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所用的擲彈筒是什麼構造和原理?

溫柔一棒92685031

說起日本陸軍裝備,軍迷們腦海裡呈現的除三八大蓋和豆丁戰車外,恐怕就是擲彈筒了。擲彈筒是一種非常具有日軍特色的武器,從戰術上講,該武器有利彌補了手榴彈和迫擊炮之間的火力空白,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早期單兵榴彈發射器。

(擲彈筒在東亞戰場的中日軍隊中廣泛使用,圖為中國軍隊使用擲彈筒壓制日軍)

儘管擲彈筒在外形上與迫擊炮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兩者的構造和原理均不相同。

(擲彈筒的構造詳細可分為下圖七個關鍵部件)

構造上,二戰日軍常用擲彈筒——十年式和八九式擲彈筒,均由發射筒,支桿和駐鈑三部分構成,不同於迫擊炮的炮管,炮架,底座的結構。

發射系統:發射筒筒身和支桿有射程調節杆,用螺絲加工,內裝有擊針組件,筒身後部有調節手柄,可通過控制調節杆的伸縮長度來調整射程。再而通過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實現開火。

(擲彈筒較為簡陋的瞄準方式,使得其準頭很依賴射手的個人技術和經驗)

瞄準系統:擲彈筒比迫擊炮瞄準更加簡單直接。發射筒外壁有凹槽,長度為筒身三分之二,內塗白漆,即瞄準線。在戰鬥中保持發射的固定45度角後,將白線對準攻擊目標實現瞄準。相較於迫擊炮,對炮手的經驗和技術要求更高。

在發射原理上,擲彈筒雖然和迫擊炮一樣安裝有擊針,並且炮彈均有底火,但其擊發時,不同於一般迫擊炮通過炮彈發射藥包,在彈膛內直接燃燒作工來實現發射的過程。

(擲彈筒的特殊發射原理,使得其主要通過調整彈膛長度來調整射距)

擲彈筒擊發時,發射藥燃在密閉環境彈膛內燃燒,進而產生高壓燃氣。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燃氣衝破蓋板,通過小孔進入發射筒,推動炮彈向前運動來實現發射。該種發射方式,在相同初速的前提下,擁有帶來後坐力和震動更小的優點。當然這樣也使得起被迫採用調節膛壓空間大小,來實現調整射程的奇葩方法,射程也就更短。

兵器次元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兵器次元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二戰中的日軍大量裝備這款武器,每個日軍步兵小隊(相當於中國的排,人數在50人到70人之間,標準編制為54人)下轄3個步兵班(1個步兵班裝備1挺輕機槍)和1個裝備3具擲彈筒的擲彈筒班,不過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每個小隊僅有1挺輕機槍和1具擲彈筒。

擲彈筒既可以單人操作也可以又雙人操作,一般單人操作時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20發,雙人操作每分鐘40發,不過擲彈筒一般由一個擲彈筒發射手和一個彈藥手構成,對於一些日軍的精銳部隊,每個小組會多增加一個彈藥手以保證彈藥的充足和預防戰鬥中該小組可能有的減員。

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彈藥是九一式手榴彈(此時要加裝發射藥盂,且因為手榴彈作為炮彈使用閉氣型不好,此時的射程大約在200米左右,它和二戰中日本步兵普遍攜帶的單兵手榴彈九七式手榴彈性能基本相同。採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將彈體分成50塊(中國人俗稱甜瓜手雷),爆破部裝有TNT炸藥65克,殺傷半徑為8米(相當不錯了)。

此外89式擲彈筒還有一種專用的彈藥,即89式榴彈,此彈彈體為黑色,上有紅色及黃色帶各一條,彈體下部有銅彈帶,彈替內裝TNT炸藥,彈徑49.6mm,全彈長143mm,全彈質量820克,上端裝有八八式小型瞬發引信,下端裝有硝化棉無煙發射藥3克,底部裝有底火,殺傷半徑10米;89式發煙彈,彈體為黑色,彈體上有一條紅色帶以及兩條白色帶,圓柱部有一白色日文字母,彈體下部有銅彈帶,彈體內裝有六氯乙烷混合發煙劑,引信為八九式小型曳火時間引信。彈徑49.6mm,全彈質量820克,全彈長145.5mm,在平坦開闊地面上連射5發時,煙霧直徑50米,可持續一分鐘。

