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軍補充兵力為何那麼快?

孔傑霖


蘇聯在衛國戰爭初期遭受了巨大損失後,能夠迅速恢復,重新組建多個齊裝滿員的重兵集團得益於以下幾點:

一、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全民體制,可以按照政府意志集中力量解決重大問題。在當時,以斯大林的鐵腕和蘇共的貫徹力,能夠在遭受巨大損失後迅速集結後備兵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戰時總動員體制。一直有人問: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德國是不是就不會存在兩線作戰了?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從種種資料顯示,即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最遲在1943-1944年對德國下手。而且,蘇聯最高統帥部對德國的進攻是有思想準備的,幾次沙盤推演都是以德國為假想敵的,只是沒有料到德國的入侵會來的這麼快、這麼早!因此,蘇聯早就制定了對德作戰的總動員預案。所以,戰爭爆發後,得以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將幾乎所有的軍事工業全部東遷,搞了個堅壁清野!


三、大量的女性充斥到一線作戰。蘇聯女性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因為 男性被大量征服兵役,國內男性勞動力出現大量短缺,女性不但擔負起國內的大部分生產勞動工作,還積極參軍投身一線和男兵一起作戰,而且還湧現出許多戰鬥女英雄,真正是巾幗不讓鬚眉!

四、蘇聯當時的執行力。在政府宣佈實行戰時體制後,按照蘇共指示,所有軍工企業全部東遷,使得後來動員起來的新組建部隊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而不至於赤手空拳地上戰場。







五、得益於可以快速、大量生產的各種武器裝備。蘇聯幾乎所有生產的武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簡單!蘇聯認為越簡單的東西就越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蘇聯有名的波波沙衝鋒槍零件大多為鋼板衝壓成形,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PPSh-41只分為87個零件,而PPD-40則分為95個零件。生產一把PPSh-41只需7.3個工時,而一把PPD-40則需要13.7個工時。大名鼎鼎的T34坦克革命性地採用了便於大量製造的鑄造炮塔,去掉車際通訊設備,在情況極端的莫斯科保衛戰中,生產線上的T34坦克沒有塗裝,直接下線開赴戰場!到戰爭後期,德軍面對浩浩蕩蕩、源源不斷的蘇軍裝甲洪流,心理的奔潰和絕望,是可想而知的!




六、得益於國際援助。為了讓蘇聯儘量拖住德軍,並大量殺傷消耗德軍有生力量,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各種軍事物資,其中包括小到罐頭大到坦克飛機!正是這批援助物資,幫助蘇聯挺過了最危急的關頭,幫助蘇聯完成了新的大部隊的組建。

以上是本人拙見,請大家批評指正!


弄伐裡奇





圖片上是二戰期間著名的PPSH-41型衝鋒槍,幾乎任何蘇聯/俄羅斯二戰期間(衛國戰爭)題材的影片裡都能看見它的身影(當然也包括ppsh38.ppsh40),衝鋒槍這種近戰武器它問世的時候就是近距離接觸往對方“潑”子彈為目的的,可以從圖片上看到PPSH41可以使用35發7.62×25手槍彈的彈匣和相同口徑的71發彈鼓,子彈數量遠遠超過 莫辛納甘、98k等蘇軍、德軍武器,它的作用就是攜帶大彈量又是自動武器,起近距離火力壓制敵人,蘇德戰場蘇軍與德軍的多次城市巷戰,比如:斯大林格勒戰役,敵我雙方都在城市廢墟、地下管道、毀壞的工廠…當中交戰,這種交戰場所地形複雜、隱蔽點多、視線受礙、交戰距離近,傳統的栓動步槍由於單發射擊、火力密度低、壓制效果差,只能充當一部分狙擊步槍用,這種交戰場所唯有自動武器連續火力壓制才能起到效果,因為敵人的具體位置很難用步槍去精確瞄準,絕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往大概其的地方潑子彈,這樣才有可能擊中敵人,否則用步槍不但消滅不了敵人,甚至因為較長時間的瞄準自己反倒被敵人打死,這些血的教訓栗子極多(現在也是)!所以進行這類戰場環境的戰鬥只能往敵方潑子彈,興許有一兩發擊中敵人。

