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为什么劝别人卖房子?

创业君说创业

理由很简单——他觉得炒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手握大量房子将成为负担。



一是中央对房子的定位更加明确,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明确后,国家必然会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人民住房需求,打击炒房者。这几年,中央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极大程度抑制了房价快速增长的势头,房价日趋稳定。


二是中央加快了征收房地产税的步伐。中央决心坚定,征收房地产税已经成为必然。在房价持续稳定的情况下,对手持大量住房的炒房者来说,每多持有一天,就得多交一天的税,房产持有的成本持续增大。炒房将成为必赔的买卖。

三是房价有可能平稳回归。中央不希望房价大涨,同样也不希望房价大落。但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的问题,中央是知道的。要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把房地产中的泡沫挤掉,但是还不能挤得太快,太快了会出现一系列经济问题,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破产。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觉得房价会缓慢回归正常。回归不等于降价,回归更可能的情况是实现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房价增长速度,或收入增长而房价不增长。



四是人口因素的影响。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生育率不升反降,未来,最不缺的东西也许就是房子。


上述四点原因应该就是曹德旺劝人卖房的理由。


美丽的姑娘—刘子珺

近日,玻璃大王曹德旺劝妹妹尽早卖房,并且警示否则房子卖不出去、租不出去,还要交管理费。那么我们又该怎样理解制造业大佬曹德旺的意思呢?

首先,像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家,能接触到的信息和已经接触到的信息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官员的子女共容易经商赚钱、有钱人越有钱其中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是曹德旺本人对房地产后市的看法,他劝诫前些年买房的妹妹,未来房价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应见好就收。与其将来把多套房产都烂在自己手上,还不如学学李嘉诚早就开始抛售房产,绝不赚房地产的最后一个铜板。

再者,曹德旺也看出中央调控房地产长效机制正在建立,后面炒房产肯定不会有什么甜头了。一方面,明年要进行房产税试点,并且对中央与地方的责、权方面进行划分。一旦房产税开征之后,手里房产越多,不仅要承担房产税,还要面对高房价去泡沫的痛苦。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已倡导“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理念。现在各地都在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共有产权房,未来居民住房问题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来解决。届时,大家都不愿意去买房产,而是通过租赁或保障房形式来解决居住问题,最终手握大量房产的人将面临难以脱手的困境。

最后,作为制造业界的大佬,曹德旺已经清醒认识到,房地产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压效果。如果中国经济再依赖于房地产业将没有前途,过去的靠房地产发展经济的道路走不通了,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民心所向。

一方面,地价、房价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的人工成本也跟着涨,内地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泡沫越大,实体经济越被挤压,所有的社会资本、银行信贷都跑到了房地产业,那么未来还有谁再愿意搞实业?更何况还潜藏着房地产金融风险。现在已到了,房地产政策不转向已不行的程度。


不执著财经

认可曹德旺这个意见的,你和曹德旺是一个圈子的人吗?你和曹德旺的经济基础一样吗?你和曹德旺的妹妹是一个阶层的人吗?如果不一样,如果不是,那请不要信他的话。

我先讲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曹德旺的儿子,不愿意住价值6000万的豪宅,而去住职工宿舍。

要知道,这是6000万的豪宅。

那么,曹德旺的妹妹,买的房子是什么价位呢?不会是我们普通人的价位。因为曹德旺的妹妹不是普通工薪阶层,他的妹妹叫曹芳,按照网上说是福耀集团副总经理。

曹德旺妹妹的房子,应该也属于豪宅。豪宅的话,自然很难转手。

我想,作为生意人,最讲究投资,曹德旺给她妹妹的建议,应该是赶快卖掉房子去做投资。而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富人的城市,曹芳的房子怎么会好卖?

曹芳的房子卖了,人家不缺房子,买房子的钱可以变钱,普通人呢?