八九式擲彈筒由特製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大家也許覺得奇怪,為什麼擲彈筒射手和彈藥手攜帶的彈藥數量居然相同,這些因為彈藥手還有保護射手的義務,除了彈藥以外他還要攜帶一把步槍。

發射時 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將榴彈射出。

擲彈筒是日軍小隊火力的支柱,據說日軍大多數的擲彈筒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實戰中的400米內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十分驚人。進攻戰中,日軍擲彈筒小組跟隨一線步兵作戰,主要打擊國民革命軍的機槍火力點。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軍在抗戰八年中並非如同所謂的大日本武士一樣動不動就挺著刺刀衝鋒,而是以一種極為狡猾方式作戰,

實戰中,日軍一旦遭遇國軍較為堅固的重機槍或者輕機槍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隨地隱蔽。等待跟隨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確的將其打掉。

在淞滬會戰中,中央軍18軍14師42旅的36挺重機槍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擲彈筒打掉了32挺,剩下的也沒有能夠發揮什麼作用。當時的國軍重機槍手回憶,他們一般只能打幾百發就要轉移陣地,不然日軍的擲彈筒就會準確的打來。而一挺近100斤的重機槍轉移起來談何容易!一旦國軍的機槍火力被摧毀,日軍立即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國軍火力,隨即立即以優勢兵力發起衝鋒。由於對於擲彈筒極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擲彈筒日軍甚至連怎麼作戰都不知道了。


每日點兵

在二戰中日軍在面對國民革命軍的時候一般依靠師團炮兵聯隊的重炮進行壓制,150mm口徑的重炮能夠對國民革命軍的步兵集群起到良好的壓制作用從而確定戰場主動權,不過150mm口徑重炮終究有著自己的侷限性,機動性和支援的直接能力遠遠不如迫擊炮和步兵炮。

日本陸軍將重口徑火炮看做取得戰場主動權的利器,而將迫擊炮和步兵炮這些機動能力強,支援性能優秀的作為支援武器。下面我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款日軍步兵支援作戰中性價比極高又物美價廉的作戰利器:89式擲彈筒。

提到89式擲彈筒就不得不提及舊日本帝國陸軍步兵支援武器發展的背景。

雖然由於長期的“北進”,“南進”之爭(實際上是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的爭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軍事力量在建設方向上曾多次搖擺。但對步兵支援武器的重視卻是一貫不變的。

至於這其中的理由倒是不怎麼難以理解:首先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整個20世紀20年代歷屆日本政府都把“北進”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以當時的日本軍事力量而言,陸軍強於海軍,實施以海軍為主導的“南進”策略是不切實際的),然而由於蘇俄當時仍然在醫治長期戰爭帶來的創傷,無力在陸地上干涉日本行動,這使得日本陸軍的主要作戰對象只有積貧積弱的中國——正是因為如此,考慮到當時軍閥割據的中國各地部隊狀況(特別是北部和西北部地區)以及日本自身的綜合國力導致日本陸軍選擇有限的發展少量坦克裝甲車和大口徑重型火炮,而將相當部分資源投入到發展各種輕型,廉價的步兵伴隨火炮上來,以便更加經濟的進行這場節奏緩慢的“大陸蠶食戰爭”(日本陸軍很敏銳的注意到,即便由大量步兵伴隨火炮武裝起來的師團也仍然能夠對盤踞中國各地的軍閥形成優勢)。