由於,面對的德國法西斯軍隊裝備精良、士兵作戰素養高、戰爭前和戰爭初期蘇聯的麻痺大意,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的兵力損失慘重,據統計(莫斯科戰役前)有超過250-300萬傷亡和被俘(基輔戰役有55萬人被俘),這樣的巨大兵力損失需要巨大的後方兵員補充,得益於蘇聯當時1.7億人口中16-5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多,所以普通陸軍戰士的兵源問題好解決,但是由於戰爭的突然和進展過快,後方的大多數兵員根本得不到8周以上的訓練,有的甚至僅有一週的時間,這樣的士兵素質也就頂多會打槍罷了,什麼隊列、內務、精確瞄準射擊訓練…根本沒有,這就對這類士兵使用的武器提出了要求,設計簡單(還有價格便宜)、易於操作、帶彈量大是這類士兵的首先武器,這也是二戰期間衝鋒槍設計的特點(司登衝鋒槍也是這樣的要求),所以二戰期間的蘇軍士兵大部分不經過充分訓練就被派上了戰場,因為他們有了相當可靠的武器,你會使用、會往敵人身上潑子彈就行了。



同樣的近距離交戰武器,加工精良、材料先進(部分零件用上了工程塑料)德國黨衛軍和擲彈兵們的優秀武器P38/40,由於德國人嚴謹設計、加工精確在二戰期間橫行霸道,但是由於相當複雜、加工工時多,很快的就被PPSH41巨量的生產數量淹沒了。
基於,98K和P38/40在蘇德戰場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德國軍械專家結合了步槍和衝鋒槍的優點設計了著名的STG44中間威力突擊步槍,它也是現代突擊步槍的始祖。


皇家橡樹1972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體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短期內進行大量的動員以補充前線部隊慘重的損失。

其次,蘇軍的組建並不同於德軍部隊的組建模式,德軍幾乎所有的部隊在組建之後都要在後方進行足夠的訓練,直到德軍統帥部認為其能夠執行作戰行動時才會派上前線作戰,本身會有一個訓練週期。尤其是裝甲師的訓練尤為重要。

而蘇軍迫於前線大量部隊的損失和極高的傷亡比,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在前線的存活時間也不過數天,所以蘇軍一開始便走的“數量”路線,只是對士兵以短暫的訓練,步兵會開槍,坦克兵可以開坦克之後便被派上戰場,所以蘇軍的部隊短時間內可以得到極大的補充。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前線部隊的戰鬥力很低,損失很大,造成了頻繁的補充。短期內是可以的,假使是長達十年甚至十幾年的消耗戰的話,弊端尤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蘇軍認識到只要保持一個部隊中下級軍官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那麼即使這支部隊新兵很多也會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所以蘇軍的前線部隊,尤其是精銳的坦克部隊一旦陷入德軍的包圍,第一時間會把部隊裡寶貴的軍官和技術人員撤退出來,以保存這些人使新組建的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雖然這一拋棄士兵的做法極不人道,可是不得不承認這一做法還是相當有效的。德軍最後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包圍大量蘇軍時,最後在其俘虜中連團級軍官都很少發現,就是蘇軍上述做法產生的結果。



所以蘇軍在短時間動員了大量的軍隊並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與上述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小小狼王

對蘇聯用兵後,德軍迅速推進,在很短的時間內俘虜了數百萬蘇軍,直到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及列寧格勒碰壁。這三場戰役徹底扭轉了二戰形勢,而且蘇軍幾乎是以劣勢兵力抵擋德軍進攻,對德軍造成了巨大殺傷。據戰後統計,平均一個蘇軍士兵能交換1.5個個德國兵。

