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腿肿是因为心衰还是肾病?

赤小珠

看了您的提问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来解答:1.如何区别水肿原因;2.该去看哪个科。我开始讲咯。


1.水肿区分

能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血管源性、免疫源性、内分泌源性、药源性等等。而您的疑问主要在心源性和肾源性,那我就着重讲讲这两个:

  1. 心源性:由心功能下降引起的下肢水肿一般为对称性的凹陷性水肿,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下降不能将更多的血液射入肺部,同时体循环的血液不停的回到右心,引起的血液的堆积,可以理解为交通堵塞,加上重力的配合所以双下肢率先水肿。心源性水肿多半都会有心脏方面的疾病表现:心累、心悸、胸闷、气紧等。

  2. 肾源性:肾源性水肿病因是水钠储溜,也就是说血液太浓,水排不出去全留在体内。所以肾源性水肿一般会先在人体组织比较疏松的部位开始出现,比如颜面部,当然它也可以出现双下肢水肿,但并不会像心源性那样一出现就不宜消退,而且肾源性水肿多从脚踝处开始。肾源性的肾脏表现有蛋白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障碍的表现。

下面这张截图简单明了的做出了总结:


2.看哪个科

在讲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再说一下水肿,它和发热、咳嗽、胸痛、腹痛一样,一般人很难从表象看到本质,这很正常毕竟各位不是医生。单拿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出来说,他们两也会相互影响:肾源性引起了高血压、水钠储溜,久而久之心功能一样要受影响;心源性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肾灌注不足,同样可引起急性的肾功能不全。所以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个整体,看病也要从整体看。

现在的朋友都存在这个问题:该看哪个科。这需要医生想帮你分析病因而不是你自己在那瞎猜。心内科、肾脏内科以及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当然都可以看,但其实我们建议是先看全科,这不是D医生的自卖自夸,因为全科的工作就是诊断未分化疾病,国家在大力发展全科就是为了减轻医疗负担,让老百姓看病不茫然,避免重复就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通过全科分诊也是最省事的医疗模式。


全科D医生

水肿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皮下组织内的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处于失代偿期期的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炎和肾病、重度的营养不良等,也有可能是局部外伤、过敏、血栓、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不同病情所导致的腿肿和身体症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加以鉴别。了解下肢水肿的相关知识,对于您了解自己的病情有很大帮助。

心衰造成下肢水肿的情况多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见,其中右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之一就是水肿,主要原因就是体循环淤血所致,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或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右心衰竭除水肿体征外,还有可能因为体循环淤血造成颈静脉怒张、搏动增强表现,肝颈静脉反流征呈现阳性结果,肝脾肿大等表现。并且会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腹胀、恶心、呕吐等,这些躯体症状可能和胃肠道、肝脏的淤血造成的。这些表现对于普通人了解下肢水肿的病因和分类,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肾病造成的肾性水肿主要是由于水和钠的潴留造成的,可分为两大类: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在这两种水肿的发作过程中,肾病性水肿多从下肢开始,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就会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而产生。当某些原因导致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会进一步加重电解质紊乱,加重水肿的症状。这种下肢水肿往往伴发血压的升高、尿蛋白异常、甚至血尿等,并且可能有乏力、疲倦、腰困、饮食减少的表现

本期答主:王泽,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不要纠缠在区分上,而是怎样消除水肿才是中医的任务,区分由西医去分,反正西医是无任何方法消除水肿的。

而中焦,主要是脾胃,主要作用是对食物的腐熟消化,吸收和输导水谷精微的作用,也是中焦靠脾胃去生化气血之源。如何促进脾胃生化气血,是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抵御疾病的保证。对中医来说,重点在改善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能够正常物质交换,向身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水谷精微,使各系统生理功能平衡。这是中焦的作用。