在“北進”戰略的指導下,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事力量以陸軍為主導強佔中國東北,扶持了所謂的“滿洲國”,為日本的“北進”進一步擴張打下了基礎。但在1936年“二·二六”政變之後日本軍事戰略卻迅速轉由“北進”為“南進”,不過這種軍事戰略上的轉變雖然使資源更多的向海軍傾斜,但陸軍步兵支援火炮的發展卻並未受到過多的負面影響——日本軍方為了“南進”就必須儘快解決“中國問題”,結果這樣一來在海軍和陸航已經佔有絕大部分資源的情況下繼續加強發展廉價的步兵火炮就是頗為“明智”的選擇了。

在日軍看來並不是發揚最大火力就能將對手殲滅,火力要在進攻中和對陣中的衝擊中得以發揚,在凡爾登,索姆河畔,佛蘭德的作戰中炮火猶如雨注,然而人卻仍然能夠在彈坑中生存就是一個很好地證明——企圖僅僅通過火力就能將對手的抵抗粉碎是一種錯誤的設想。

在空曠的戰場上進攻的步兵必須從遠方接近敵人,為此即便不能得到己方炮兵不間斷的強大炮火支援,己方步兵也要在前進中憑藉輕型伴隨火炮的直接火力支援下突進。

最後步兵在重機槍火力掩護下——還不時得到輕型迫擊炮和輕型步兵炮的火力支援——依靠步槍和輕機槍的強大火力接近對手,最後以刺刀見紅的肉搏戰迫使其屈服。

當時歐洲戰場的塹壕戰給日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日俄戰爭的經驗教訓使得日軍認為為了應付可能要面對的塹壕戰需要一種射程比手榴彈遠,同時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打擊障礙物後目標的步兵支援武器。

擲彈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隊,班一級的步兵作戰,射程和威力彌補了中口徑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的火力空白,發射和調節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當的創造性。

從概念上說傳統的擲彈筒是介乎槍榴彈發射器和輕型迫擊炮型榴彈發射器;但是從發射機理上來看它更接近於迫擊炮,也是自帶發射藥或需要裝填發射藥包,而槍榴彈需要(步兵或專用的榴彈發射槍)發射空包彈或實彈提供發射能量。

擲彈筒和迫擊炮都有專用彈藥,彈藥的結構都很相似。在擊發機構上擲彈筒通常需要手動擊發,而迫擊炮通常能夠通過高仰角(滑膛)炮筒採用膛口裝填的方式讓炮彈依靠重力下滑擊發,射速上比擲彈筒更有優勢。

但是考慮到很多大,中口徑的線膛迫擊炮和後膛裝填迫擊炮以及一些經過改進能夠平射的迫擊炮都能通過手動擊發,這表明擲彈筒和迫擊炮是有交集的,所以將擲彈筒歸入輕型迫擊炮的區別並不是太大,二者的區別為:擲彈筒屬於單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擊炮是班組武器,需要多人協同。

日本研製的擲彈筒主要有兩種型號。最初的型號是大正十年式,因為在大正十年(1912年)研製成功而得名。但二戰中日軍使用的最多,最廣泛的擲彈筒則是在十年式基礎上改進而來的89式重擲彈筒,由於它是在日本神武紀元2589年(1929年)研製成功的,故名“89式”。

與十年式相比,89式同樣由發射筒,支桿和駐鈑三部分組成,口徑亦是50毫米,但增加了全長(610毫米)和發射筒長度(254毫米),膛壓和後座力也有所增加,筒身隨之加厚,增大了駐鈑面積,權重增至4.7公斤。

