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陪20歲兒子面試,面試官當面拒絕:公司不是託兒所

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媽寶男”出現,這些孩子本已經到了可以相對獨立的階段,卻依然對父母產生著強烈的依賴。而分析這種現狀,不難發現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是引起孩子這種依賴感的最終原因。孩子對父母依賴沒有錯,健康的一點依賴狀態是在心理上彼此依戀,但在生活中還是能夠在父母的鼓勵下,大膽地走向社會,更為獨立的去面臨各種問題。

媽媽陪20歲兒子面試,面試官當面拒絕:公司不是託兒所

小董已經是個20歲的大小夥了,然而他卻什麼都不會。常言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仔細看看小董的家庭教育就會明白他的這種依賴感就是源於母親對他的包辦代替。從小在母親的眼裡就認為兒子不需要學會做事情,男孩子以後是幹大事情的,哪能讓孩子沉沒在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中。所以吃飯媽媽喂、衣服媽媽幫助穿、事情都有媽媽做……時間久了小董就成了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

媽媽陪20歲兒子面試,面試官當面拒絕:公司不是託兒所

漸漸地小董到了上學的年齡,可是所有的書包依然是媽媽幫他整理,甚至有時連作業上的抄寫,都是媽媽幫他做。就這樣小董在媽媽無原則的溺愛中慢慢的長大, 20歲的他穿什麼衣服還是媽媽安排好的,房間也是媽媽打掃,如果把小董一個人扔在這個社會中,相信他一定無法生存。

就是因為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小董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無奈的他只能呆在家裡虛度光陰。最後頹廢的他就在電腦遊戲中消磨無聊的時光。媽媽覺得兒子一直這樣沒有工作也不是一回事兒,於是就跟兒子說:“寶貝,要不你去找找工作吧,你別怕,有媽媽陪你一起去面試。”

媽媽陪20歲兒子面試,面試官當面拒絕:公司不是託兒所

在媽媽的幫助下,好不容易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個招工啟事,按照小董的條件還是可以去嘗試一下的,於是媽媽就陪著小董一起去面試。在等待的過程中媽媽在一旁一會兒遞水、一會兒幫小董擦汗,而小董卻只是拿著手機坐在那邊拼命地打遊戲。

終於輪到小董面試了,面試官和小董說了幾句話,還沒開始真正的詢問,小董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我背癢,你幫我撓一下。”面試官看到這樣的情形搖了搖頭,在小董的那張簡歷上,畫了一個大叉,當面拒絕說:“公司不是託兒所,你這什麼都還要依賴媽媽,我們公司可不敢要。”

媽媽陪20歲兒子面試,面試官當面拒絕:公司不是託兒所

像小董這樣的孩子,長此以往生活在媽媽愛的滋潤中,成為了溫室裡的花朵。既不知道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中尋找發展的機會,更不知道如何去把握自己應該珍惜的時機。小董就是這樣在無聊的等待中期待媽媽幫他處理好所有的事情,卻不知在這樣的一種等待和依賴中自己的能力將變得越來越弱,不僅和社會有所脫節,甚至都缺失了必要的生存能力。

因此我們在面對孩子教育時,也要學會適度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和問題,只有經歷過失敗最終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幸福。真正愛孩子的母親一定不會緊緊的把孩子束縛在身邊,而是會讓孩子展開翅膀盡情地翱翔,哪怕遇到風雨也無所謂,因為歷經風雨再見彩虹,那才是一個人成長的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