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罗素,永远的正义斗士

罗素大概是人类历史最全能的人物之一,左右脑双向发达,理性与情感同时并重,冷静思索后的鞭辟入里与热情澎湃下的温柔倾诉是他一生最为显著的两个符号。

罗素拥有着多个头衔: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他在多个差异极大的学科领域里自由游走,且都获得了非凡的建树。他在逻辑和数学上硕果累累,出版了多本著作,他的《西方哲学史》迄今为止仍是哲学界重要的书籍,其于1950年凭借《哲学问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他自然轻松别具一格的散文也在英国文学中享誉甚高。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罗素,永远的正义斗士

他还热衷于教育和社会运动,积极投身于世界和平运动中,为反对战争倾注了大量心力,是一个顽强执着、永不屈服的斗士。

人们喜爱谈论他,谈论他的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生活轶事,甚至是他所经历的七段感情。

今天LEAD立德人物君就带你们一起走进这位集天才与斗士于一身的传奇人物的世界。

只为真理存在

罗素的学习经历可以很恰切的用一个词“学霸”去形容。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02年发表《数学原理》,担任三一学院研究员,190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910年任剑桥大学讲师,1911年担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辉煌的学术生涯、不凡的学术造诣使他在大师辈出的二十世纪仍是光芒万丈。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罗素,永远的正义斗士

罗素大概是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精神的忠实继承者了,1901年罗素撰写了《论几何学的基础》,用稍加修改的康德观点来评价非欧几何学的产生,但罗素后来对这本书评价不高。在哲学上罗素起初受泽于黑格尔,成为绝对唯心主义的拥趸,1898年在与摩尔的交流中他放弃了多年坚持的黑格尔哲学观点,参加了反叛绝对唯心主义哲学的运动,从此转变为经验主义者、实证主义者和物理主义者。在对应用数学的态度上,他也有几次态度转变,从最早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者到对应用数学兴趣减弱,认为只不过是一个抽象体系,而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因目睹战争的残酷和罪恶,重新建立对应用数学的认知,认为以前所笃信的概念世界存在致命弱点,理性不高于感觉,数学与我们身处的世界息息相关。

在他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他不讲究师承源流,也不固执一端,而是始终保持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灼见与探索的渴望,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从而不断取得新的发现。

不应追随众人做坏事

罗素的童年不算幸福,尽管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祖父也是赫赫有名的英国首相约翰·罗素。

罗素两岁失母,三岁丧父,六岁时祖父去世,他一直和哥哥与祖母生在一起。罗素的祖母出身于一个教徒家庭,具有非常强烈的道德信念和宗教信仰,政治上激进热烈。罗素年少时未去学校学习,只是在家里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师的教育,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孤独的。大凡童年即遇变故的孩子早熟懂事,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却现景不佳的家族里,罗素身上的荣誉感与敏感天然并存。他不得不接受一些恶意的冷眼与诋毁,不得不承担本不属于他的希望与责任。他也在长久的孤独中开始去思考人生与世界。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罗素,永远的正义斗士

独立是罗素身上极为重要的品质,但是这个品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他自小无人可以依靠。罗素的祖母曾用一条箴言告诫罗素“你不应该追随众人去做坏事”,这也成了罗素一生遵循不移的准则。在这句箴言中人们很容易察觉出来罗素身上那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孤傲,他始终是清醒的,绝不会随波逐流。

“中国人,上至高官显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种冷寂而内向的尊严,即使是一个受过欧洲文化教化的人,也不会损失这种特性。中国人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都是谦恭的,他们的自豪感来自于自信。

渴望减轻世界的不幸

罗素在其自传的序言中言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或许是家族由来已久参与政治传统的影响,又或许是罗素本人的性格禀赋,他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十分热情,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为活跃,也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之一。

LEAD立德人物|求真者罗素,永远的正义斗士

他持着自由主义的观念,希望社会进步,他对所有人都有着悲悯的情愫,同情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他支持女权主义运动,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改变了新一代人对性道德的看法。同时他反对战争,反对核霸权,为和平奔走呼喊,于是他多次遭到迫害与不公正待遇。1916年,因撰写小册子为拒服兵役者辩护而遭罚款100英镑;1918年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被判处六个月监禁。由于对女权主义的支持招致宗教人士的激烈反对,在1940年代经法庭审判,他被禁止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任教;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参与一个核裁军的游行后被拘禁了7天。种种的处罚与打击未能动摇这位怀有赤子之心的伟人。终其一生,罗素都在不懈奋斗,以斗士之姿向着心中那个光明且充满希望的未来世界摇旗呐喊。

无数敌视者以私人感情为由讥嘲罗素行为不端,可当真的了解了罗素的生活经历,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虽经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对爱情始终是真诚可敬的。罗素对世界深重的同情和对爱情、知识的渴望使他活着,且值得活。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我们在追求真理、捍卫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会遇见重重阻碍,人云亦云的世界也会时常叩问我们的心灵是否还能独善其身。但是,真的勇士难道不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么?唯有坚信自我、百折不挠,最终方可卓尔不群、成就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