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异地精准扶贫安置房,还能在本地拥有宅基地吗?

用户94122602014

问题:已有易地精准扶贫安置房,还能在本地拥有宅基地吗?

在农村,现在有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关于贫困户的多种扶贫政策,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于那些居住偏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又是疾病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实惠。那么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后,农村的宅基地还能拥有吗?

第一,国家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及市区安家落户,但不以农民放弃自己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及宅基地为条件。虽然很多地方在贫困农户申请易地搬迁政策时签订了旧宅基地腾退协议,但一方面肯定是遵从群众的意愿,想退就退,不想退先留着。另一方面,宅基地是有偿退出的,农户退出旧宅基地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不抓住机会退,以后偏远山区的宅基地还有什么用?


第二,无论安置在那里,只要户口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所具有的权利你都可以享受,而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具有使用权。之所以只有宅基地使用权是因为宅基地是集体所有。


第三,对于描述中的老房垮塌后的宅基地“继承”疑问。一是宅基地本身不具有继承性,因为它不属于村民的个人财产。二是如果现有房屋已经垮塌,即使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需要申请后才可以建房,如果是非农业户口,那就丧失了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三是如果农村的房屋还在,那么无论是什么户口性质的,都可以对房屋进行依法继承,随着房屋的继承也就拥有了房屋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可以永久使用,而非农业户口继承的,使用权有限,随着房屋的消失宅基地使用权也灭失。


综上,对于农村户口的人来说,不用担心获得易地搬迁房后失去宅基地的问题!国家规定农户自愿有偿退出,不强迫,那么对于偏远山区农户来说,应该抓住有偿退出的机会,腾退旧宅基地,除非年轻一代还想在大山里生活,不然留着没有意义。


洞察三农万象

笔者来自农村,由于工作原因,经常穿梭于县城和农村之间,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对题主有关于安置房和宅基地的问题很感兴趣,愿意与你分享个人看法。



你的问题比较多,而且有些表述模糊,但基本的意思,笔者还是能够理解的。其实,题主的意思是通过分户来实现一个目标:分户之后,题主从爷爷的户口脱离,自立为一户,让爷爷奶奶继续享受安置房的政策,而题主则在农村继承宅基地,一举两得。似乎不太可能。



一是,你家的帮扶联系人是否同意

贫困户都会对应有一个帮扶联系人,有的地方叫做"第一家长",他负责针对你家开展扶贫工作。你家能够享受的安置房待遇,应该跟帮扶人有关系。所以 你首先要跟帮扶人沟通一下。另外,当初安置房的报名申请,填写的信息应该是三人,包括题主在内。如果分户,题主离开,就会导致信息的不一致。后面调查起来,发现是分户原因,谁都保不准题主爷爷奶奶的安置房是否能够落实。

二是,移民搬迁有一项规定,那就是通过移民获得安置房的贫困户在报名申请的时候签订了一份旧房拆迁协议。也就说,你爷爷奶奶当初是签了一份协议,同意拆迁老家的房子,并进行复垦。而题主想要那个房子下面的宅基地就不太可能了,就会违反了旧房拆除协议。

三,题主提到过,宅基地上面的房子已经损毁,而损毁是否已经超过两年。



如果是,那么这块宅基地已经被视为是使用者对其使用权的放弃,村集体组织有权收回。

好了,以上是笔者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欢迎评论。


有点意思的事儿

国家应该无赏收回,因为有的建档立卡户农村有两处房子,移民区在有一套房子,这样即违反一户一宅基地的政策,还让非贫困户的人群有看法,这也是人们想当贫困户的理由,。移民区一套房子少说也值十七八万,象农村人没有固定收入,盖一套房子也不容易啊,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审核收入只差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