到1944年以後,德軍不斷敗退,兵力捉襟見肘,蘇軍則組織起了最為龐大的兵力,不僅在人數上佔壓倒性優勢,而且武器裝備齊全,士氣高漲,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軍跟德軍的戰場交換比卻跟1944年以前有了較大不同,平均6名蘇軍士兵才能交換一個德國兵。

只能說蘇聯的勝利基本是全國之力堆出來的,如果把二戰的軍隊數量加起來,死了的沒死的,絕對蘇聯第一,當然戰死的,被俘的也基本第一。衛國戰爭基本就是命填出來的,抗到德國抗不動的那天,然後一擊致命。也側面的反應了德軍的軍事素養確實牛,蘇聯取勝靠的是大量的人和空間換時間。德國主導了兩次世界大戰不是一般的牛叉!

如此嚴重的傷亡,俄國人靠什麼彌補呢?1942年,蘇聯一度只剩一億三千萬人口;1943年由於收復了大量失地,增加到一億四千三百萬人。1944年收復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也為蘇聯提供更多的兵員。當時幾十萬具有實戰經驗的游擊隊員和另外幾十萬從德軍戰俘營或部隊中“解放”出來的紅軍俘虜,也投入到前線中。由於蘇聯的縱深,其軍隊的擴充,在未淪陷區展開動員還是可以納入很多兵力;而且1943起,蘇聯開始收復舊地,大量徵收士兵。

1942年,蘇聯開始大規模擴充部隊,兵力急劇上升,一年之內就從300多萬增加到500多萬,再到600多萬。風水輪流轉,緩過氣的蘇聯開始實力大增,與此同時,作為其核心支柱的德國野戰陸軍反而大幅度減少,多數時候兵力都不到300萬。從此時,兵力優勢就轉到了俄國方面。

據統計,蘇聯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作戰傷亡共2335萬),加上被俘後遇害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犧牲,全國共死亡2700萬人。


新新說史

蘇聯戰爭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即便在戰爭後期也一樣損失不小,但是蘇聯在恢復速度方面更快。蘇聯的人口基數並不小,這為它提供了大量的兵源。

蘇聯又是一個現代體制的國家,這樣就可以把國家潛力動員出來,尤其是俄羅斯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尚武的民族。當兵打仗對於人們就是一種常態。在事項前,蘇聯就可以建立起了動員體系,一旦發生戰爭,那麼人員可以動員,那麼民用設施及設備可以軍用等幾乎考慮完畢了。

蘇聯在開戰之後,馬上進行了全國總動員。相比之下,德國到1943年才算進入總動員。總動員意味著,一切可以服兵役的人員必須去報到,只有少數人,因軍工生產等原因獲得了免費兵役的待遇。

其實在戰前,蘇軍已經在擴編之中,從1939年起,以18月總員額翻一倍的速度增長,所以開戰時,蘇軍的總規模比德國預計的要求,新部隊組建的速度也超出了預期。

蘇軍即便遭受巨大損失後,依然可以迅速組建新的部隊投入作戰中。一方面,可以足夠的後備兵員,另一方面。裝備的補充也相當快。

蘇聯在裝備生產方面沿繼了沙俄時代的原則:簡單益於生產,各類武器都被要求以生產性好為前提,再加上戰前,蘇聯的工業生產規模相當大了,開戰時後,又全面轉入軍工生產,也就是9月後,因東遷工業,生產急減,但是到年底之後,又開始重新上升,整個戰時,蘇聯的軍工生產都保持著高水平。

即有人力,又有裝備,那麼大量組織新部隊很容易了!