它發射專門設計的89式擲彈筒彈藥,最小射程120米,最大射程高達700米,最大射速為20發/分。

89式擲彈筒除發射殺傷榴彈之外還可以發射燃燒彈,白磷發煙彈,毒氣彈和手榴彈,且各項性能均接近或超過當時蘇聯,德國,比利時等國裝備的同口徑迫擊炮(89式擲彈筒彈彈體為黑色,上面有紅色和黃色帶各一條,彈體下部有銅彈帶,彈體內裝TNT炸藥,彈徑49.6毫米,全彈長143毫米。重820克,上端裝有88式小型瞬發引信,下端裝有硝化棉無煙發射藥3克,底部有底火,殺傷半徑10米,89式發煙彈,彈體為黑色,彈體上有一條紅色帶以及兩條白色帶,圓柱部有一個白色日文字母,彈體下部有銅彈帶,彈體內裝有六氯乙烷混合發煙劑,引信為89式小型曳火時間引信,彈徑49.6毫米,全彈長145.5毫米,重820克,在平坦開闊地面上連射5發時,煙霧直徑50米,可持續一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射程和精度,89式擲彈筒在發射筒內壁刻有8條右旋膛線,為此其結構相當獨特,外形像縮小了的山野炮彈,沒有尾翼,與普通迫擊炮形狀差別很大。

最特殊的地方是為了適應膛線,彈體的後半截設有一個由銅製的側壁,上下蓋板和鐵製底座組成的藥盂。上下蓋板中盛裝有藥包,底座中央裝有底火,周圍均勻分佈8個小孔,與側壁採用螺紋連接,再整體螺接到彈體上。

這種奇特的膨脹彈帶結構在擊發時發射藥在密封的藥盂中燃燒產生高壓燃氣。由於銅製側壁較軟,受壓後膨脹緊貼膛壁,封閉火藥燃氣。

當壓力達到一定值之後燃氣衝破下蓋板由小孔進入發射筒,推動彈體向前運動。與一般的迫擊炮炮彈發射藥包直接在彈膛體內燃燒作功相比這種結構在達到相同初速的情況下帶來的後座力和震動卻相對較小。

同時藥盂的銅製側壁嵌入膛線,帶動彈丸旋轉,起到與通常線膛炮彈上彈帶相同的作用,並和彈丸一起飛出,爆炸成破片,故不存在拋殼問題(發射藥被點燃後膨脹彈帶會膨脹起來恰好比膛線粗一點點,這導致彈丸無論初速多高,都因為膛線的阻礙而無法立刻脫離身管,當發射藥燃燒到一定程度之後彈丸的膨脹彈帶一路被微微右旋的膛線擠壓著,炮彈出膛之後並在膛線的作用下保持自旋來穩定彈道。)

同時,也正是由於採用了膨脹彈帶原理,89式擲彈筒調節射程的原理也別具一格。因為擲彈筒沒有兩腳架和高低機,不能調節射角,發射藥量也不能像迫擊炮那樣通過增減發射藥包來調整,而是通過調節彈膛內空間大小間接調節膛壓的辦法來改變射程。

具體來說89式擲彈筒的筒身和支桿中有一根射程調節杆,它的外表加工有螺紋,杆身中空,內裝擊針組件,在筒身後端外側設有一個調節手柄,通過齒輪盤與調節杆相連,旋轉手柄即可控制調節杆在筒內伸出或縮進的長度。

當調節杆伸入筒身的長度增加時彈丸後方的彈膛容積變大,膛壓降低;同時受杆身限制彈丸不能放到筒底,火藥燃氣作功的距離變短,故射程縮小反之射程增大。

這種調節射程的方法是比較先進的,可以獲得較高的射擊精度,但是對筒身和調節杆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藝要求較高,同時存在閉氣與燒灼的問題。

也就是說不同於一般的迫擊炮炮彈依靠調節附加藥包的數量來調節射程,89式擲彈筒依靠調節擊針的長短來改變擊發的早晚從而決定迫擊炮炮彈落下的距離,利用改變低壓室的大小來改變初速,從而最終改變射程遠近。

需要指出的是89式擲彈筒也能發射91式手榴彈,但是後者底部螺接的藥筒體積有限,裝藥量較小,而且密閉燃氣僅僅靠彈體上下的兩圈凸起部分,加上彈體無法靠膛線引導旋轉,射程和精度遠遠不如89式擲彈筒專用彈藥。

【91式手榴彈】

發射91式手榴彈的時候需要加裝發射藥盂,而且因為手榴彈作為炮彈使用閉氣性不好,此時的射程大約在200米左右。它和二戰中日軍步兵普遍攜帶的97式手榴彈,即為中國人俗稱的“甜瓜手雷”性能基本相同,採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將彈體分為50塊。

