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腻浪0

五胡乱华这个事情,这些年的叙事越来越民族主义了。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民族矛盾,之所以出现五胡乱华,一句话总结,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晋朝自己作死,拉上了中原地区的汉人为他们垫背,内迁的少数民族也卷入了这个过程,也被晋朝的统治阶级拉去垫背。

五胡之乱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各自的情况都不相同。

匈奴主要是指当时已经内迁到今天山西境内的匈奴,实际上主要是南匈奴,北匈奴在从西汉到东汉的持续打击下,早就西迁了。内迁的匈奴在山西北部一带聚居,到五胡之乱的时候,虽然还是被视为匈奴,但在生活方式上已经基本上农耕化了。如果西晋在统一之后能够保持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些匈奴的命运就是变成普通的汉族农民。

但西晋从司马懿的时候就开始给子孙挖坑,这个坑一直持续不断的挖,越来越大,到西晋统一才过了十年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就开始进入八王之乱的时期。八王之乱就是一大群司马氏皇族各自带着自己封地的人马相互厮杀,等到各自的本钱都差不多耗完了,东海王司马越和成都王司马颖就开始各自招引不同的胡族帮自己打仗。

匈奴内迁之后在山西聚居,生长繁衍,到八王之乱的时候,因为主要是在关中、河南、山东一带进行战争,山西境内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冲击。所以,到司马颖把自己的本钱都打完之后,就主动拉拢匈奴,让匈奴给自己当雇佣军。

匈奴一开始对司马氏的底细也搞不清楚,本来是抱着当雇佣军的心思去帮忙干活的。去了一看才发现,司马氏皇族已经把中原一带破坏的不像样子了,没有什么成型的政治势力能够掌控局势了。刘渊这才有了也想恢复祖上荣光的想法。

但即便是刘渊依靠自己的匈奴族人起兵的时候,刘渊也并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匈奴人,而是把自己视为汉人,是打着为刘禅和汉朝报仇的旗号。所以,刘渊就像清朝的皇帝一样,既是匈奴的单于,也是汉人的皇帝。自称大单于只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匈奴,更重要的还是他也想在中原建立统一王朝,当皇帝。

东汉后期的社会形态也是家族聚居,生产关系还是庄园农奴制,一定程度上,这种生产关系模式和内迁的匈奴在结构上是比较相似的。所以,与其把刘渊时期的匈奴当成匈奴,还不如当成汉朝末期的世家大族,只不过他们是以部落为认同基础,而世家大族以血缘为认同基础而已。

但也是在战争过程中,匈奴人中汉化程度比较浅的一部分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掠夺本性,也越来越强调自己作为匈奴人的民族认同。从刘渊到刘曜、刘聪,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匈奴从农耕向游牧后退的转变过程,对匈奴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

,对汉人的态度也越来越残忍。

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羯族的石勒,而羯族在五胡乱华时期,也只出现了石赵这一次,就再没有出现过了。羯族本来就是被裹挟在内迁的匈奴中的一个小部落,人数不多,因此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之后,很快就消耗完了。

羌族和氐族主要出自西北,也就是今天陕西、甘肃一带的山区。这些地区在西汉时期虽然也已经设立了郡县,而且就在京畿外围,但山区道路崎岖,朝廷并没有进行有效扩张。一直到汉朝,才开始加强对这些地图上已经属于内地的地区加强控制,这也就是东汉和羌族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战争的主要原因。

如果中原内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边疆地区也大体稳定,那么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就会向迁移过去的汉人学习农耕化的生活方式。如果内地政治混乱,内地汉人农民大量向边疆地区迁徙,结果就会是大量迁徙过去的汉族农民为了自保,向当地的少数民族学习,逐步少数民族化。

原因很简单,如果内地政治稳定,官府就是向边疆地区迁徙的汉族农民的靠山,这些汉族农民在当地就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内地政治混乱,官府也没有能力在边疆地区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当地的少数民族就会占据优势,外迁的汉族农民也只能依附于他们。

所以,无论是匈奴、羯族、羌族还是氐族,实际上都裹挟了大量的汉族农民,并不是纯粹的本民族组成的军队。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性的原因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晋朝的政治结构自己本身就有大坑,统治秩序不够稳定,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乱,才为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提供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实际上,在每个王朝的末期,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乱,缺乏有实力建立统一稳定的秩序的政治势力,而在长城一线附近有接近汉族农耕地区的少数民族,都会因缘际会的登上历史舞台。比如唐朝晚期就出现了沙陀人一度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扮演政治主角的情况。从后唐到后晋、后汉,都是沙托人建立的政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政治秩序崩溃之后,在当时缺乏有效的政治组织来充当组织主体,把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起来,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的情况下,这种建立在部落认同基础上的少数民族反而会因为其相对落后的等级体系,组织更为严密,战斗力也就更强。