講武堂

戰前,蘇聯向西短期擴張了150萬平方公里公里的土地,兼併了近6千萬人口。戰爭爆發的前一個月裡,蘇聯就丟掉了短期擴張的土地,及上面6千多萬的人口,其實際控制人口約9千多萬。這9千多萬人口中,必須排除一半的老、幼、病、反革命分子,還剩下一半人口約五千萬(包括女人)是可以應徵的,但國家還需要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軍隊需要後勤保障、軍工生產,人民也需要糧食生產和供應,光保障軍隊作戰的非軍隊後勤人員就要超過軍隊兵員的數量,所以全加起來,不能去作戰的就超過三分之二以上,蘇聯實際可動員參戰人口約在一千五百萬左右。蘇聯對德作戰結束時,仍保有一千多萬人的軍隊規模,所以其戰爭中軍隊損失並沒有西方人吹噓的那麼大,戰爭初期的損失也沒有德國人吹的那麼大。戰爭開始時,蘇聯佈置在西方向上的軍隊總共一百七、八十個師,其中絕大部分是七、八千人不滿員的師,有的師甚至只是架子貨,才五、六百人,而滿員師,根據蘇軍條例,每師約一萬五千多人,比德軍的滿員師要少幾千人。德國進攻兵力加僕從國軍約五百多萬人。德國自己掌握的情報認為蘇軍約有兩百個師,三百多萬人,這與蘇聯承認的290多萬人出入不大。但是,為了防備日本,蘇聯在遠東地區己經佈置了一百多萬人,其在德國方向的實際兵力只有一百七、八十萬,其主要分佈在首當其衝的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烏克蘭方向和位於烏克蘭後方的敖德薩方向。烏克蘭方向的基輔軍區是其中兵力最大、最強的軍區,有60多萬人,白俄羅斯有50多萬人,波羅的海沿岸含列寧格勒40多萬人,敖德薩約20多萬人。蘇軍師中據說包含了一個架子師(又說隱形師),該師只有師的骨架,戰時,可以通過迅速的兵員補充,變成一個完整的師,使蘇軍師一個變兩個。等於說,蘇軍可以迅速擴大一倍以上的規模。但也要考慮到,戰爭開始時,德國利用空軍和第五縱隊,系統的打擊、摧毀和控制了蘇聯西部地區的交通線路和通訊系統,加上蘇聯本來就不發達的交通和通訊系統,所以蘇聯在戰爭初期在西部迅速動員的可能性並不大,其可以迅速動員的主要是位於伏爾加河沿岸工業密集區和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三座大城市的居住人口,而不是整個蘇聯。由於列寧格勒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頂住了德國的進攻,烏克蘭基輔地區也因為軍力強大,在德中央集團軍群抽調一半裝甲部隊從側後打擊之前也頂住了德國的進攻,德中央集團軍群不得不停下孤軍深入的腳步,將所有的坦克集群,派去支援其北方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延誤了寶貴的時間。首先是列寧格勒和基輔原有的蘇軍部隊及列寧格勒、基輔的工人、市民的頑強抵抗,為蘇聯的軍事動員爭取了時間,然後是確信日本不會進攻蘇聯,從遠東抽調回來的近百萬蘇軍、敖德薩的蘇軍及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的工人、市民又爭取了更多時間,蘇聯才得以動員起龐大的戰爭力量打敗了德國。蘇聯的動員並沒有快到哪裡去,是德國軍隊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強大,也是蘇軍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不堪一擊,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為蘇聯提供了整整半年多的動員時間。擊敗德國的,不是後來動員起來的軍隊,而是為擊敗德國,為國家爭取了寶貴時間的,為國犧牲的最早的那兩、三百萬蘇聯軍人!他們因為錯誤的領導和遭到優勢兵力的突然襲擊而最終戰敗,但並不代表他們本身的戰鬥力比德軍差。從他們的表現看,他們實際上比德軍更有戰鬥力!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沒有來的及戰鬥就失敗的。許多德軍在回憶中提到,他們俘虜的許多蘇軍士兵手裡的槍還包著油布,坦克不是沒有炮彈,就是沒有油,大量的戰鬥機被提前摧毀在機場上。戰前蘇聯的大清洗,殺害了蘇軍99%旅以上的高級軍官和政工人員。就是這樣一支蘇軍,讓希特勒三個月滅亡蘇聯的迷夢成了泡影!不要再侮辱戰爭爆發初期犧牲的蘇聯軍人是一支缺乏戰鬥力的軍隊,他們的戰鬥力,不是德軍比的上的!戰爭打成這樣,每一個德國軍人都應該感到恥辱,而不是把責任都推給希特勒和天氣!