其爆破部裝有TNT炸藥6.5克,殺傷半徑為8米。

由於結構比同口徑迫擊炮還要輕巧許多,89式擲彈筒的瞄準裝置比一般迫擊炮還要簡單許多,發射筒外壁從筒口開始刻有一條凹槽,約佔發射筒全長的三分之二。內塗白漆,稱為瞄準線。擲彈筒沒有單獨的瞄準鏡,發射時保持固定的45°,將這條白線對準目標即構成瞄準。

另外89式擲彈筒在支桿狹槽兩側均刻有數字,右側為發射91式手榴彈時的表尺(40~190米),左側為89式擲彈筒彈藥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89式擲彈筒射擊某個目標的話首先要轉動調節手柄,使擊發機上方的橫標對準狹槽左側相應的刻度。

如果彈著點過遠或過近,再轉動手柄進行調節。

由於發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經驗控制,誤差比較大,所以儘管89式擲彈筒有膛線,但精度特別是遠距離射擊時的精度與同口徑級別的迫擊炮相比要差一些。

此外還有一些89式擲彈筒裝有一種雙向圓泡式水準定位裝置,當兩側的氣泡都居中時擲彈筒即處於45°發射角狀態。

發射時先由射手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杆的皮帶將榴彈射出。

世界上同口徑的迫擊炮一般至少要超過6公斤,而89式擲彈筒只有不到5公斤,(不到3公斤的是十年式擲彈筒,89式擲彈筒全重4.7公斤,不比步槍輕)只比一把步槍重一些,非常適合單兵攜帶。

考慮到91式手榴彈也不過0.45公斤,一個彈藥袋裝彈8發也不過3.6公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系統一共不到8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還要輕得多。由於重量輕,擲彈筒小組不會像迫擊炮組或者重機槍組一樣由於負重大而無法及時隨一線步兵作戰。

實戰中擲彈筒小組甚至可以伴隨步兵進行衝鋒。不過儘管在理論上日式擲彈筒的一大優點是可以作為不佔編制的“個人火炮”使用,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卻並非如此。

每具擲彈筒一般配備射手及裝填手一人,但也有額外增加一名彈藥手的。

為確保存放和運輸安全,89式擲彈筒的引信和彈體是分開保存的,作戰前先取出引信並將其安裝在彈體上,臨發射前再將引信上的保險銷拔出。

作戰時擲彈筒手配有專用的彈藥攜行具,身體每側各自攜帶4枚裝好引信的彈丸,一個擲彈筒組共同攜帶16枚。通常射手攜帶擲彈筒,裝填手除彈藥外還帶有步槍。

擲彈筒在行軍時有帆布製作的筒衣保護,兩頭用皮帶或帆布帶紮緊,筒衣還設有附件袋(或有單獨的附件盒。)89式擲彈筒的標準發射姿勢有跪姿和臥姿兩種。

發射時先拉擊發杆,通過棘輪帶動擊針杆後移,壓縮擊針簧成待擊狀態,然後將彈藥從筒口裝入,以瞄準線對準目標。左手握髮射筒,使之與地面成45°,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實施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杆上的皮帶,擊針解脫向前打擊底火,彈藥射出。

89式擲彈筒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採取一些特殊的發射姿勢,如抵在腿上發射。

而在臥姿射擊時,射手也可以左手握筒身,右手握支桿底部的帆布套,由裝填手來擊發。擲彈筒還可以單人攜行並操縱,但彈藥攜行數量和發射速度都要大為降低。

擲彈筒在日軍中使用非常廣泛,裝備量也很大。戰爭前期每個日軍步兵小隊都會編有一個擲彈筒組,裝備2到3組擲彈筒(日本步兵小隊通常有甲乙兩種常見編制。甲種為加強編制,下轄三個步兵班和一個擲彈筒步兵班,由小隊長及其助理指揮。步兵班配輕機槍一挺,其餘均為步槍手,其中一人常會加配一具十年式擲彈筒,共15人;擲彈筒班有3具89式擲彈筒,每具擲彈筒應有正副射手各一名,其餘皆為步槍兵。甲種小隊應有62人。乙種為標準編制,與甲種編制的區別在於其每班只有13人,沒有十年式擲彈筒,同時擲彈筒班只編有2門而不是3門89式擲彈筒),每個中隊共裝備6具擲彈筒,裝備量與輕機槍相同。

