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

杨莎莉

大肠癌患者的症状:

①粪便带鲜血或呈黑色,而又不能用痔疮解释。

②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或大便带粘液等异常,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超过3周应格外注意。

④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沟槽。

⑤出现贫血,而粪便检查反复多次或持续出现潜血者。

⑥持续性下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腹部肿块(结肠癌恶性程度较胃癌、胰腺癌等低,触及腹部肿块的结肠癌病人中百分之二十点一仍属Ⅰ期病例),体重减轻。

⑦肠梗阻或间断腹部绞痛。

温馨提示:大肠癌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以上症状,大家平时要多留意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变化,只要感觉不适,就应该立马就医检查。癌症随时随刻都在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大家一定要加倍关注。祝您身体健康。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2、便血,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这也属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3、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

4、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才可能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什么人是最容易得大肠癌?

1、错误的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越来越讲究。食物太过精细可不好,没有膳食纤维,不能促进肠道蠕动。粗纤维的摄入越来越少,久而久之诱发大肠癌。

2、晚餐不合理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高三四倍。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的热量,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了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3、久坐不运动

年轻人因为工作,整天一张椅子一台电脑就能呆一整天。缺乏运动会导致自身免疫系统下降:平日应多注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

4、肠道一些炎症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等由于肠粘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或遗传因素。


如何预防大肠癌?


滔滔说电影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五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由于将近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属于晚期,所以该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大肠癌如何能早期被发现,哪些症状暗示者有可能得了大肠癌呢?



由于大肠主要是排泄粪便的场所,所以大肠癌最主要的早期表现要从大便上找线索。莫名其妙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胀、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直肠癌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肿瘤何大夫

大肠癌早期有哪些征兆?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乏力、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1.结肠癌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2.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可以多活三十年!

预防大肠癌首要方法,就是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

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不再出现央视主持肖晓琳因肠癌去世这样的惨剧,大家务必管住自己的嘴,注意作息结合,将健康放在首位!


百科名医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不同地区差别很大,我们所处的亚洲地区发病率最低。但近年来世界多数国家大肠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亦不例外。


大肠癌初期仅见粪便隐血阳性,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所以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线索,当我们检查时发现此项检查为阳性时,我们就应该开始注意自身身体症状。而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改变是自身能发现的最早的症状。所以我们应关注自身排便情况,当出现血便或者痢疾样脓血便时,则应高度警惕并及时检查。腹部肿块的出现则提示大肠癌已中晚期。此外多数患者可能出现直肠肿块,有时可伴全身症状,例如低热、贫血、腹部包块、肠梗阻、腹水等。晚期时多伴有多种并发症。

大肠癌病情发展过程较长,为我们预防提供有效时间。除去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还有许多致病高危因素,例如结直肠腺瘤、IBD等。此外大便隐血阳性、家族有大肠癌病史、长期吸烟或肥胖者、有盆腔放疗史者或者是有胃肠道的慢性病史等人均是高危人群。预防上,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要时刻注意,定期排查。对于以上的高危人群要及时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疾病,有效预防癌变。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室的检查,如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CT结肠成像、X线钡剂灌肠等,以确诊病情。最重要的是改善饮食结构,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作息规律,不吸烟,关注自身身体变化。

本期答主: 于丁雯 医学硕士


杏花岛

1、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随着肿瘤不断生长,肿瘤出现坏死、溃疡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增大,血呈鲜红色,当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时即为暗红色,多与粪便相混,有时还会出现血块。需要和痣疮,肛裂等便血鉴别。

3、肠梗阻 由于肿瘤逐渐增大使肠腔越来越狭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或是有时不是因肿瘤完全阻塞肠腔而导致,而是随着肿瘤增大,刺激局部肠腔发生炎性水肿、造成食物堵塞,以致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消化症状。


医联媒体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很高,而且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腹痛为结肠癌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可有反复隐痛、胀痛、阵痛、多发于腹部周边,伴有黑便、腹胀。少数患者以触及腹部出现异常包块为首发症状。如患者出现了柏油杨便及痛、吐、涨闭等肠梗阻症状时,或有明显消瘦、贫血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总之,40岁以上,有上面任何一项或几项者,均要做排癌检查,常规做肛诊、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实,结肠癌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最好的办法是在出现症状前就发现病变。筛查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目前最有效的,国际推荐的筛查方法是内镜+病理检查。

在筛查起始年龄的选择上,由于大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发达国家普遍把50 岁作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在我国,关于起始年龄并无统一标准,曾有观点认为中国人群的大肠癌发病率高峰年龄早于国外,因此建议将起始年龄定为40 岁,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肿瘤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将50 岁作为中国人群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已经得到认可。但接受筛查者的年龄越大,其检查风险也越大,甚至风险可能大于收益,因此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认为应该为75-85 岁人群制定更为个性化的筛查策略。

关于大肠癌的几个要点:

1、关键是早期发现:大部分早期大肠癌患者都有小量的出血现象(有一些是肉眼看不到的),但是, 不管有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老年人都要做肠道检查, 或购买大肠癌试纸自行测试。

2、重点是家族遗传:一个人直系亲属中如有一个或多个人患有大肠癌, 其本人极有可能存在着与大肠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因素。在一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 更容易患大肠癌。因此, 对于这类人群, 了解其家族史、定期做体检非常重要。


放射科杨大夫

为什么大肠癌发现时多是晚期?