沉140769451

二戰初期,蘇軍損失巨大,但是兵力、裝備的快速補充,讓蘇聯紅軍逐漸扭轉局勢,轉敗為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為什麼蘇聯可以在初期失利後扭轉局勢。 1.人口優勢:二戰前,蘇聯人口超過1.6億人,這在當時是個非常龐大的數據,因為當時德國也不過才8000萬。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蘇聯擁有更多的兵員,而在當時,和軍事聯繫密切的射擊協會蘇聯就有18000餘個,滑翔機訓練處有近3000個。這些都為未來陸軍和飛行員提供了前期準備和基礎訓練。



2.蘇軍在戰爭爆發前,擁有約360個師,但是蘇軍後備力量還有大量不滿員的基幹師,也就是保留骨幹人員,士兵有預備役士兵來補充。雖然他們訓練和裝備並是不很好,但是他們能夠迅速動員起來,並奔赴前線承擔作戰任務。



3.蘇聯的動員體制:在戰爭前期的巨大損失後,蘇聯政府迅速進行了戰爭動員,18到35歲男子除特殊原因外,一律編入軍隊體制。這樣,蘇軍就擁有了可靠並且龐大的兵員數量。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聯就成立了近1800個新編營,擁有300多萬兵力。到1941年底,蘇聯在敵後建立游擊隊2000多支,總計90000多人的兵力。



正是蘇聯政府和人民在戰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戰爭爆發後團結一致,迅速動員,積極參軍和後勤保障,使蘇軍得到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經過數年的艱苦奮戰,終於戰勝了德國法西斯,贏得了蘇德戰爭的最後勝利。


軍情大家談

蘇聯的戰爭動員能力從來都是被列為國家建設的頭等大事。這是因為根植在蘇聯建立的國家學說中間,列寧就直言不諱, “必須喚起國際革命,必須從狹隘的民族革命轉向世界革命。” 並且因此積極推動建立的第三國際也可以視為一種準備工作。這一點從蘇聯還沒有建立時候的蘇俄與波蘭之間的戰爭也能看出來,當時蘇俄領導人是存有跨過波蘭去支援德國革命的想法,只是因為華沙之敗才作罷。


即便是後來斯大林提出“一國可以建成社會主義”理論,但是根子上他也沒有放棄“世界革命必將到來,所以早晚會有一場革命戰爭,作為革命先勝利了的蘇聯當仁不讓的是革命的旗手和大後方。”這個邏輯。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必然從一開始就在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準備了。從國民經濟建設方面蘇聯高度重視重工業,斯大林直說“如果沒有重工業就沒有軍事工業,那麼就會好像中國一樣,誰想蹂躪他都可以……”軍事建設上,蘇軍一直保持了相當龐大的規模,而且特別強調補充動員能力,蘇軍的師級部隊被分為四類,主力部隊長期保持齊裝滿員、次一級的則一般保持70%左右的員額但是裝備滿編,在發佈動員令之後補充進預備役人員、再次一級的坦克裝甲車和炮兵裝備基本滿編,但是其餘武器裝備則是需要使用已經退役封存的型號,人員往往之後編制員額的一半不到,同樣需要徵招預備役人員補充。