一個聯隊共有76具擲彈筒,配備89式擲彈筒彈7200發,而全聯隊配備的手榴彈僅有3800枚,由此可見日軍對擲彈筒的重視程度。

海軍陸戰隊,空降兵部隊中每個小隊各裝備一具,同樣和輕機槍保持1:1的比例。戰爭末期由於日本兵員和裝備均得不到有效補充,大部分步兵小隊裝備的擲彈筒數量都減少到1具。

89式擲彈筒

口徑50毫米

全炮長413毫米

炮筒長260毫米

全炮重2.7公斤

炮筒重1.6公斤

炮筒腳長170毫米

炮筒板重1.1公斤

腳板高60毫米

腳板寬67毫米

最大射程700米

有效射程500米


艦載機的整備間

說到抗日戰爭中日本鬼子的武器,可能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著刺刀的“三八大蓋”和日軍軍官手持的武士刀了。而說到日軍的其他武器,則有各種日本風格的機槍和普通人分辨不出型號的火炮。這些武器因為經常出現在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所以人們往往對其有著很深的印象。但是事實上,有一種武器在抗日戰爭中被中日雙方大量使用,卻因為道具原因在大部分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失蹤”,只有極少數的抗日影視作品中出現,他就是被當時的中國人稱為“手炮”、“搗炮”的擲彈筒。‍‍

這種武器在二戰期間只有日本軍隊大量裝備,成為了日軍的“特色武器”,並被美軍評價為“日軍在二戰中唯一值得評價的武器”。中國軍隊則進行了一定規模的仿製。

擲彈筒屬於一種小型的榴彈發射器,設計製造的目的是為了彌補手榴彈與迫擊炮之間的火力空白。因為經歷過日俄戰爭的親身經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觀察之後,日軍認為塹壕戰是未來戰爭中佔比較大的作戰形式,這就需要一種射程相比手榴彈更遠,彈道則與迫擊炮一樣為拋物線的武器,於是擲彈筒應運而生。

日軍最早研製成功的是大正十年式50mm擲彈筒,這種擲彈筒就已經具備了擲彈筒類武器輕便易攜和拋物線彈道的特點,其彈藥為一種專門設計的既可以用擲彈筒發射也可以人力投擲的“兩用”榴彈。但是這種擲彈筒因為是初創,所以也有射程近、工藝複雜等缺點,隨後,日本軍方研製出了八九式擲彈筒,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二戰期間,日軍所裝備的擲彈筒大部分都是八九式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全長610毫米,發射筒長度254毫米,口徑50毫米,全重4.7千克,最小射程120米,最大射程700米,如果使用九一式手榴彈發射,則可以達到1200米。除了發射榴彈外,還可以發射燃燒彈、白磷發煙彈、毒氣彈,性能與同口徑的迫擊炮相似。

擲彈筒的發射原理是將為擲彈筒特製的炮彈放入發射筒後,射手左手握住發射筒,右手拉動擊發杆,從而啟動擊針撞擊炮彈的底火進而點燃炮彈上的發射藥。發射藥被點燃後釋放出的燃氣,一方面會使炮彈底部的“彈帶”部件均勻膨脹並嵌入膛線,從而讓發射筒的炮彈以下形成密封,另一方面則會從炮彈底部的八個排氣孔衝排出,最後將炮彈“推出”發射筒。因此擲彈筒調節射程的方式便是通過調節杆伸入發射筒的尺寸,來調節炮彈與發射筒底部的距離,距離越短則射程越遠,反之則越近。

