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救子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陶朱公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他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在吴越之争中灭掉了吴国,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弃官从商,又白手起家,成为了巨富,后来,定居于陶地,自号陶朱公。

陶朱公生有3个儿子。就好比今天的富二代,有的就不守规矩,陶朱公的二儿子,就是仗着有钱有势,胡作非为,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按律当斩。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按说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毕竟是亲儿子啊,所以,还是要想方设法营救。”

范蠡救子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范蠡想起了自己有一个老朋友庄生,在楚国当大官儿,于是,就写了一封信,请求庄生搭救自己的儿子。另外,又准备了1000两黄金作为礼物,然后准备派自己的小儿子,带着书信和黄金,去楚国办事。

大儿子一听说要派小儿子去,就不干了,说:“救人这么大事,放着我不用,却偏要派小儿子去,这明显是在说我是窝囊废!如果不派我去,那我就自杀!”

她母亲一听,当时就吓坏了,赶紧去找范蠡,好说歹说,非要范蠡派大儿子去。范蠡被夫人缠得没有办法,又怕大儿子真的出事,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派大儿子去。

范蠡把大儿子叫来,把书信和黄金都交给他,然后明确的告诉他:“到了楚国,把信和黄金都交给庄生,任由他处置,千万不要和他发生任何争执。”大儿子连连称是。到了楚国之后,大儿子按照范蠡的交代办了。

庄生告诉大儿子:“你赶紧走,不要在这里逗留,即使你的二兄弟被赦免出狱,也不要问为什么。”大儿子连连答应。

然而长子并没有离开楚国,而是用私自带的黄金献给楚国的权贵,以求门路。

范蠡救子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庄生虽然贫穷,但廉法正直闻名天下,从楚王以下都把他当老师一样尊崇。至于范蠡送来的黄金,他并不想接受,想要等事成以后归还,表明信誉。庄生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财。如果我病死了,来不及事先交待你,记得以后归还他,不要去动用。”

庄生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动到某个位置,对楚国有危害。”

楚王向来相信庄生,问庄生如何是好。庄生说只有做好事才能消除,楚王表示明白了。然后命令使者去将钱财物资的府库严密封起来。

楚国接受贿赂的官员听说消息后,惊喜地告诉范蠡长子,说:“楚王就要大赦天下了。”长子不解,官员说:“每次大王实施大赦,怕人乘机在大赦前抢劫,所以常常先把府库封闭,昨晚楚王已命令封闭府库了。”

长子以为楚国即将大赦,他的弟弟自然会放出,那么千溢黄金岂不是白白便宜庄生了?不行,长子立刻去见庄生。

庄生见到长子,大惊说:“你怎么还没有离开呀?”长子十分不客气地说:“当然没有离开!当初是为了弟弟的事情,现在弟弟的罪,大家都知道会自动赦免了,所以特来向先生辞行!”

庄生这下明白他的意思,往里面一指说“钱都在里面,你自己拿走吧。”长子拿回财物,心下窃喜。

等大公子走后,庄生恼羞成怒,心想:“我这是被一个后辈小生给耍了。”

于是,庄生又来晋见楚王,庄生告诉楚王,在外面听到老百姓的议论说:“陶地的巨富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花了重金,贿赂楚王的左右,所以楚王才大赦天下,为的就是赦免陶朱公的儿子,而不是体恤楚国人。”

楚王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说:“那就先把陶朱公的儿子杀掉,然后再大赦天下!”就这样,陶朱公的儿子还是被杀掉了,大公子带着兄弟的尸身回到了家。

范蠡救子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等他回到家之后,全家人无不嚎啕痛哭,只有范蠡笑着说:

“他一去必然会杀死他的弟弟!不让他去,他要自杀,我反正要失去一个儿子,不如就让他去吧。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舍不得花钱呀!这是因为他年少时和我一起经营,知道谋生的困难,历尽艰苦,所以不轻易花钱。至于小儿子,生来就看见我很富有,坐着好车,骑着良马,去追逐狡兔,哪里懂得钱财是怎样积聚的,所以不会吝惜。我原想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财物呀!而大儿子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后必然杀死他的弟弟,这是合乎常理的,没什么好悲伤!。”

花钱这种事,不是有钱就会花的,挣钱的人往往不太懂花钱;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富二代比较爱“坑爹”,确实是他们不知道钱从哪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