曹德旺劝自己的妹妹卖房子,但不是劝我们普通人。


静观财经

这毕竟是公开场合的放话,他也不是各位的理财师为各位理财目标负责,显然不是对着各位的个人理财目标说的,而是对实体经济被房地产挤压的哀叹。

依靠房地产,我国居民杠杆率迅速攀升到了47%,大家不惜借贷还要买房,甚至去借现金贷。

企业也疯狂买房,实体经济已经不赚钱了,追求利润的资金会去增长更快的地方,比如近些年的房地产。

网上的笑话“实业误国,炒房兴邦”似乎早就被很多上市公司听进去了,这些年上市公司的炒房规模本身就很大。

就拿去年来说,去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共披露了53宗上市公司花费超千万元购买土地和房产,涉及金额达到了93亿元,真是相当大的手笔。可是这53家上市公司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只有79亿元,只达到买房买地投入的八成左右。也就是说,哪怕把企业的利润全搭进去投资房地产都不够,有些企业还得从各方面融资来投资房地产,哪还有钱关心自己本业呢!

据统计,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结束,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合计达到5951亿元。其中化工行业投资房地产在去年上半年最为积极,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规模达到了10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09.49%。这也难怪,毕竟化工行业常年保持4%左右的同比增长率,而近十年来,深圳房价年均上涨20.4%,上海房价年均上涨17.6%,北京房价年均上涨17.5%。这笔账怎么算都是炒房更值啊!

在A股之外的新三板,原本是富于创新的上市公司也热衷于炒房。去年上半年新三板共有520家公司具有投资性房地产,总价值高达117亿元,像计算机软件、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与房地产原本关系不大的行业居然能排在新三板拥有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前三位。


然而实体经济的钱是去了房地产行业了吗?今年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就频频爆出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为了“保壳”出卖自己房产的新闻,其中*ST宁通B本欲出售两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槐柏树街的学区房,当时这两套房账面净值总计129.74万元,但评估值为2272.62万元,增值额为2142.88万元,增值率1651.68%。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0.91万元,若是能够顺利卖出上述2套房产,将实现净收益1200万元,真正的靠卖房扭亏为盈。结果*ST宁通B还是没卖出这两套房,而到现在*ST宁通B的两套房又增值了50%。

不过这种恰好投资了学区房的例子还是特例,今年有一批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撤出房地产行业。2017年上半年,在1494家披露了投资性房地产数据的上市公司中,1163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环比一季报减少,卖房子的上市公司占持有房子上市公司将近八成,最狠的是17家公司对房地产的投资清零,13家公司减少对房地产投资超过1亿元,3家公司减少对房地产投资超过10亿元。

你以为钱会到实体经济?错,吸上鸦片的人只会寻求更高的刺激,上市公司拿钱去买理财了!

等到年底,再看上市公司的理财情况,这回已经有1194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理财规模达1.08万亿元。这么多钱投入理财,肯定不止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不少钱就是上市公司定增和IPO来的,而这些理财产品的钱又很有可能回流到股票里,造成资金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

2012年, 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就71亿元,而今年还没结束,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08万亿元。A股上市公司的理财产品投入就增大了151倍,平均每年增长2.73倍。

曹老这番话,实在是对实体经济不振的无奈啊!他作为一个实业家,良心驱使他说出了这样痛心疾首的话。


海汇观潮

曹德旺是中国不多的关注楼市关注民生的实业家。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他劝大家卖房子,无非两点原因,一个房价太高,硬着头皮买的话,怕是一辈子交待进去了。二是房子太多,房子卖给谁租给谁都成问题。

列举一个采访吧。去年12月份,曹德旺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就房地产重申了他们的观点:“以后房子卖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还要交管理费,只能这样平衡自己。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有钱人的城市,是在这里住的市民,属于他们的。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话说得很漂亮,但现实很沉重。城市真的就是适者生存,看北京怎么玩的。前几天出台的人才引进计划,互联网行业年薪80万以上,大金融行业年薪200万以上才有机会成为“人才”,敢这么搞,说明城市不缺人,不缺有钱人。当然其他城市可能差些,但模式是一样的。

房子买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曹德旺劝大家卖房子,偏更宏观一些,具体到城市就难说了。只要城市人口在不断流入,这话就站不住脚,至于人口不断流出的城市,你还在大规模置业,那就是自己作了。曹德旺知道现在房租涨得多厉害吗?房子有多不好找吗?租房有多不容易吗?随着租购并举的发展,租房人口会迎来大规模增长吗?

