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機器人“覺醒”還有多遠?

《西部世界》第二季迴歸,人工智能又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部劇講的就是機器人開始擁有“自我意識”,認知到人類對他們的暴虐,並開始復仇。

距離機器人“覺醒”還有多遠?

機器人會獨立動腦思考,還能開槍打人,就問你怕不怕!

李院士讓政知君放寬心,目前來看,機器人“覺醒”還是件極其遙遠的事。

機器人會有“自我意識”嗎?

不止是《西部世界》,許多科幻作品都演繹過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之後的結果,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也曾經幾度表達了他對“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毀滅”的擔憂。

李德毅卻不這麼看。

距離機器人“覺醒”還有多遠?

△李德毅 (圖 | 李巖)

李德毅解釋稱,人類擁有一個很基礎的意識,就是“我”和“非我”,“非我”簡單說就是“他”,這是人類自保本能的基礎。

然而人工智能並不具備這種最基本的識別功能。舉個例子,你把一個機器人的機械臂拆掉,可它並不知道自己少了個東西。

連最基礎的“我”和“非我”都分不清,就更不要談其他的意識了,所謂“覺醒”也就只能存在於科幻作品中啦。

“科技永遠是把雙刃劍”

回到現實。

人工智能從1956年誕生至今,不過60多年時間,但相關技術已經滲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機器人暫時還“覺醒”不了,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取代人類。

在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大會演講中,李德毅就提到了人工智能對教育、醫療、製造業及金融業的衝擊。

他認為,未來社會將會普及使用各類服務機器人,翻譯、新聞報道、客服、會計、司機、家政等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請真誠地告訴政知君,你會喜歡一個機器人每天寫稿給你看嗎?

咳咳,回到正題。

除了社會生活,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也有廣泛應用,韓國此前還研發了一款“人工智能武器”。

對此,李德毅評價說:“科技永遠是這樣一把雙刃劍,人工智能所扮演的角色和原子彈一模一樣。”

他舉例稱,就像我們剛開始掌握冶煉技術,可以用來做炒菜鍋也可以用來做刀,冶煉技術本身無法決定將來其應用方向,核心還是在於人。

“但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原子彈雖然有毀滅人類的能力,可包括政治家也好、社會團體也好,我們整個人類所共同秉持的價值觀總會抵制其消極的影響。”

中國已經領先世界?

此前有美國媒體稱,中國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世界。

這是真的嗎?

他認為,說中國和美國不相上下,還是顯得有點高談了。不過,全球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科裡,華人所做的貢獻確實很大,相比於其他的一級學科,要突出很多。

但目前國內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現狀,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些知名企業,實際上最盈利的部分並非人工智能及應用,還是要依靠流量等等。

“人工智能技術要想往前推進,需要有大量的數據積累進行訓練,全世界沒有一個市場是(像中國這樣)有7億多的網民,說的是同樣的語言,遵循的是同樣的文化和道德標準,遵循的是同樣一個法律。這樣的市場中,人工智能如魚得水,我們不領先世界真的是說不過去。”

校對 | 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