大肠癌通常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它们性格低调不张扬,所以常常被忽视,但稍微查查它们的数据资料,简直大吃一惊:在恶性肿瘤圈里排名多年稳居第三,且势力还在加速扩张中。

大肠癌和痔疮太像了!

通过便血,区分肠癌与痔疮

痔疮:颜色较红,随大便排出时滴出,排便后出血随之停止;而直肠癌患者的血液和大便是混在一起的,便血还可能带有黏液和脓液。痔疮患者的大便性状一般变化不大;直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


药疗君

大肠癌就是指结直肠癌,现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据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如果一些癌细胞侵袭到结肠或直肠内层中生长时,就会发生结直肠癌。对于结直肠癌哪些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哪些因素我们无法控制?

无法控制的因素:

1、年龄,大多数人都超过50岁,大肠癌发生率升高;

2、结直肠癌或癌前结肠息肉的家族史;

3、息肉或炎症性肠病;

可以控制的因素(能够控制的因素我们尽量避免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1、吃大量红色或加工过的肉类,或高温烹饪的肉类

2、肥胖(腰部脂肪太多)

3、不经常运动

4、抽烟

5、重度酒精使用

6、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

结直肠癌早期有什么迹象吗?

大肠癌没有早期预警迹象,所以检查是很重要的,早期发现它是可以治愈的。随着病情恶化,你可能会出现下面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

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粘液便等),有时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进行,所有应该在如厕完回头看看你的便便;

3、腹痛和腹部不适,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4、贫血及全身症状,比如:不明原因消瘦、乏力、低热等;

5、腹部肿块,这种体征一定要关注,一旦发现立即就医检查;

结直肠癌早期如何发现了?

除了根据你的病史及症状以外,还需要做一些检查来判断:

1、血常规,了解贫血状况,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2、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3、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了解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便的颜色、性状等;

4、生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

5、肿瘤标志物:CEA是目前消化道肿瘤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志物,对下消化道肿瘤特异性甚高(大于78%);

6、直肠指检,凡是怀疑有结直肠癌的患者必须先做肛门直肠指检;

7、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8、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气钡双重X线造影、直肠腔内超声、胸部/全腹/盆腔CT增强扫描检查、MRI检查等;

具体的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定,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发现早期的大肠癌。癌症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单一的检查有时候是无法判断出来的,或者说通过现有的检查手段很难发现更早期的癌细胞。你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发生疾病的几率,吃一个营养丰富的饮食,得到足够的锻炼,并控制你的身体脂肪,这些习惯预防45%的结直肠癌。


健康浩声音


肠道肿瘤的早期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见于大便带血,颜色鲜红或暗红,血量不一定多,很容易与内痔或直肠息肉等疾病的出血相混淆。对于便血,除了及时做肛肠镜检查外,还需根据患者年龄、便血的多少、颜色及是否伴有疼痛等综合分析诊断。


第二:肛门疼痛,结直肠恶变早期,疼痛不明显或有隐痛。肛管内神经灵敏,肿瘤初期就可能出现痛感,大便时疼痛加重。


第三:肛门肿物脱出。肛缘有肿物隆起或肛管直肠内肿物脱出肛门外,有的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入肛门内,有的则便后不能回纳或经常性在肛门外。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痔疮,其实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肛门肿物脱出,例如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所以,肛门肿物脱出应引起重视。




家庭医生在线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n\n\n\n\n肠癌。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n\n\n\n\n主要的致病因素即为大量高\n\n\n\n\n脂肪类食品的摄入。高脂饮\n\n\n\n\n食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而\n\n\n\n\n且可促进肠道内某些厌氧细\n\n\n\n\n菌的生长,胆醇\n\n\n\n\n和胆盐一经厌\n\n\n\n\n氧菌分解形成\n\n\n\n\n不饱和胆固\n\n\n\n\n醇。如脱氧胆\n\n\n\n\n酸和石胆酸在\n\n\n\n\n肠道内部都有\n\n\n\n\n增加,后两者\n\n\n\n\n都是致癌物质\n\n\n\n\n或辅癌物质,\n\n\n\n\n因此可导致直\n\n\n\n\n肠癌的发生。

除了外因\n\n\n\n\n以外,大肠癌\n\n\n\n\n的发生与遗传\n\n\n\n\n因素紧密相\n\n\n\n\n关,如家族\n\n\n\n\n性的息肉\n\n\n\n\n瘤、遗传性非息肉\n\n\n\n\n病性结肠癌等,要对有\n\n\n\n\n家族史的患者进行早期\n\n\n\n\n排查,能为临床诊治赢\n\n\n\n\n得好时机。

范学顺说饮食防癌是重\n\n\n\n\n要策略。健康的饮食方式应\n\n\n\n\n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n\n\n\n\n进食一些纤维素食物,少吃\n\n\n\n\n高糖、总脂肪及饱和脂肪\n\n\n\n\n含量高的膳食。

生活要有规律,\n\n\n\n\n尽量保持心情舒畅,\n\n\n\n\n保证每天正常排\n\n\n\n\n便等,忌暴饮\n\n\n\n\n暴食,及吃油\n\n\n\n\n炸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