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毛小暖

先聊聊什麼是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近年來在金融領域的新興業態,對於豐富金融生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當前,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平臺、網絡眾籌,以及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形成的金融服務。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大數據金融、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服務平臺。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以清算和支付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如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

金融服務平臺是以提供金融信息、金融服務為基礎的網絡平臺,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平臺提供融資項目,利用P2P或眾籌模式實現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給方達成交易,如陸金所、網信理財等。

互聯網金融通過實現金融領域與互聯網工具的有機融合,體現了經濟發展中的開放性、平等性、協作性以及分享性特點,達到了創新並延伸傳統金融理念的目的,從而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

因此,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理念與模式的創新形式,勢必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實體經濟需互聯網金融的哪些優勢?

互聯網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時,主要體現為基於平臺的內生用戶信用體系、資源配置於實體經濟的可能性、基於平臺的核心價值,這些共同基礎也是互聯網金融實現資金配置的前提條件,

在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過程當中,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首先,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具有發展目標的一致性。

互聯網金融依託於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傳統金融模式的創新,對經濟結構及其發展模式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但其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目標仍然是高度一致的。

簡單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須始終將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為出發點與歸宿,以提高社會的金融服務水平為最終目標,並在規模、結構、質量等方面體現出一致性。

其次,互聯網金融對實體經濟存在著正面的促進效應。互聯網金融產生與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促進傳統金融向著民主化、普惠化方向發展,進而產生對實體經濟的正面促進效應。

互聯網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有一定驅動意義,在加快實體經濟的產出速度、提高流通速度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還能對社會再生產活動產生刺激性影響,以健全並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互聯網金融在將資金配置於實體經濟的過程中,不同的平臺存在較大差異。

大數據金融中,以網絡銷售為基礎的大數據金融平臺,由於其貸款的對象主要為其平臺商家,貸款的目的主要是為商家提供以生產為目的的流動資金,這類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最近,資金配置於實體經濟的可能性最大。

以社交平臺為基礎的大數據金融和以搜索引擎為基礎的大數據金融,由於平臺均缺乏資金需求方用戶資源,因此金融服務需求借助第三方機構或者自主建立金融服務部門,與實體經濟的距離相對較遠。

根據央行對於第三方支付備付金賬戶的監管要求,這類互聯網金融模式不能直接將資金配置於實體經濟,其沉澱的大量數據可以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信息資源。

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平臺提供融資項目,但交易的有效性和交易的安全性,要以平臺披露的項目信息真實性為基礎;在資金的實際使用方面,由於平臺不具有對資金實際使用情況的監管職責,最終資金需求方是否將資金實際用於實體經濟中,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意義上的實體金融模式相比較,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將互聯網理念與互聯網技術手段高度融合,但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本質仍然在於“金融”兩字。

因此,互聯網金融必須將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根本目標。在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進行監管與引導的過程中,應關注如下問題:

首先,應將互聯網金融相關知識作為企業領導層培訓範疇中的重要內容,使其領悟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的意義與價值;其次,對於我國而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轉型的宏觀背景下,應當儘可能實現實體經濟與互聯網金融的協同、適應,通過政策環境下的一系列利好措施,促進我國金融結構的轉換。

『Z』


媒體訓練營

金融的衣食父母本來就是實體經濟,有沒有互聯網都不能忘記這個本質。互聯網只是一個更好的服務工具,而金融業近水樓臺財大氣粗,在信息化效率提升過程中從來沒有落後過。

與其說要用互聯網來更好的服務,不如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互聯網化,分享實體經濟互聯網運營帶來的紅利。具體可以如何呢?

如果你是做金融的,就會知道金融是有很多產品的,只要稍微定向改一下,不會缺少對外鏈接能力。只是金融機構都是很大型的,都會以安全和風險為由,自我限制捆綁住自己的手腳而在機會面前幾乎無法動彈;或者呢,做大的規模盈利慣了,再大的機會,只是因為小而散,都是放棄的理由。有些方法,其實大家都能想到,只是立場利益角度關係,說了還不如無語😳

儘管如此,還是答了這個題目,實在是有題外之意,大家有要說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