曹德旺是搞实业的,在实业上搞得风生水起,说话总有底气,就跟马云说八年后房价如葱一样。搞实业的人,对房地产未必就精通。

冯仑不还是说过,中国人买房太早了么?中国人20多岁,西方人40多岁才第一次买房。很多东西不是你劝就行的,买房的普通人只是整个房地产系统中的一个细节。整个要想让大家不买房子,先得给他不买房子的底气,否则都是虚的。


楼市微观察

曹德旺作为中国之前的守护她,既然不缺钱,也不缺房子,他之所以会劝年轻人卖了房子,其实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对于他们来讲做什么,都没有投资,创业厉害。


作为一个企业家,企业家自然有从,战略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一套房子的价值能有多少?但是一套房子所能套现出来的几百万甚至百八十万,作为一个创业,其实如果一旦成功,就会有非常大的附加值,但是也同样,如果说这一套房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他毕生的这样的一个,积蓄所得,但是因为如果轻易的创业造成失败,那将会如何?所以,不同的人在考虑不同的问题的时候,会以不同的角度而潮得旺,自然是以自己的几十年的经营,方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普通老百姓自然会以生活基准来考虑问题,这是完全两码事,不可以一概而论的


对曹德旺劝别人卖房子也并没有错,毕竟作为向好的方向来说,她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战略眼光还是正确的,但是同样普通人是否是要按照曹德旺的眼光来对待和看待问题呢?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就好像股票一样,有的人在股票当中可以赚的很多,有的人在股票当中赔的倾家荡产,你能说赚得多的人却说,大家都去做股票,而忽略了别的是不正确的嘛。但亏的人永远是亏,赚的人永远是赚。


Devil司

首先,从数据来看,统计局发布11月房地产数据:

2017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8670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从11月官方数据看,主要有几个特点:

1:房地产投资数据继续降温,7.5%是最近一年内的最低点,预计12月将继续降低。调控下,首次逐渐高位回落。

2:房企依然积极拿地,从标杆房企看,拿地积极性继续提高。在库存持续刷新低位后,房企补充库存积极性持续上涨。

3:2017年将是中国房地产历史销售面积与金额双双破纪录年。

2017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将依然刷新历史记录,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额将历史第一次突破12万亿,而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将历史第一次突破16亿平米。

4:库存从2014年来首次低于6亿平米,相比最高点减少超过16%。

5:个人按揭贷款依然紧张,但房企的资金情况未继续恶化。

6:整体看,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依然刷新历史最好记录。

房地产市场依然明显分化,整体数据体现了调控下,涨幅加速放缓的趋势,1-11月市场成交面积同比涨幅仅7.9%刷新了本轮楼市从2015年来开是同比涨幅低点,但库存数据持续下调、企业景气指数也依然是本轮的最高点。

整体看,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过热城市的虚火被抑制,三四线城市依然高温中。

预计2017年全年,中国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将超过16亿平米,销售额也将历史首次超过12万亿。

其次:房地产企业销售依然刷新历史记录,拿地积极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1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3.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436亿元,增长47.0%,增速提高3.7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日前,有31家企业发布了11月销售业绩,虽然调控持续出台,但房企销售依然处于历史的最高峰中。从目前数据看,公布销售业绩的企业2017年刷新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已成为定局。11个月标杆房企已经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基本全部超过了2016年全年。

2017年来拿地过百亿房企达到了58家,而在2016年同期只有40家过百亿,在2017年截止日前拿地200亿以上的企业有30家房企依然在非常明显的拿地加速过程中。

地产大佬们的行动说明一切。

需求旺盛,库存不足,即使房住不炒,市场走势也不言而喻了。

重为68.4%。

从11月官方数据看,主要有几个特点:

1:房地产投资数据继续降温,7.5%是最近一年内的最低点,预计12月将继续降低。调控下,首次逐渐高位回落。

2:房企依然积极拿地,从标杆房企看,拿地积极性继续提高。在库存持续刷新低位后,房企补充库存积极性持续上涨。

3:2017年将是中国房地产历史销售面积与金额双双破纪录年。

2017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将依然刷新历史记录,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额将历史第一次突破12万亿,而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将历史第一次突破16亿平米。

4:库存从2014年来首次低于6亿平米,相比最高点减少超过16%。

5:个人按揭贷款依然紧张,但房企的资金情况未继续恶化。

6:整体看,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依然刷新历史最好记录。

房地产市场依然明显分化,整体数据体现了调控下,涨幅加速放缓的趋势,1-11月市场成交面积同比涨幅仅7.9%刷新了本轮楼市从2015年来开是同比涨幅低点,但库存数据持续下调、企业景气指数也依然是本轮的最高点。

整体看,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过热城市的虚火被抑制,三四线城市依然高温中。

预计2017年全年,中国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将超过16亿平米,销售额也将历史首次超过12万亿。

其次:房地产企业销售依然刷新历史记录,拿地积极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1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3.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1436亿元,增长47.0%,增速提高3.7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日前,有31家企业发布了11月销售业绩,虽然调控持续出台,但房企销售依然处于历史的最高峰中。从目前数据看,公布销售业绩的企业2017年刷新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已成为定局。11个月标杆房企已经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基本全部超过了2016年全年。

2017年来拿地过百亿房企达到了58家,而在2016年同期只有40家过百亿,在2017年截止日前拿地200亿以上的企业有30家房企依然在非常明显的拿地加速过程中。

地产大佬们的行动说明一切。

需求旺盛,库存不足,即使房住不炒,市场走势也不言而喻了。


华青视频

高房价泡沫,已经透支了未来20年,早已饱和的房产市场,不仅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房地产不创造财富,只转移财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靠房地产业能成为经济强国。发展高科技的实体制造业,才是中国崛起的基础条件。

今年中央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打击炒房的组合政策,限购、限卖、限价、限贷、限商,目的就是剔除泡沫,为经济软著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房地产业是个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是制度改革下的产物。从1998年取消了延续近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开启了商品房货币制,直至2018年,20年间从无到有,由兴至衰,中央政策足以证明,房地产时代即将终结,这不是以任何利益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

《楼祭

山雨欲来风满楼,

楼市崩盘起神州。

曾经地王难为梦,

除却捂盘挥方遒。

忆昔坐地可生财,

奈何时势难强留。

资金链断变冻产,

几家欢乐几家愁。


天地一声笑

很难理解,居然有人会因为曹德旺的这句话大肆解读,仿佛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内幕一样。

其实呢?房价难道只是曹德旺能够参透的?

曹德旺让人卖房子,也有人说房子不能炒,只能住。

然后呢?房价降了?房子卖不出去了?

玻璃大王是玻璃的事,房子是房子的事。对房子负责的人说的话都没力气。一个无关的人说的而且不需要负责的话,有意义吗?

心理倾向导致认知倾向。知乎上从2014年开始,就不断语言房价的走低,直到今天。

但房价呢?

不必介意,不必关注。马云,曹德旺之流,说的关于房子的话,都是扯犊子。


新观点评说天下

这个问题是曹德旺为什么劝别人卖房子?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曹德旺是企业家他劝自己的亲妹妹赶快把你自己的豪宅卖掉他不是劝普通老百姓把房子卖掉,这个思路非常地正确你现在把房子卖掉用来作投资发展生产力这个企业家眼光远大,你想想过上十几年二十年这个豪宅卖不掉不值钱完全肯定这个做法是对的。未来几十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以上房价完全有理由往下跌有涨就有跌,那时候人们手上二,三套房子都要拿出来抛售。曹老这个观点值得赞美说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