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戶籍新政一年落戶64.5萬人 多盤價格已翻番

西安戶籍新政一年落戶64.5萬人 多盤價格已翻番

來源網絡

數據顯示,戶籍新政實施後,到2017年底,西安全市共新遷入落戶24.5萬人,同比增長335.9%;2018年1月1日以來,市外遷入落戶共計40萬人。

西安的戶籍新政受到了廣泛讚譽。不過,新的擔憂隨之而來:人才人口引進來了,就業、住房、上學、看病、交通等方面配套政策能否跟上?人才能否用得好、人口能否留得住?

壹:西安戶籍新政一年落戶64.5萬人

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

西安市公安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17年3月1日實施戶籍新政以來,截至目前已新遷入落戶64.5萬人,相當於一年遷入一座中等城市。

曾經

2005年以來,西安市落戶政策一度十年未調整,近5年時間內全市僅增加戶籍人口29萬人。2015年,陝西省全面放開小城市落戶限制,西安仍是全省唯一的戶口壁壘高築地區。當時,陝西省政府發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特別對西安的戶籍政策作出規定,提出“要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設置落戶積分分值,建立積分落戶制度”。“過高的落戶門檻和僵化的管理模式,成為影響制約城市發展和影響人民群眾幸福感的瓶頸問題。”西安市公安局發佈的一份文件稱。

如今

2017年年初,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提出:“不設門檻、不收費、不設複雜審批手續,建立全國最優惠人才落戶政策。”西安市公安局隨即對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杭州、寧波等城市的戶籍准入政策展開調研,以 “三放四降”為核心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准入條件的意見》,並於2017年3月1日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放開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落戶、企業設集體戶和用人單位資質等相關限制,大幅降低技能人才落戶、買房落戶、投資落戶和社保繳納年限等准入條件,從而實現在全國同等城市中學歷落戶門檻最低、年齡限制最寬、社保年限最短和工作年限、居住條件“不設限”的“最優落戶政策”。

隨著全國各地“搶人大戰”更加激烈,西安又先後多次降低落戶門檻。僅今年以來,戶籍門檻一降再降:2月1日實施的戶籍新政2.0版,學歷放寬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校)畢業;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身份證就可辦理落戶;高級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憑職稱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證書、身份證就可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落戶。4月10日,陝西省公安廳發佈“優化營商環境24條措施”,其中關於投資納稅落戶的政策,將之前的落戶惠政由“人才”放寬到了企業普通員工乃至農民工。4月26日,西安市在上海開展的“2018西安硬科技、金融和互聯網等重點行業急需緊缺人才專場招聘活動”中宣佈,全面開放在西安創業的35歲以下企業法定代表人、股東和企業員工落戶西安。5月17日,西安市人社局、財政局發佈措施,再度升級人才新政“大禮包”,不僅為高校畢業生、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全球人才在西安就業創業提供“一條龍服務”,還最大限度將人才評價權交給社會。

數據顯示,戶籍新政實施後,到2017年底,西安全市共新遷入落戶24.5萬人,同比增長335.9%;2018年1月1日以來,市外遷入落戶共計40萬人。

西安的戶籍新政受到了廣泛讚譽。不過,新的擔憂隨之而來:人才人口引進來了,就業、住房、上學、看病、交通等方面配套政策能否跟上?人才能否用得好、人口能否留得住?

貳:西安,留下還是離開?

配套是否跟上

西安人才落戶從去年開始一步一步放鬆,今年年初到目前為止,大約有四十多萬人落戶西安。最近市房管局下發《西安市人才安居實施細則(試行)》政策,人才租賃最高補貼6500元/月,人才購房最高補貼100萬元,為西安落戶人才解決居住問題。5月17日,西安市人社局、財政局發佈《西安市進一步加快人才匯聚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十三條”),“十三條”為高校畢業生、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全球人才在西安就業、創業提供了“一條龍服務”,“重金求才”更是展現出大西安聚才誠意。比如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勵1000元,大學生創業貸款提高至100萬元。除了落戶手續的簡化,再加上重金吸引人才,西安大門常打開,吸引各路人才來,“西引力”持續升級。

