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身為清末四大重臣之一,為什麼阻止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水師?

傳說--白鬍子

大家好,我是老王。

清朝末期,清廷已經失去了對各地的實際控制權。清政府對於總督手下的軍隊,只能“商調”!各地握有實權的總督之間,派系紛爭也非常嚴重。我們具體分析下為什麼張之洞阻止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水師。


第一,南洋水師實力不行,歷經五位南洋大臣:沈葆楨,左宗棠,曾國藩,曾國荃,劉坤一,個人能力參差不齊。至1894年,號稱擁有16艘戰艦,大清第二大海軍的南洋水師,能作戰的卻只有下"南琛"、"南瑞"、"開濟"、"鏡清"和"寰泰"五艘戰艦和4艘蚊炮船。


而且,艦艇裝備和訓練還不如北洋。去了也是送死。1884年,中法交戰,南洋派出五艘艦艇和北洋兩艘一起支援臺灣。結果五艘沉了兩艘。

李鴻章在戰爭之前拒絕駐英公使龔照瑗建議"將南洋得力各兵輪酌調北聽差",理由就是"南省兵輪不中用,豈能嚇倭?"

第二,派系爭鬥,李鴻章的淮系和南洋所屬的湘系不和。淮系和湘系不和由來已久。兩派雖然都是洋務派,但是為了爭權奪利,多有不和。張之洞建設漢陽鐵廠時,李鴻章也曾掣肘。南洋水師建設時,也是小媳婦的地位,北洋才是正室。再加上李鴻章看不上南洋,南洋更不會幫北洋。


第三,南洋水師還要守衛東南各省,"東南各省為財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南方總督為了自己利益,不聽調遣。八國聯軍入北京,這些個總督還跟洋人搞東南互保!老佛爺都被趕跑了,這些總督都不出兵救援。你一個李鴻章,能調的動?

於是,清廷再三商調南洋主力戰艦北上之時,南洋大臣張之洞以"戰艦北調只能徒供一擊‘’為由,拒絕了。


勇戰王聊歷史

張之洞阻止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水師,其中的原因很複雜。

當時的南洋水師,雖然號稱第二艦隊,但是整體實力上,相比北洋水師,差了不只是一丁點。

南洋水師在巔峰時擁有大小16艘戰艦,總排水量也接近2萬噸,但是隻有四艘蚊炮船和五艘“落後的巡洋艦”稍有戰力。

這些艦艇中,四艘蚊炮船雖然擁有大口徑火炮,但是排水量太小、適行性太差,不適於遠洋作戰。剩下的五艘巡洋艦,其中“南琛”、“南瑞”是1884年從德國定製鋼甲艦,裝配兩門20釐米主炮,航速也達到了15節,但是“鐵殼五分厚,斷不足當鉅艦之鐵炮”。而其他三艘,“開濟”、“鏡清”和“寰泰”三艦,為福州船政局所造的鐵脅雙重木殼巡洋艦,武備基本與“南琛”二艦相同,但是航速已經下降到了14.5節。

甲午戰爭時,這幾艘戰艦已經服役近十年,與日本最新的吉野等巡洋艦的代差達到兩代甚至更多。想要依靠這樣的戰艦去參戰,也許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張之洞拒絕北調時所說的“不足供敵一雷一炮”。

(日本吉野號)

張之洞雖然拒絕南洋水師北調,但是他是個主戰派,而且一直在積極備戰。中日開戰後他就下令加強長江防務,要求南洋水師拱衛江南財賦之地,同時派遣數船分防颱灣。他一邊接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商討購買戰艦事宜,一邊聯絡為北洋水師總教習琅威理前來調教南洋水師。為了備戰,張之洞累得病倒在湖廣總督任上。

