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的紅山塔有什麼傳說?

平付小超

紅山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是一座褶皺斷層山,由二疊紀的紫紅色砂礫岩構成,西端斷崖出現赭紅色,故名“紅山”。紅山被認為是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象徵,是烏魯木齊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紅山塔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大橋北側的紅山之峰(現紅山公園內),與雅瑪裡克山磚塔遙相對應。峰上的寶塔一直是烏魯木齊全貌的並且被認為是烏魯木齊的標誌。

紅山寶塔高10.6米,為六面九級青磚實心塔。該塔西面是懸崖峭壁,形如蟾蜍昂首;東面是紅山東西走向的延伸部分;南北兩面是陡坡。紅山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六角形。塔基高l米,每邊長2.26米;塔身每級間高約0.9米。塔簷疊澀挑出,收分較明顯。磚塔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美觀,建造得相當堅固。紅山寶塔歷經200多年的風雨變遷,至今完好無損地矗立在懸崖頂端,堪稱烏魯木齊一絕。“塔映夕陽”是烏魯木齊老八景中第一個奇特的景觀。每當夕陽西照,虎頭峰斷崖紅光熠熠,整個峰巒紅光四射,宛如神話中的寶光出現,又似瑤池仙境巧移紅山。紅山寶塔在夕陽的餘暈中,塔影斜長,呈現出迷人的風姿,故稱“塔映夕陽”。 參觀紅山塔,如唐人孟浩然所吟:“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關於紅山塔的傳說,首先要從烏魯木齊河說起,烏魯木齊準噶爾蒙古語:優美的牧場。在絲綢之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通往中亞-西亞-歐洲的絲路路途中,運送的大多數是瓷器,茶葉,玉石,絲綢等一些質大量重的物品。烏魯木齊河起到了阻塞的作用,有些商人因為河水漲落而無法渡河,有些商品就地就販賣了。行程了兩岸的市場。烏魯木齊城市的雛形也由此開始。歷史上烏魯木齊河洪水經常氾濫成災,為“鎮山鎖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連續2年發生洪災,當地迷信的滿族官員就說紅山和雅瑪裡克山,在傳說中是從天池中騰飛而出的一條巨龍的化身,由於這條龍經常攪動河水氾濫成災,西王母信手拔下一支玉簪拋來,頓時化作寶劍將這條龍身斬成兩段化為兩座山。而此巨龍並未死去,而是尋找機會合體。於是出現河水氾濫。這時烏魯木齊都統尚安便聽信官員的言語。便下令在這2條“巨龍”頭上各建一座九級實心的青磚“鎮龍寶塔”,塔高10.5米,為八角樓閣式九級灰色實心磚塔,下部三層粗壯,以上各層逐層內收,塔冠為八角形寶頂。雅瑪裡克山的寶塔因年久失修於1946年一場大風吹塌,現為重建後的寶塔。而紅山鎮龍塔歷經200餘年的風風雨雨而安然無損,成為紅山靈魂所繫,增添了神秘色彩。

歷史上,紅山之巔還曾是祭祀大典場所,清嘉慶年間(1799年),修建玉皇廟一座,北廟殿宇巍峨,赤土堊壁,又被稱為“紅廟子”,廣為百姓傳揚,山峰下還修建有大佛寺、北斗宮和地藏宮等,後因戰亂,玉皇廟等皆毀於戰火。

紅山經過多年綠化,近年又建起了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石雕塑像、紀念紅山綠化的群雕各一座,修建了“遠眺樓”及一些服務設施,闢為“紅山公園”。

紅山塔從此成為烏魯木齊一處佳境。嘉慶年間流放烏魯木齊住在滿城(今老滿城)的前直隸總督顏檢(字岱雲)有詩《出城望紅山》:“城東門前路,迤邐望紅山。山上滃白雲,山下流清湍。千澗匯崖谷,雙橋聽潺諼。浮屠凌空立,佳境欣追攀。”與他同時流放的前駐藏協辦大臣成林有詩《與顏岱雲同遊紅山》:“我自西方來,無心問風景。到此說紅山,上建招提境。相約同去遊,散步巉巖嶺。登臨放心目,天空忘形影。”


亞心網

相傳現在的河灘公路以前是一條大河,然後河裡出了個巨大的妖龍,鬧得很兇,後來清朝的地方官花錢請人在紅山山頂修了座鎮妖塔來剋制妖龍把它壓在了塔下,而和紅山對應的是南站的妖魔山上自然也是要修一座鎮妖塔和它遙相呼應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