最後蘇軍的滿編滿員主力部隊中經常出現指揮副職多配一到兩人,除了排之外幾乎每一級都是如此,即便是士兵中也專設了“大士”軍銜留給長期服役的老兵。一旦總動員命令下達了,這些超配的人員可以迅速單獨成立一個部隊,老兵作為基層骨幹去指導徵招來的預備役人員和依靠動員來的新兵。這種部隊首先要進行一番基本訓練,然後才能上戰場。他們的武器裝備只有少量的現役型號,其餘的都是依靠動用封存的退役型號。


當然了,大規模戰爭必須考慮到武器裝備的消耗問題,剛退役不久的武器效能雖然差,但是關鍵時刻頂上去很容易就成為壓倒敵人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即便如此,蘇軍對於武器裝備的要求也是儘可能簡化,低成本易生產,部分性能可以略低但是綜合性能和可靠性必須好。


新部隊訓練需要時間,如果新兵對於軍事技能一無所知,顯然訓練的時間要長很多。這一點蘇聯人也早有考慮了。他們依託自己的社會特色(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的社會動員能力當真不是說著玩的),在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先在紅軍內部成立了一個群眾性普及軍事技能和知識的群眾性組織——軍事科學協會。這個組織發展很快,短時間就成為全軍性的協會,由於聯共(布)的大力提倡,紅軍在對社會其他群體進行國防教育時候更多的依託這個協會,使其不斷擴大接受民間成員,到了後來又發展成全蘇性的協會。這樣一來,原本純軍事性質的軍事科學協會變成了勞動人民的群眾性國防組織,因此於1920年7月27日改稱為蘇聯國防後援協會。


在1925年,蘇聯還建立了一個群眾性體育航空愛好組織和一個推廣普及化學工業知識的化學工業之友協會。其實這兩個群眾性組織都只有一個目的——鞏固國防力量。這三大協會既然都是圍繞國防力量後援任務展開活動,那麼合併起來就會更方便一些。到了1927年1月23日,終於“三會合一”為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 並且明確了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的主要任務是:為加強國防力量而在勞動人民中開展群眾性的國防工作,協助發展航空和化學工業;在居民中傳播軍事知識,用蘇維埃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他們。


介於蘇聯的國家學說,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在訓練蘇聯人民、特別是青年準備保衛祖國方面工作是實實在在的。到戰爭爆發時候,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計有1400萬會員,32.9萬個基層組織,15.6萬個小組,26680個小隊和350個支隊。有260萬人在這些組織中學習各種軍事專業知識。


戰爭的頭四個月裡,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一半以上的會員加入了作戰軍隊、民兵部隊、殲擊營和游擊隊。蘇軍新動員的部隊中,各個崗位的新兵基本具有了基礎軍事技能無須從頭開始,所以只要經過幾周的磨合就可以直接奔赴戰場了。


當然,除了給前線提供兵員之外,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還做了許多工作使得大量用於後方勤務的蘇軍部隊得以解脫出來。例如他的各級組織都積極參加了對居民的普及軍事訓練和加強地方防空、防化學的工作。為執行聯共布中央和蘇聯政府關於對居民進行普及義務防空訓練的決議,截至1941年8月,國防及航空化學建設促進會共組建了22萬個負責各種設施防空的自衛小隊和小組,共計2800多萬人。至1941年年底,約8500萬勞動者受過防空和防化學的基礎訓練。


前線需要的武器裝備生產中,他們也出力甚多。這個促進會還為製造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而展開了收集資金和物資的工作。


所以可以說戰爭爆發後,雖然蘇聯在短期戰略上嚴重失誤,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機械化部隊建設原地繞圈等等,但是整個蘇聯高度集中統一的社會體制很容易藉助這些早已準備多年的措施,迅速變成了整個一部戰爭機器。不過戰爭前期蘇軍的準備工作混亂,大肅反的後遺症仍然沒有消除,所以損失巨大。這也迫使蘇聯採取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手段,例如將大量勞改營犯人編入部隊、大批徵招女青年加入作戰部隊、甚至鼓勵敵後青少年參加游擊隊等等。