擲彈筒在日軍中的裝備量很大。在戰爭前期,通常每個步兵小隊就配備兩具擲彈筒,與輕機槍配備數量相同。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共配備76具擲彈筒,炮彈7200發,相比之下一個聯隊的手榴彈只有3800枚,擲彈筒的裝備規模可見一斑。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別的作戰部隊中,擲彈筒的配備量更大,如著名的曾經深入抗日根據地,專門尋找、破襲中八路軍事指揮機關的“益子挺進隊”,每30—40人的小隊,擲彈筒就裝備了四具,每具配彈40發。

擲彈筒的主要功能,是在進攻和防禦作戰中擔任近距離火力支援的任務。在進攻作戰中,日軍主要用來集中攻擊中國軍隊的重機槍陣地。因為擲彈筒便於移動,發射準備時間短,往往重機槍陣地來不及轉移就會被擲彈筒發射的炮彈炸燬,這時日軍發動衝鋒,往往都會得手。在防禦作戰中,日軍主要將擲彈筒的曲射火力與機槍直射火力配合,將中國軍隊壓制在手榴彈投擲的範圍以外,對於缺乏火炮的中國軍隊來說,往往都能造成很大的傷亡。根據統計,冀中軍區1940——1941年間,我軍傷兵中被擲彈筒擊傷的比例達到了33%左右。

日軍如此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並且擁有不錯的性能,與之作戰的中國軍隊自然會試圖獲取和仿製,以加強自己的戰力。抗戰期間,國、共雙方都曾繳獲並進行了仿製。

1938年底,國軍方面研發出了二七式擲彈筒,該型擲彈筒結構與大正十年式類似,但相比之下射程更長,並且可通用日製彈藥,因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使用過繳獲的二七式擲彈筒。截至1945年,二七式擲彈筒共生產了40909具。

八路軍、新四軍方面對擲彈筒的仿製則要困難得多。因為工業薄弱,生產能力低下,所以八路軍、新四軍對擲彈筒這種技術含量較高的武器很難進行直接仿製。於是為了適應自身的工業水平,八路軍作出了大量的修改,如晉綏根據地創制出的“鼎龍式擲彈筒”就是此類產品。抗戰期間,八路軍和新四軍方面製造的擲彈筒在數千具以上。

解放戰爭時期,擲彈筒在戰爭前期依然是國共雙方的重要裝備。1947年12月時,國民黨軍共裝備擲彈筒38364具。相比之下,解放軍則遜色得多,只有5050具。但到了1948年7月,解放軍裝備的擲彈筒數量已經基本和國民黨軍持平。

但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美式60毫米迫擊炮的使用逐漸廣泛起來。因為其相對簡單的生產和操作技術,漸漸取代了擲彈筒在解放軍裝備中的位置。1948年,華北解放區和膠東根據地相繼停止了擲彈筒的生產。至1950年底,擲彈筒開始退出解放軍的裝備序列,被徹底淘汰。

二戰結束後,雖然擲彈筒這種武器基本退出了戰爭舞臺,但是其部分技術仍然應用在了戰後的現役武器上。如以M79為代表的直瞄榴彈發射器,就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八九式擲彈筒上的高低壓發射原理。解放軍裝備的QLT89式“三無彈射器”,也借鑑了擲彈筒的設計。可以說,擲彈筒的“血脈”仍然流淌在現代軍事裝備中。


冷兵器研究所

八九式擲彈筒

二戰日軍使用的有兩種擲彈筒,分別是十年式擲彈筒和八九式擲彈筒,由於十年式擲彈筒主要是發射煙幕彈、照明彈和信號彈等。因此,筆者主要介紹一下以發射殺傷性彈為主的八九式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圖紙

八九式擲彈筒由十年式擲彈筒改良而成,開發時間在1922年開始,1925年技術本部的測試完成,1926至1930年間在陸軍步兵學校進行測試,並強化了炮身支柱與膛線修正,修正版本於1929年開始試產,設計於昭和五年4月大致定型,實際量產自1932年至1945年,總共生產了約12萬具。與十年式擲彈筒的差異點在於八九式擲彈筒車上了膛線並且可以使用專對應的八九式擲榴彈,因此在射程以及穩定度上有所提升。此裝備為日本陸軍步兵支援用兵器廣泛配發在各部隊中,一個小隊有2門擲彈筒編制。