而当中原地区在长期的战乱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组织程度更高,更能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政治势力的时候,往往就能够迅速击败其它政治势力,消灭这些趁乱而起的内迁少数民族势力,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而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往往就是一个具有大体相同的认同的军事集团。

从这个角度说,五胡之乱首要的原因并不是民族问题,而是晋朝自己的统治出了问题,人为打断了当时已经内迁的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农耕化的进程,反而出现了一个边疆地区的汉人胡化的历史倒退时期。


五胡乱华,由匈奴率先发起,而鲜卑笑到最后。这场民族大灾难使得民族精锐尽失,百姓苦不堪言,全国人口锐减。然而,历史不应该遮遮掩掩,真真正正存在过的事情就应该被铭记,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而制造民族矛盾,在网上恶意攻击辱骂形成敌对关系,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的大好时机,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历史一块砖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以之形容贾南风,真是极妥帖。

司马炎靠父祖之荫,得国曰晋,称武帝。传子晋惠帝,贾南风为皇后。贾后“丑而短黑”、却又“妒忌多权诈”,专擅朝政,捕杀异己,手刃妃嫔,谋害储君,终酿成八王之乱。

简单说,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一群无能子弟(事实上远不止八个)为了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就在这种乌烟瘴气的大环境下,五胡竞相登上了历史舞台,氐族李雄揭开了乱华的序幕,但其实他的祸害最小。

祸乱最大的当属匈奴与羯。自南匈奴内附,入居西河美稷,设王庭于离石左国城。当晋室衰微之象才露,匈奴便蠢蠢欲动。

《晋书·载记第一》:

惠帝失驭,寇盗蜂起,元海(刘渊)从祖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明白,大略是说,从前我们的祖先与汉朝约为兄弟,要同甘共苦。汉亡后,魏晋代兴,我们虽然还有单于的虚名,但实际上却无立锥之地,从从前的王侯贵族,降成了普通百姓。如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不静,咱们要恢复祖宗的荣光,此时正是其时。

它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一个每当王朝末年,那些登高一呼的枭雄都会释放的信号:要想建功立业,这就该动手了!

这是直接原因。

而间接的原因在于: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在多代皇帝的宽容接纳政策下,胡人逐渐增多,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五胡乱华,按祸乱的先后顺序,排序如下:

1、氐族。李雄占成都,称“成都王”,史称成汉,亡于东晋。苻洪建前秦,亡于后秦。吕光建后凉,亡于后秦。

2、匈奴。刘渊起兵于离石,称“汉王”,史称匈奴汉国、汉赵、前赵等,西晋亡于前赵,怀帝、愍帝皆被杀。前赵亡于后赵。

又,赫连勃勃建胡夏,筑统万城,立国25年,被北魏所灭。

又,沮渠蒙逊建北凉,先亡于北魏。再重建于高昌,亡于柔然。

3、羯族。石勒先在刘渊帐下,后据有河南河北之地,前赵平阳之变后与之决裂,洛阳之战擒前赵皇帝刘曜,次年灭前赵,杀太子及文武百官。后赵亡于冉魏。

4、鲜卑。后赵石虎杀侄称帝,死后诸子争位,最终冉闵走上前台。此时鲜卑慕容氏从辽东南下,风卷残云,杀冉闵,建前燕,亡于前秦。慕容氏诸燕先后建了五个政权,西燕亡于后燕,后燕与北燕亡于北魏,南燕亡于西晋。慕容氏分支吐谷浑在河湟立国,与隋唐对峙,经几百年才灭于吐蕃。与此同时,鲜卑诸部竞相出场,如乞伏氏建西秦,立国47年,灭于胡夏。秃发氏建南凉,立国17年,灭于西秦。

5、羌。姚苌在前秦淝水之败后反,擒杀苻坚。立国34年,亡于东晋。


后果:

让我们先摘抄两段史书。

其一来自咱们的武悼天王载记:

贼盗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石虎)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其二来自兴复大燕的战神慕容垂:

慕容垂军人饥甚,多奔中山,幽、冀人相食。初,关东谣曰:“幽州(垂夬),生当灭。若不灭,百姓绝。”垂夬,垂之本名。与丕相持经年,百姓死几绝。

其三来自慕容家的绝世美男子慕容冲:

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

以上三段,大抵都是说百姓之苦,农业遭受巨大破坏,百姓死之七八,血流飘杵,赤地千里。其时北方的人口锐降到快灭种之境地,当是时也,冉闵的杀胡令出台,应该说是挽救了很多北方汉人的性命——我在有篇回答中曾胡乱测算,觉得他大概挽救了当时汉人的1/10人口,若以“再造汉族之功”目之,有些言过其实。



王事情

五胡乱华,指的是西晋时期的一段混乱历史。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人部落,源自《晋书》。

1.先得从三国说起,三国群英你争我夺,杀得天下十室九空,虽然司马家最终得了天下,但汉民族在这场浩劫中已经有些疲软了。

2.从汉朝开始就围着华夏这块文明宝地团团转的胡人部落,这个时候开始不约而同的向大汉帝国留下的真空地带进军,并直接接触到晋朝的势力范围。

3.晋朝因为内部原因发生混乱,司马家各王各自开始分裂攻伐,史称“八王之乱”。他们不仅自己打,还借用了胡人的力量打,结果汉人越打越弱,匈奴等胡人却趁势而起。

4.分裂孱弱的中原王朝阻挡不住趁势而起的胡人,很快胡人打下了洛阳和长安,俘虏了皇帝。各个三国名人的后代在此被杀了一票又一票,悲惨至极。史称永嘉之乱。

5.在五胡乱华之前的时代,陆续迁入和繁衍的胡人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远远超过汉人人口。当汉人政权衰亡后,他们开始进行灭汉取而代之的行动,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胡人国家。汉人在这段时间内受到更大的荼毒。

6.北方汉人被逼到绝地时开始了反弹,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闵发动叛乱,建立了短暂的冉魏,纠集起汉人势力报复胡人,并发布了《杀胡令》。从此胡汉之间进入了真正的血腥屠杀中。冉魏政权在鲜卑和其它胡人的攻击下很快灭亡了,冉闵也被杀。

7.西晋灭亡了,一部分残余的朝廷势力躲到了江南,大量的汉族人也跟着南下。史称“衣冠南渡”。他们建立了东晋。开始与北方胡人的长期对峙。东晋发动了好几次北伐,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被消极的浪费了。

8.后赵内乱时,氐族的势力崛起,占据了长安,建立了前秦。经历几代昏君后,英主苻坚杀符生继位。开始崇尚汉学,恢复生产,安定民心,逐渐前秦开始强盛起来,并灭亡了慕容鲜卑和北方各个势力,统一了北方。

9.前秦不断攻伐,吞吃了益州,又打下了襄阳,开始对东晋的全线进攻。但是在淝水遭到谢玄的顽强阻击。最后汉人绝地反击,以8000骑兵打翻苻坚百万异族联军。苻坚本人也中箭受伤,不久后慕容鲜卑在慕容垂的带领下又开始作乱。

10.苻坚的部将,氐族的姚苌因为畏罪潜逃,建立了后秦。后包围了苻坚,要求禅让。苻坚怕女儿被姚苌侮辱,便杀了两个女儿。之后姚苌吊死了苻坚。

11.苻坚的部将吕光为苻坚披麻戴孝,然后建立了后凉。

12.桓温的儿子桓玄杀入了东晋健康,篡位建立了桓楚。后尽杀北府军。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带着残余逃亡。在京口举行起义,仅4个月就灭杀了桓玄,迎回了晋安帝。

13.后刘裕一路拼杀,消灭了大量的割据势力,并打到长安,干掉了后秦。在一系列的文治武兴后,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是为宋武帝。

14.刘裕死后,少帝继位。搞得国家大乱,后宋文帝刘义隆继位,结束了乱象,改元“元嘉”,开始了北伐。(辛弃疾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元嘉)

15.刘宋趁北魏和柔然大战,北伐抢夺故地,宋文帝发动了三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但双方也结束了兴旺的局面,国家都开始了衰败。

16.很多年后,刘宋的将军萧道成篡位,刘宋灭亡,建立了南朝萧齐。

17.后南朝齐禅位于宗室萧衍。萧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南齐灭亡

18.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西梁,梁朝因此灭亡。


王司徒老百科

有关这个问题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讲,因为这一段历史太血腥、太残忍,对于汉族人民来说不啻是一场前无古人后也罕有来者的浩劫。



一个民族,除非人口又少又羸弱,否则依靠杀伐是根本消灭不干净的,只能增加仇恨,并且迟早要回报在杀伐者自己头上。汉朝通过分而治之的方法,把北匈奴赶跑了,但是对南匈奴却网开一面,甚至还鼓励他们南迁到黄河流域,甚至还赐给他们国姓刘。

终于,司马懿的子孙们开始了互殴,这一场互殴被称为“八王之乱”。相比于“七国之乱”而言,这场动乱不算大,但是只知道斗富和内斗的晋朝既没有周亚夫那样的名将,他们弱智的皇帝更是没法子和汉景帝相提并论。在他们斗得奄奄一息的时候,一个叫刘渊的匈奴酋长满怀深意地看着中原一眼。他知道,是时候给这些当年打的自己祖先无立锥之地的汉人一点教训了。



有关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极其屈辱和悲痛的名字:五胡乱华!