其實從張之洞對南洋水師的安排可以看出,當時清廷對於海軍的使用在思想上極端落後。

無論是張之洞,還是李鴻章,對於海軍認識都停留在“海岸防禦主義”。他們將海軍視為“守口”利器,在戰爭中考慮的不是奪取制海權,而是“防敵兵沿海登岸”。當時駐朝的袁世凱和駐英公使龔照瑗曾經建議,應該將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水師結合編成一隊。這樣,北洋水師將在艦艇數量和噸位上凌駕與日本海軍之上,“遠則徑窺日本海口,進控朝鮮西岸”,有可能完全掌握黃海的制海權。甚至日本都認為清朝的四大水師集結,如果雙方交戰“勝敗之數難以預料”。但是清政府和李鴻章都拒絕了這一建議。這在戰略上就已經輸了,戰爭一爆發,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防止日本偷襲東南沿海,而不是集中兵力奪取制海權。這一點可以認為是張之洞拒絕南洋水師北上的核心原因。

甲午一戰的失敗,真正打醒了中國,一直堅持“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失敗了,此時的中國才意識到跟西方的差距並不光是武器的差距,而是全方位的落後。


竹林孤琴

原因,一是清廷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軍,把軍權、財權下放到地方督撫手後,軍隊和艦隊多由地方重臣籌錢組建,視為私家之物。

1.慈禧太后。網絡配圖


甲午戰爭時,張之洞向李鴻章提出“購兵艦,借洋款,結強援”,意圖結英美等強援抗擊曰本。1894年11月,張之洞接替劉坤一署兩江總督。後東南地方勢力漸坐大,發展成與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策劃“東南互保”,清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已力不從心。二是清末派系之間的傾軋。

2.李鴻章。網絡配圖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清廷在洋務運動中先後組建了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閩洋水師)、廣東水師(粵洋水師)等4支艦隊。其中北洋水師實力最強大;南洋水師次之,有巡洋艦近10艘;廣東水師實力弱於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在1884年中法馬尾海戰中損失慘重,一蹶不振後基本沒有裝備巡洋艦。

3.中日甲午戰爭。網絡配圖

時兩廣總督李瀚章(李鴻章兄長),派出廣東水師3艘軍艦支援。結果,不到2個月就損失軍艦2艘。其中“廣乙”號重傷焚燬,“廣甲”號在大東溝海戰中臨陣脫逃,觸礁擱淺後被日軍炸燬,“廣甲”號回廣東水師。

時任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欽差大臣身份出關督湘軍迎擊日軍。

4.中日黃海海戰。網絡配圖

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海戰(大東溝海戰)後,北洋水師損失5艘軍艦,元氣大傷。李鴻章再次向清廷提請,調撥南洋水師排水量2000噸以上的南瑞、南琛、鏡清、寰泰等4艘巡洋艦支援。

5.南洋水師。網絡配圖

但是,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勢力,不顧全國大局而只從本地利益考慮。藉口防備日軍襲擊東南沿海、兵船系木殼等,再次抗命不遵,坐觀北洋水師的成敗,而清廷絲毫未懲處。

6.中日簽署《馬關條約》。網絡配圖

同時,在中法海戰中,張之洞因力主抗法被授兩廣總督。而北洋水師因派系之爭,未支援南洋水師。故中日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求自保,沒有支援北洋水師,派系傾軋甚重。

7.張之洞。網絡配圖

中日甲午戰爭後,地方意識日益強烈,國家意識日益淡漠。1900年6月,清廷向英、美、法、德、俄、奧、日、意、西、荷、比等11國宣戰,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仍和各參戰列強達成“東南互保”協議。

8.劉坤一。網絡配圖

其中,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合作,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使長江流域及東南數省形成了互保局面。


漢水白石言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

甲午戰爭中,並沒有出現過張之洞阻止南洋水師北援的事件,這完全是後人對當時的軍事情況不瞭解,而作出的錯誤理解。相反,張之洞曾積極設法來解決如何以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海軍的問題。

(有關南洋支援北洋的命令提起時,南洋大臣並不是張之洞,實際上是劉坤一)


甲午戰爭中,有關調南洋水師北援北洋海軍的設想,發生於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海戰之後。當時北洋海軍主力各艦幾乎都在旅順塢修,短時間內無法出海,而此時英國海軍秘密通報中方,稱日軍可能會在大連灣附近海岸登陸,於是整個北洋海防吃緊,急需軍艦出海遊弋,防範日軍登陸。