下焦主要是小肠,大肠,肾,膀胱,是主管体内水液流通和排泄的器官,也是水液流通和排泄的通道,因此,三焦又有“水道”之称。

三焦气化不通是人体水肿的主因。水饮于胃,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散精,内而脏腑四肢百骸,外而肌腠皮毛使之滋养。另外,脾气散精,又能上输于肺,再靠肺气的宣发肃降协调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并使下注于肾的水液通过肾的升清降浊功能将浊中之清上归于肺,浊中之浊下注膀胱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三焦是贯穿始终的通道,将肺,肾,膀胱等五脏六腑与腠理密切联系起来,肾脏与三焦膀胱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不论什么原因的水肿,均与三焦与五脏六腑代谢失调有密切联系。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虽以肾脏为主,以肺之宣降为动力,但三焦却是贯穿始终的水液通道,三焦不通才是各种水肿的主要因素!因而,称三焦为“中渎之府”,有“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

广东民间中医


中医杂谈

腿肿是水肿表现在下肢的症状,一般来说腿肿在心脏病变时多见。水肿是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在临床上将水肿分为以下几种,各有特点,小克为大家分享分享。

1.心源性水肿:常见原因是右心衰竭,表现为从轻度的脚踝部水肿向上延及全身水肿,发展较慢,可随体变化而改变部位,呈对称性,凹陷性,颜面部一般不出现水肿。

2.肾源性水肿:多发生于各型肾炎及肾病,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较快,水肿质软而移动性大。

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多表现为腹腔积液,也可先出现足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多无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多见于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等,特点是水肿发生前有消瘦、体重减轻,水肿常从足部开始向全身蔓延。

5.粘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水肿发生于经前1-2周,表现为眼睑、手部及踝部轻度水肿。

6.下肢静脉血栓及静脉曲张也可出现腿部水肿,下肢淋巴回流受阻可引起腿部水肿。



小克医学



至于腿肿了,是心衰还是肾病引起的,如何区别?我认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做比较好。因为除了心、肾疾病外,还有肝病、肿瘤、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等等其它原因也可以引起腿肿。你觉得呢。


木棉花开15609

其实,这就涉及到医学上“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了。

对于患者而言,单纯靠症状表现及病史,其实是很难去区分是“心源性水肿”还是“肾源性水肿”的。更何况还有其它类型的水肿:如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相关性水肿(如甲减、库欣综合征等所致的水肿)、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等所致的水肿)、药物所致的水肿(如糖皮质激素、甘草制剂等)、局限性水肿(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淋巴管炎等)等等。


既然患者提到了“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那么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两者在症状、病史特点等方面的区别。

一般心源性水肿患者,多有明确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水肿一般多见于下垂的部位,双下肢对称性出现较多见,按下可见凹陷,同时多伴有胸闷、活动后气急、心慌、乏力等表现。

而肾源性水肿患者,可能本身有肾脏疾病,也可能本身是没有肾脏疾病的(如仅仅是偶尔感染后出现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在下肢出现浮肿的同时,会先有清晨颜面部的浮肿,而且水肿一般与体位关系不大,不像心源性水肿多见于身体下垂的部位,一般多伴有血压高、小便混浊、有蛋白尿、血脂异常,甚至有低白蛋白血症等疾病。

当然上述的表现,也仅仅是外在的部分表现,有些患者可能“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的表现都有一部分,甚至还合并有其它水肿的特点,这时就不能简单地靠外在表现去区分了,则是需要专业的医生,结合你的病史、症状、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等情况来综合评估分析了。


所以碰上腿肿,不要自己去操那份心了,去纠结是心脏的问题,还是肾脏的问题所致,也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网状淋巴管炎等疾病所致的。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

版权归属:头条号/申城白衣书生,可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绝抄袭。

申城白衣书生

下肢水肿最常见的是心功能不全,因为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等导致了静脉回流受限都会影响,一般伴有心慌、憋气、胸闷等不适,需要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另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一般都是晚期,有面色苍白贫血貌,需要查血生化肾功能,另外下肢浮肿也可见于肿瘤压迫下肢血液回流障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