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华语电影的巅峰吗?

Diors31093028

在我心里,《霸王别姬》代表着华语电影水平的最高水准。今年是《霸王别姬》获得金棕榈奖杯的第25个年头,这是中国在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次捧得金奖,也是我国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影片。

同时,《霸王别姬》还获得了国际影评人联盟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奖。

1994年,主演张国荣也凭借此片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该片入围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转眼25年过去了,今年的戛纳电影又在如火如荼得举办中,当我们在热议范冰冰是否能够担任本届组委会评审团一员时,我们不禁又想起24年前那个微风拂面的海边,曾经吹过一袭华人电影至高的荣誉,他们穿着毫无艳丽的衣衫,就足够靓穿无垠海峡。

张国荣所饰演的京剧名伶程蝶衣是成就《霸王别姬》的关键,导演陈凯歌曾说,“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

为了能够将京剧中的原汁原味还原,张国荣特意前往北京拜师学艺,在开拍前,担任其形体老师的是北京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曼玲女士与刁丽。

而程蝶衣在日本军阀堂会上演绎的那一折昆曲《牡丹亭·游园》,也颇为引人注目。昆曲讲究一个“静”字,身段造手看似简单,实则要比京剧难演得多,戏台上的张国荣,穿的是青布长衫,脸上半点脂粉未施,完全是清水素面。可是神气之间,活脱脱已是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杜丽娘,为后花园的春色所染,喜不自胜,笑意盈盈于一双妙目,却又为大家闺秀的身份所拘,不让它满溢出来。

巩俐扮演的菊仙在片中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出现不仅是调和了两位男性之间的性别失衡,也充当了母性关怀与独立人格展示的功能,在大格局之下又勇敢得接下时代的惩棒,她得唤醒迷醉的程蝶衣,得成为文革的刽子手。

衔接两位男性之余,年仅27岁的巩俐,在出场的短短54分钟内将菊仙“敏而不狡,勇而不躁,哀而不矫,烈而不戾”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霸王别姬》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去完成一部艺术高度的杰作,才会令这部作品历久弥新,永远被世人赞美和记住。


香港电影

  1993年上映的《霸王别姬》堪称华语电影中的最经典作品,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

  讲述的是京戏班子里的两个伶人段小楼和程蝶衣,从小一起长大经历时代背景转换唱了一辈子的《霸王别姬》的故事。

  故事背景从清末民国初年的跨越到解放后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电 影的戏剧性和情节张力特别强大,揭示的中国旧社会种种黑暗, 游走在最底层的小人物在时代大变化下波澜壮阔的命运。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从小一起在戏班子里练功唱戏生活,老师傅非常严格,偷懒要挨打不用功要挨打逃走更要挨打,两位主角从小在残酷严厉的环境里生长长大,师兄小楼一直关照着蝶衣,蝶衣也一直依赖着小楼。

  一个是婉转婀娜美虞姬,

  一个是千古神勇楚霸王。

  霸王别姬,姬别霸王。这一段戏缠绕程蝶衣和段小楼解不开的一生。电影全长164分钟,每一秒都舍不得快进。每一帧都是精心设计的画面,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以下几个细节是最让我人印象深刻的。

  一、

  电影一开始是一位窑姐带着一个孩子,在大冬天来到戏班子,找师傅让自己的孩子学唱戏,出场不到五分钟的蝶衣母亲,年轻的蒋雯丽颜值逆天稚嫩的脸蛋,表演十分惊艳演技细腻,一位旧社会的妓女,不想要孩子在窑子里成长,学唱戏给孩子混口饭吃。

  

  眼神里流出的“漾” ,

  风尘女子举手投足间的妖娆和浪荡。

  切断小豆子的多指时的姿势冰冷,签卖身契后,把自己的披肩盖在孩子身上,回头一声“娘”转身门外是漫天的飞雪,这个人物刻画得冰冷又完全不脱离母亲的角色给了蝶衣生命,更给了蝶衣唱戏的命运。

  二、

  有人说程蝶衣的性取向是从小就决定了,秀气的脸蛋,扎在头上的红绳,怕冷一直捂着手等等表现,其实不然,剧情一步一步发展,小豆子长成程蝶衣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

  可以说蝶衣遗世独立,孤冷自清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从母亲那里传来,而他真正活成了虞姬——人戏不分 。

  