9月29日,清政府做出了調南洋水師北上支援的命令。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時的兩江總督根本不是張之洞,此時擔任南洋大臣、兩江總督的其實是湘系大佬劉坤一。根據清廷的命令,要求南洋水師派“南瑞”“開濟”“寰泰”三艘北上,因為擔心戰力單薄,要求各艦必須“連檣而進,不可離遠”,直接開往威海。

(繼劉坤一率湘軍北征之後,張之洞才接任南洋大臣、兩江總督)

然而劉坤一對此並無積極表態,此事之後一度沉寂,等到再度提起的時候則是一個月之後,這時的兩江總督才是張之洞。

1894年11月10日,張之洞致電北洋大臣李鴻章,告知南洋水師無法北援。

至於原因,並不是什麼派系之爭,也不是張之洞另有企圖,更不是南洋水師為了保全實力而作壁上觀,事實上張之洞在電報裡向李鴻章解釋得非常透徹,即南洋水師之所以不能北援,關鍵問題是南洋水師的人員太爛,太爛,太爛。

張之洞在電報中是這樣介紹“管帶皆不得力,炮手、水勇皆不精練,毫無用處,不過徒供一擊,全歸糜爛”。而且張之洞已經感覺到,如果強行命令南洋水師人員駕艦北上,則可能發生自殘事件,“甚至故意鑿沉擱淺,皆難預料”。

張之洞的這種判斷,事實上在之前中法戰爭中就已經上演過。當時南洋水師5艘巡洋艦被派南下支援臺灣海防,但是從吳淞口千呼萬喚不敢出海,等到出海之後一遇法國軍艦就四散逃跑,其中3艘躲入鎮海口打死也不敢再出海,另外2艘躲入石浦港,半夜裡自相開炮,互相擊沉,成了一場大鬧劇。

(1894年在煙臺海域拍攝到的南、北洋軍艦。甲午戰前,南洋水師是中國3支近代化艦隊中人員素養最糟糕的一支。)

至於南洋水師為什麼這麼爛,其實可以從其人員的根脈上一眼窺破:北洋海軍的軍官均為船政學堂和天津水師學堂的優秀畢業生,水兵也訓練有素;廣東水師主力艦的軍官均為北洋海軍調派;南洋水師的軍官則是當時全國最為低劣的,一部分是根本沒有學堂教育背景的野路子人員,一部分是船政學堂被北洋海軍挑剩下的差生,再加上南洋水師軍艦長期停泊在江陰等長江內口,鮮有出海訓練,不僅戰鬥能力低下,據日本海軍觀察,南洋水師甚至連基本的艦船編隊都做不好。

儘管南洋水師無法北援,在這種無奈的狀況下,張之洞還是向李鴻章表態,稱自己並非是不願派艦北上,只是因為南洋水師人員太爛,並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即由北洋海軍派出林國祥等幾名軍官來南洋,將南洋水師的4艘主力艦艦長全部替換,同時從北洋海軍派出數十名基幹水兵,淘汰南洋水師各艦的無用水兵,“選募添足,即令林國祥統之,率以北行,無論勝負如何,必能拼命一戰,為北洋助一臂之力,舍此四輪亦所不計矣”。

對張之洞的表態,李鴻章非常滿意,同時也表示自己非常瞭解南洋水師爛到根子的底細,“南洋兵輪,鴻所深知”。但是最終,北洋並沒有能派出人員到南洋將軍艦駕駛北上,其主要原因是大東溝海戰之後,北洋海軍自身的人員損失非常嚴重,而且還在準備接管緊急購買的南美軍艦,根本無力分撥。

(甲午戰爭結束後,在長江運兵時因為駕駛失當而擱淺的南洋水師”南琛“巡洋艦)

所以,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沒有北上,根本不是什麼陰謀。

一是因為南洋水師自身太爛;