永嘉之乱以后,在胡人的野蛮残暴的统治下,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史称“衣冠南渡”。为什么要南渡?因为北方的汉人在胡人的血腥屠杀下,能存活下来的只有十之二三。著名的胡皇石勒,一次屠杀就能砍掉数十万汉人的人头!



这一场人间惨剧持续了近百年,汉人在北方大地一直是以两脚羊的身份存活。也许这场动乱在客观上促进了所谓的“民族融合”,但在当时,胡人就是外族,就是入侵者。他们给汉族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是每一个汉族儿女都不应该遗忘的。


青言论史

不请自来,关于五胡乱华的起因,很多文章都有提及。首先,历史的大背景肯定是动乱得以蔓延的主要原因。但客观存在的气候环境也是五胡不得已发动战争的重要因素。


事出有因:

1、气候因素:

西晋末年,全球性气候寒冷,“小冰河期”在北方蔓延,气温降低,降雨减少,牲畜大量死亡,草原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被迫南迁。此事,已被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证实。


2、胡人南迁:

游牧民族是靠天吃饭的民族,一旦遭受干旱、寒潮等自然灾害,基本上就无法生存。而中原地区则是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大量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由于国家战乱不断,也无力驱赶,致使胡人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可见胡人对中原的入侵实际也是预谋已久。


3、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皇后贾南风干政,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波及全国,前后历时十六年,结果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国家动乱。给五胡创造了趁乱反晋的绝佳机会。


惨痛教训:

五胡之乱,致使华夏大地生灵涂炭,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北方汉人被屠杀殆尽。国家政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基础建设荡然无存。后经东晋,到隋初,人口才显著增加。



linux每日谈

很高兴为你解答!首先我们得明确五胡指的是哪五胡?“匈奴、鲜卑、羌、羯、氐”五个少数民族。五胡乱华的时间是从西晋灭亡开始,到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结束。也有历史学者将其称为“五胡乱华”“中原沦陷”、“永嘉之乱”。其实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

一、五胡乱华的背景

1.民族大迁徙。

汉朝以来,由于民族政策的开放,特别是对西域实行管辖以后,胡人不断的向中原迁徙,中国北方的胡人剧增。

2.中原格局动荡。

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民不聊生,国力空虚,王室衰微,为五胡乱华提供了基础。

3.文化的差异,使中原人民对胡人另眼相看。

汉朝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奉为经典,认为其他民族都是蛮夷,在这种思想的鼓吹下,中原人民始终对其他民族抱有偏见,歧视心理,认为其他民族都是低等民族。所以迁徙于北方的胡人经常遭受压迫和欺凌,而胡人也不断反抗,最终演化为五胡乱华事件。

二、五胡乱华的结果

1.五胡乱华导致了人口锐减。

由于五胡乱华,使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战争,疾病,饥荒,据统计使当时的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

2.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由于战乱等一系列原因,促使北方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3.发展了南方的生产力。

大量北方民众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促使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后来南方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保障。


甜心1712

五胡乱华是我们汉族人史上最为悲惨的一段历史,汉族人失去了北方平原,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相继在北方建立了20多个政权,纷争不休。



我认为五胡乱华的主要原因就是八王之乱的内斗,八王之乱严重的破坏了汉人的经济政治,而且军事实力从这里开始一蹶不振,才给了胡人南下作乱的机会,如果没有八王之乱,依照当时的国力,胡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中原作乱。


八王之乱后,晋朝元气大伤,五胡乱华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后来前赵俘获了晋愍帝,西晋灭亡。

五胡乱华之中胡人极为凶残,他们将汉族女子俘虏为军粮,夜间jian淫,白天烹食,鲜卑族慕容氏在邺城一个冬天就吃掉了5万少女。尸骨堆积如山。根本就没有人性可言。仅仅百余年间北方汉人从1600万直降至不足400万。





最后匈奴、羯、羌、氐战败后基本被屠杀殆尽。鲜卑拓拔部基本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局算是基本稳定了,再后来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算是结束了乱世。


