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養生功—站樁功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諺語有云:“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層皮,佛爭一炷香”這裡說的“氣”可不是鬥氣的“氣”,而是五臟之氣的“氣”。

《易經》認為“氣”對生命有著重要意義。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賴氣以生,氣存則生,氣失則亡。所以有“善養生者,必知養氣”的說法。“氣”與養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劇烈運動,一般只適合年輕人,對於那些身體虛弱、津乏氣短的人來說,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內耗,傷津動氣,不增其益,反受其累。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

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的補氣功——站樁功。

站樁功是我國民間的一種有效的健身運動,其主要作用能使中樞神經休息,加強血液循環,促使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對人們強身健體和防治多種慢性疾病,都有較好功效。

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

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而且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習。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呈內“八字”形站立,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

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的狀態。

兩臂環抱於胸前,掌心相對胸部,雙手十指相對,手指自然舒張,兩腋想像夾著一個氣球,既不能用力過大也不能不用力,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後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頭要正,百會上領(想像頭頂似有一線把頭部懸吊起),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顎,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肩部放鬆,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鬆,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鬆地前後轉一轉。

身體

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胯部往前翻,屁股微微往下坐(想像屁股後面有虛空的椅子,只做到椅子前沿的1/3),如果做到以上兩點,腹部會自然放鬆微回收。

總之,站樁是通氣血的最好方法,遠勝打坐及各種動功。氣血通則百病除,在此基礎上,“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使身體與自然界運行規律合拍,就能盡終其天年,長命百歲!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简单的养生功—站桩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