不得不最後提一句,斯大林的失誤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根據《這裡黎明靜悄悄》的作者亞納耶夫的回憶,他是個幸運的人,因為蘇聯出生於1921——1925年之間的男青年生存下來的幾乎只有10%左右,其中1921——1923年的更是隻有5%。也幸虧蘇聯的動員能力,不然……


千里巖

世界各國的兵役法基本兩種,一種是募兵制,靠招募兵員來維持軍隊人數,比如大家熟悉的志願兵。還有一種是徵兵制,因為到了戰爭時期或者國家緊急危難時期,軍隊所需要的兵員劇增,志願兵難以滿足需要,這時就需要強制性的徵兵,來獲得大量兵員的補充。

1941年11月,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照例在莫斯科舉行閱兵,斯大林命令決不後退一步,蘇聯開啟開國總動員,強制徵兵比較野蠻。

第二次大戰時期,各國都採用徵兵制,以獲得大規模的軍隊,蘇聯和德國更是將徵兵範圍擴大到了極致,把一些婦女徵集到軍隊中從事軍事文職工作,把一些超過平時徵集年齡的男子徵集到部隊,充當士兵,比如納粹德國以7000萬人口徵兵1500萬,英國和法國到後期也徵兵到了500萬,只是英、法、德國崩潰的比較快,體現不出來徵兵快的速度。

二戰中英國曾在印度募集了200萬人的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在的一支志願軍。

而蘇聯政府於1939年9月頒佈了《普通義務兵役法》,延長了服役期,到了1941年6月,蘇聯紅軍已達500萬人,根據戰時的需要,蘇聯對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組建和改編,開啟了全國徵兵總動員,蘇聯已轉為戰時軍事經濟,除軍工廠工人和特殊作業的男子外,只要是在1923年以前出生,也就是年滿18歲的的年輕男子都是應徵對象,以蘇聯1.9億人口強制徵個2000的部隊還是很容易實現的。

圖為1938年,為抵抗日軍進犯,蔣介石下令焚長沙城,導致百姓死亡超過3萬人,長沙變成廢墟。

另外,蘇聯在衛國戰爭時全體軍民都積極高漲,因為蘇聯軍隊的拼死保衛祖國,所以蘇聯百姓也積極參軍,當時可是全國總動員,蘇聯人在零下40多度拼死往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運送物質就能體現出來;在這裡可反觀一下東北的張學良,一槍不放把東北拱手讓給日本,山東的韓復渠擅自撤離山東,蔣介石放火燒長沙等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文繪歷史

別罵我什麼答非所問,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問者問的是,為什麼二戰蘇聯不多造衝鋒槍兵。

有啊,人家有大名鼎鼎的二戰最佳衝鋒槍,波波莎PPSh-41衝鋒槍,二戰時期生產了550萬把。

結構可靠,特別是俄羅斯的嚴寒環境;射速快(900發/分鐘);人機結合好,木質槍托抵肩舒適;71發彈鼓,火力連續性好;肋了還可以當板凳使用。。



但是衝鋒槍發射的都是後座力小的手槍子彈,射程和威力小,是近距離作戰武器,一般都是佩給基層士官、突擊隊員、空降兵和機械化部隊使用,主要在進攻場合或者城市巷戰等作戰環境使用。

同樣波波莎發射的是毛子的7.26✘25託卡列夫手槍子彈,有效射程是在200米(最大標尺射程550米),不能完全取代步槍。






正因為波波莎性能出色,德軍繳獲、撿了後都讚不絕口,還專門印發如何使用和維護波波莎的德語手冊,還專門進行改裝讓其能夠發射德國的9MM手槍彈。


為了加大產量,到戰爭後期還出現簡化生產工藝和原料的PPSh-43。

在建國後,波波莎衝鋒槍作為剩餘物資還大量流入我國,在朝鮮戰場等發揮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