆,還有切得細細的豆腐皮絲,還有饊子、油條、煎包等吃食,聞著飄在粥鋪裡的各種香氣,不禁讓人食指大動。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糊粥,淡黃中泛著奶白,瑩潤細膩,呈半凝固態狀,很是濃稠,還帶著舀粥時泛起的一串串氣泡。端起來,一股米香豆香撲鼻而來,喝糊粥要配豆腐絲和煮好的五香黃豆,奢侈一些的可以泡上切好的羊肉,這樣味道會更為濃郁。

喝糊粥的標配是撒子或者油條,油條自不必說,若是把撒子掰碎了泡在粥中,饊子酥脆而糊粥濃稠,稍待片刻,饊子在糊粥中略略變軟,內裡依舊是酥脆的,更為好吃。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喝糊粥也是有講究的,糊粥有個奇妙之處在於不掛碗,也就是說順著碗的一邊喝罷,一點粥也不沾在上面,碗像沒用過一般,所以喝糊粥要轉圈喝,一隻手捧著碗,手一轉,嘴一吸,一碗糊粥就下肚了,這點倒是和喝北京的豆汁兒有異曲同工之妙。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一說“糊”,隨之就能想到“苦”,糊而生苦是做飯時經常遇到的事故,但是糊粥不一樣,它糊,但是不苦,反而透著很濃的香,這種糊香,也是糊粥特有的口味。但這種口味的粥,不是誰都能做的,並不是故意把粥熬糊了就可以做成糊粥。做糊粥,有特定的材料配比,特殊的做法,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關於糊粥的由來,有各種傳說。

糊粥,又稱糊塗,相傳為漢劉邦呂后發明,呂氏後人代代相傳至今,所以也稱呂家糊粥。還有的說,清鄭板橋曾留有“難得糊塗”,這“糊塗”,原本指的就是糊粥,是他喝了這裡的糊粥後發的感慨,後來,竟成了處世的箴言。有人還說,這糊粥深得當時“天下第一家”的衍聖公府厚愛,被稱為孔府貢粥……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不論糊粥如何而來,濟寧的這一碗故意熬糊的“濃如醬,喝似水,喝淨粥,碗如洗”的糊粥,爽口濃稠,喝過之後唇齒留香,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來濟寧,喝一碗糊粥吧!

互動話題

你喜歡喝糊粥嗎?

濟寧特有的味道,沒喝過就不算濟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