越关小侃

五胡乱华主要指的就是在西晋末年(还没彻底灭亡),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还有其他小部落),趁着八王之乱西晋国力衰弱之机,在北方陆续建立了数个非汉族政权,从而和南方汉人政权相对峙的时期。虽然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但对北方汉人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更直接导致了后来300多年的混乱局面。

至于因果关系,

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汉朝以来胡人大量内迁,二是八王之乱导致西晋政局崩溃。结果就是造成中原大地长期陷入战乱,对后来中国的历史发展尤其是隋唐文化影响比较重大。

简单的说完,我们再细说一番。此事说来话长,各位自备瓜子、饮料。

天下大乱,胡人内迁

关于胡人内迁,我们要将历史往前翻,一直翻倒汉朝时期。在汉朝时期,部分胡人就已经开始了内迁,毕竟大家都向往更加舒适的生活嘛,而这也得益于汉朝和匈奴的长期通婚(打仗的时期没有和亲的时期多),以及对南北匈奴采取的分化政策。但是这种内迁规模并不大,相对于人口众多的汉人来说,胡人还只是一小撮。

话说到了黄巾起义时期,黄巾军在北方这一通祸祸,紧接着董卓又杀入关中,等到李傕郭汜大混战的时候,关中都已经开始人吃人了。然后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并起,开始了长时间的战乱,尤其是北方,在混战之下导致人口锐减,农业生产等生存必须早就荒废的不成样子了,你想想袁术同志都混到吃糠的地步了,普通老百姓得成为什么样子。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北方“生民百遗一”,足见惨状。

北方没有人口了怎么办,生孩子肯定是来不及了,而胡人自己的生存状况也不好,农耕毕竟比游牧有生存保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胡人开始大量内迁。在多代皇帝的宽容接纳政策下,北方胡人逐渐增多,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八王之乱,胡人崛起

八王之乱的过程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就不细说了。只要知道在西晋末年,由于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导致西晋皇族爆发了一场持续十六年之久的皇族争权风波。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为了皇权,互相征伐,国家政权完全崩溃,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实际上在这个时期,西晋已经名存实亡了,国家早已陷入混战模式,动荡不安。

在八王之乱时期,胡人已经在北方安定了下来,而且军队中有不少胡人将领。然后聚居的胡人们一看,机会来了啊,我们的祖先也是很辉煌的嘛,我们要恢复祖先的荣耀。

310年,前赵皇帝刘渊死,其子刘聪杀了太子刘和,自己称帝。

311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晋怀帝,晋怀帝的侄子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俘虏晋愍帝。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至此西晋彻底灭亡,东晋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北方汉人逃避胡人统治大批渡长江南迁。这些南迁的北方士族和民众并谓之“侨人”。

从此开始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大地再次陷入长达300年的战乱年代。

结果

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大量南逃,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最终使得南方逐渐取代中原成为全国重心。北方胡人则逐渐被汉人同化,而汉人在同化胡人的同时,又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同时胡人对中原文明成果的破坏使得市民阶级的发展停滞,其对当地居民的屠杀与政治上民族的隔离镇压导致手工业者在苛刻的重负束约下,对无力改进生产技术,从而迫使商业资本不断向高利贷治本转换.

总之,五胡乱华时期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段岁月,也是中原大地极为混乱的一段岁月。


香茗史馆

毫无疑问,这是一段充满着血和泪的历史!是北方游牧文明与南方农耕文明的一次剧烈碰撞!纵然披着“民族融合”的神圣外衣,但依旧遮掩不了侵略与反侵略(对当时社会而言)的事实!

公元265年,经历了汉末动乱与三国对峙的汉人们很高兴,因为司马炎于这一年登基称帝,天下一统。久经苦难的人民渴望这一天已经太久了,但是,谁都没有想到,

真正可怕的梦魇就要降临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允许王国全权掌握军政大权。司马炎的继任者——晋惠帝是个软蛋加混蛋,导致他的老婆贾皇后强势干预政事,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从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西晋皇族子弟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大兴刀兵,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史称“八王之乱”

在晋室权争、国力凋敝、社会矛盾横生之际,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北方民族悍然发动战争,

真正可怕的噩梦已经降临

从公园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始,到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华夏大地进入南北朝时代,一百多年里,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为何说是噩梦降临?看一组数据吧。百余年间,北方汉族人口从约1200万急剧下降至400万左右

,其间血雨腥风、苦难悲痛,怎堪详述!

五胡乱华的直接后果,就是天下再次陷入一场空前的浩劫当中,并导致了中华历史上近三百年的分裂对峙。虽然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和汉族人民的长期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