八九式擲彈筒所發射的手榴彈與發射裝置

八九式擲彈筒的使用範圍介於手榴彈與迫擊炮的火力空白地帶,射擊範圍為190米至700米間。由於重量輕而且彈藥也便於攜帶,最低操作人數只需要2人,即可攜帶此裝備以及8-18發彈藥(重量6.4-14.4公斤)行動,加上將普通手榴彈加裝發射機構(發射機構由發射藥與保險組成)即可使用的功能,在戰術彈性上有很高的評價。發射筒內部有擊發裝置,用於擊發榴彈上的發射裝置。

由於八九式擲彈筒沒有瞄準鏡或是角度器,僅能憑經驗射擊,因此日軍評價,使用它要非常精巧的技術。其他的毛病還有前期榴彈僅有碰撞引信,在叢林中射擊還會因為自然干擾而提前引爆(例如撞到樹上),加上製造工藝技術不佳,因此擲彈筒會因為承受不了發射壓力而炸膛,或是因為不發彈留在發射管內沒有注意到,再次裝填榴彈而造成的炮管炸燬事件也發生過。


飛豬漲姿勢

八九式擲彈筒是日本陸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廣泛使用的榴彈發射器,美軍對此裝備有膝蓋迫擊炮的誤稱。

八九式擲彈筒由十年式擲彈筒改良而成,開發時間在1922年開始,但因關東大地震使得在1922年完成的設計圖以及試製品遭到摧毀,因此開發時間延遲到1923年11月才在密參第262號兵器研究方針命令下在日本陸軍技術本部進行裝備審查,1925年技術本部的測試完成,1926至1930年間在陸軍步兵學校進行測試,並強化了炮身支柱與膛線修正,修正版本於昭和四年(1929年)開始試產,設計於昭和五年4月大致定型,實際量產自1932年至1945年,總共生產了約12萬具。與十年式擲彈筒的差異點在於八九式擲彈筒車上了膛線並且可以使用專對應的八九式擲榴彈,因此在射程以及穩定度上有所提升;此裝備為日本陸軍步兵支援用兵器廣泛配發在各部隊中,一個小隊有2門擲彈筒編制。

美軍取得此裝備後以為發射方式是將鋤梭抵住大腿射擊,因此有膝蓋迫擊炮的誤解;據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瓜達康納爾島擄獲此裝備試射時士兵的大腿骨被發射時產生後座力打碎。八九式擲彈筒的使用範圍介於手榴彈與迫擊炮的火力空白地帶,射擊範圍為190公尺至700公尺間。由於重量輕而且彈藥也便於攜帶,最低操作人數只需要2人,即可攜帶此裝備以及8-18發彈藥(重量6.4-14.4公斤)移動,加上將普通手榴彈加裝發射機構即可使用的功能,在戰術彈性上有很高的評價。


FriedrichWang

這玩意兒幾個大國都有隻不過和輕型迫擊炮融合了像英國的l9a1法國的那是什麼型號我忘了60毫米的、美國的m224有這功能也能像擲彈筒那樣手持發射。它現在主要用來壓制一千米內的目標。之前英國佬把他那個淘汰了想用ag36榴彈發射器代替,射程湊合著夠用威力差的太多。十一毫米的口徑差彈重 威力差的多了去瞭然後又招標60口徑的也不知道選上沒有?國內這不又裝備上了嗎也是51的。不知道為什麼不用60的和輕型迫擊炮彈藥通用能省不少事呢可能還是背不動的原因吧!毛子威武他是個個例根本看不上這麼小口徑的連82的都嫌小直接上120的。國內最近裝備的克瓦西里速射迫擊炮它就嫌自重過大口徑又太小沒用多久就全用2b11和2s系列的迫榴炮替換了一水兒的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