剖析:落戶西安的原因

人才落戶政策的高效執行效果立竿見影,西安的搶人才速度和效果遠遠領先於其他城市。剖析那麼多人落戶西安的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當然是房子。話說是安居樂業,西安不斷上漲的房價,讓很多人都無法淡定。一直以來,西安房價的不溫不火讓很多本土開發商心傷,從2016年底開始,相對於其他城市的房價以及稀缺的教育資源,西安簡直是外地人的福地,房價低、教育資源好,眾多外地人來西安買房,加之近些年大品牌房企入住和操盤,西安房價一路扶搖直上。市場情緒本來就是買漲不買跌,房價上漲,有錢的人想著改善,剛需想著必須要有一套房,要給心愛的那個她一個溫暖的家,就連西安本地人也會想著我也得趕緊多買幾套房才能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多方購買主力推動西安房價一路狂飆。然而,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政府調控市場,限購政策層層加碼,對於外地人來講,要想買房最最直接和便捷的方式就是落戶了,而最好的落戶方法就是靠學歷了。因這一原因落戶的人不在少數。

(2)看中西安的發展。西安這兩年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從一帶一路的核心城市到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再到自貿區的掛牌,國家層面的宏觀支持政策繪製西安輝煌藍圖,政策指引,各大品牌企業入駐,阿里、京東、萬達等等。有政策、有名企就有機會,大家普遍看好西安發展,也願意留下來。

(3)高考移民。西安擁有僅次於北京、上海的高校教育資源,陝西高考錄取率,相對於高考大省河南、山東、四川、湖北、江蘇,是讓人羨慕的高,誰憐天下父母心,都想讓自己孩子能更容易的上名校。所以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落戶也是為了孩子。

然而,即使落戶西安的人絡繹不絕,依然有很多人不願意留在這裡。

首先,西安不斷上漲的房價相對於微薄的工資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房價在漲,物價在漲,就連最愛的涼皮肉夾饃都在漲,而工資不咋漲。與其如此,不如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掙個高工資,也許有一天會回西安,但不是現在。

其次,西安的生態環境也是一些人不願留下的原因,霧霾下的西安不是浪漫的古城,而是讓人窒息的難受,呼吸慣新鮮空氣的南方人,是著實受不了的。再次,西安的民營經濟發展不活躍,西安本地人更多的都是願意進入體制內工作,體量大的都是國企、央企,好的工作是高校、研究所這樣的機構,然而這樣的人才容納量又有多少呢?為民企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才能為人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有機會才會有更多人願意留下來並能留下來。

最後,現在的人才落戶只體現在了落戶手續的簡便,然而人才要吸引來更要想辦法留下來,除了落戶手續的便利更多應該是相應配套的給力。西安新增了六十多萬的人口,這些人的居住問題、工作問題、其子女的入學問題有沒有相應的解決策略呢,值得我們思考和解決。

叄:西安“搶人大戰”戰績顯赫

後續問題待解決

搶人的直接影響是房價飆升

在“搶人大戰”中,由於西安接二連三地推出落戶新政,“戰績”應該說是異常驕人。但用力過猛的跡象也隨之顯現,表現最為直接的領域就是樓市。

剛過春節,萎靡不堪的西安商品房以每日百元的價格快速上漲,很多樓盤一夜之間便處於房源短缺的狀態。以前持幣待購的各路買家,在觀望中奔走於各售樓處之間,卻被告知房已售罄或暫無開盤計劃。“一房難求”現象持續之下,3月份西安市公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增長11.2%。

大部分樓盤的價格已翻了一番

事實上,大部分樓盤的價格已翻了一番。過去六七千元/平方米的房子沒人問,如今漲到一萬多元/平方米卻已經搶不到。

面對“房荒”與不斷上漲的房價,西安市有關部門回應:“落戶新政並非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恐慌心理才是房價上漲的‘幕後推手’。”並稱“目前的缺房只是一種暫時現象,政府將嚴厲打擊個別企業惡意營銷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行為,並將通過多主體、多渠道供給方式保障商品住宅開發用地需求”。

“僧多粥少”讓購房者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市場需求持續上揚。但在供應端,按照治汙減霾的要求,去年11月15日至今年3月15日,各個建築工地一直處於停工狀態,新建樓盤進度停頓,市場供應不足。

後記:“搶人”之後如何“留人”

筆者測做過一個調查,人才不留在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房價和物價再上漲,使人才的生活水平受影響,他們自然就不願留在這裡。所以要在住房、教育等多方面向人才多做傾斜,擴大覆蓋面。教育自然不必要再說,把很多年遺留的病症全部寄託與新上任的教育局長,似乎有些不公,短期內不會看到大的進展,而西安的房價高不高,我們用房價收入比一算便知道,相信大家心裡自有一杆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