二是因為北洋海軍無力調出人員把南洋的軍艦駕駛北上。

作為這件事的註腳,到了甲午戰爭結束後,南洋水師軍艦在運送遣散的陸軍時,就曾發生把巡洋艦活生生擱淺的罕見事故,而張之洞調查時的結果更是令他惱火不已,因為他發現,當時南洋水師軍艦上所有的重要部門軍官,幾乎都是靠著裙帶關係安插,於是下定決心痛加整頓。


在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沒有支援北洋的問題上,更值得思考的其實是清政府的海防政策。為什麼同一個國家的海軍艦隊,會存在這麼嚴重的素養差距。而戰前這種差距為什麼沒有能設法改善。


海研會

首先這麼說話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基礎知識,而是純粹給李鴻章找墊背的。張之洞在甲午戰爭中確實提了不少好的建議,甚至可以一定程度地扭轉敗局。但是,那是他在以“督臣”的身份提意見,實際上從權力運行角度上說,他正在處於“兩個總督遞換期”誰都不會聽他的。

(1)張之洞管理南洋水師的時候,北洋水師基本上已經被消滅了

甲午戰爭正式爆發時,張之洞還是湖廣總督,直到1894年11月2日(黃海海戰已經打完一個半多月了),

張之洞剛剛被委任為署理(暫時代理)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作為正式的兩江總督一直沒有去職)。

然而,按照清政府的“只有新舊總督舉行交接儀式之後,新總督才能上任行使權力”的不成為規定,張之洞至少要到1895年1月才擁有調遣南洋水師的權力(兩江即使沒有交接儀式,張之洞也只能從湖廣辦理好交接儀式後,再趕到兩江之後才能擁有權力)。

1895年1月是什麼時候了?北洋海威海衛炮臺已經被攻陷,2月11日丁汝昌自殺!

對於李鴻章為什麼戰敗,有些人總想找墊背的人。左宗棠、翁同龢、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現在又是張之洞。

總之,李鴻章作為北洋海陸軍總指揮沒有任何錯,反而有功。如今,張之洞阻止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水師?李鴻章又找到一個墊背子的人了。從近百年來,關於南洋水師的研究不如北洋水師萬分之一的篇幅數就可以看出:南洋水師本身就不值得一提!

(2)除北洋外,整個中國海軍的戰鬥力都不如一艘“定遠”艦

首先,南洋一直就沒有發展起來,除了北洋外,整個中國海軍合起來的戰鬥力都不如一隻“定遠”艦。南洋水師勢力最大的時候,雖然大小船隻26艘,但那些船隻能用於巡防,也就是類似於海警性質,根本打不了仗!北洋的發展本身就是在犧牲其他海軍發展的基礎上起來的。

開玩笑呢,來管啥用!李鴻章手下“定遠”“鎮遠”等一大批比其他三支海軍都強大的軍艦都被炸沉、俘虜,無非去當靶子兒。

到了1895年,只有15艘軍艦,總噸位為1.9萬噸,相當於北洋海軍的40%。其實,南洋水師的“實力”是虛的。1885年,繼“福建水師”被殲滅後,南洋水師被法國海軍擊沉2艘、1艘沉沒,北洋水師在哪裡呢?


坐古談今

真能扯,南洋水師在1885年時中法戰爭時已經全軍覆沒,剩下幾條小船,去支援北洋水師打甲午海戰?杯水車薪?再說了,從福建開到勃海灣要幾天時間?等到那,北洋恐怕早已戰敗!中法之戰,海軍雖敗,但陸軍獲勝,依然是平手。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覆滅,不是戰爭最壞結果,最主要的是陸軍一路敗退,被日本人從朝鮮一直打到旅順,日軍兵峰真指山海關,淸政府屈服了!如果光緒有努爾啥赤或皇太極十分之一的血性,遷都西安,詔告全國,抗戰到底!日本人不可能戰勝!日軍當時也是強駑之末,可惜當時皇帝無用,而李二先生又是個畏洋如虎的奴才,才馬關之約,大量賠款使日本迅速發速發,不過30多年,成為了世界軍事強國!才有後來更為災難深重的全面抗戰,可恨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