  这中间的变化,从那次剧院那爷来到戏班子挑演员,点小豆子唱《思凡》。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那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因为这句唱错的唱词,小豆子挨了很多师傅的板子,在剧院老板面前还是错了,霸王扮相的师兄小石头恨铁不成钢,气不来拿起手中的烟斗,就往豆子的嘴里捯饬,小豆子的嘴被倒得稀烂,淌着红血,眼眶里眼泪水打转,他的最后一点坚守也被捣碎了,本是男儿郎,又不是那女娇娥。

  

  电影夸张的表演方式和细腻的手法,让小豆子的心理堤坝溃崩,后面少年时期的师兄弟去给张公公唱堂会,第一回登台唱《霸王别姬》。

  温婉动人的虞姬美艳的扮相,少年蝶衣因为太美,竟遭到了太监张公公的性侵犯,洁如斯的少年被肮脏玷污,太多的不幸发生在蝶衣身上。

  慢慢地,随着年岁地增长,时间的流转,他宁愿活在戏里,不疯魔不成活,变成虞姬,爱着霸王。

  三、

  青年裘马的师兄弟,在京城有了名,段老板程老板的名号在北京城传开,段小楼更加意气风发,程蝶衣愈发秀气俊朗。

  段小楼和程蝶衣不一样,段小楼唱戏是唱戏,生活是生活,分得很清楚,成了角儿赚钱了就要出去喝花酒去作乐。

  程蝶衣不同,他一直活在虞姬的影子里,人戏不分性格严重错位,连自己是男是女都分不清了。

  哥哥扮演的程蝶衣戏台下,说话走路一颦一笑都是儒雅柔情的,秀气的脸蛋、清瘦的身子穿上长袍,如虞姬一般惹人怜爱,他一直依赖着段小楼,是段小楼在他生活里的存在,才没让他失去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段小楼把程蝶衣当同门师兄弟,小时赤裸着身子在被窝里睡觉,长大成角儿登台唱戏,他也知道蝶衣对他的情感,蝶衣说要唱一辈子的戏,他不尴尬不惊异地说,小半辈子不都唱过来了吗?“说好的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程蝶衣这样说。

  

  痴情如虞姬,痴狂如程蝶衣,其实看完电影,慢慢回想,蝶衣真正爱的是戏里的那个真霸王,喜欢和师兄一起唱戏,他希望段小楼一直扮演他爱的霸王。

  四、

  电影非常完美的把国粹京剧和中国时代转换的背景结合在光影艺术中,虞姬和霸王的扮相勾勒十分精致,戏调韵律中国风,把京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时期,老百姓非常爱看京剧,才会有那么多戏班子那么多孩子从小开始练童子功。有一个画面是程蝶衣出名了,唱完贵妃醉酒,台下的女观众、妇女们,哭着流眼泪如疯狂粉丝一样捧场程蝶衣,和现在明星艺人开演唱会的盛况不差毫分。

  

  在日军侵略中国时,日军进入北京城,看程蝶衣唱戏非常入迷,后面段小楼因为打了汉奸被抓到日本营地,程蝶衣为了救师兄,而去给日军唱戏,一个叫青木的日本军官,真正懂戏,认真品味程蝶衣的唱调和身段,发自内心给程蝶衣掌声。

  新中国成立后,倒四旧风潮涌起,红卫兵逼问程蝶衣是否做过取悦日军唱戏的事,程蝶衣说要是青木还在,京戏早就传到日本去了。

  而现在京戏亡了,可以看出电影要表达的并不是侵华战争中日军的变态残忍,电影是从艺术的角度叙述——文化无国界,京剧的魅力在于传统,在于老祖宗坚守的精神,中国人在新社会激进中流失理性,丧失殆尽了京戏的内涵。

  五、

  配角们的表演同样精彩好看,旧社会的贵族袁四爷,一开始看葛优的表演有些许僵硬和奇怪,看到后面才发现这就是葛大爷的表现方式,一个懂戏看戏没有其他精神寄托的“爷”。

  袁四爷感叹蝶衣是虞姬转世,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他真正爱的也不是程蝶衣,袁四爷也是个活在戏里的人,他倾爱的是那个明媚的虞姬,当蝶衣被抓走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想去救蝶衣出来,他心中的美好,是扮成霸王的样子,牵着变成虞姬的程蝶衣的手 。

  两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唱着独角戏,飘飘自然。

  袁四爷“反共反人民”被打倒,手上绑着绳子,头上扣着官僚主义的帽子,临要枪毙了,走的还是台步,可笑又悲催。

  巩俐饰演的菊仙是花满楼的一位妓女,不同于蝶衣母亲的风尘,她是一个精明厉害的女人,她知道段小楼的性格,耿直善良豪爽,会入她的套,把她明媒正娶带回家。

  菊仙对于程蝶衣的疯魔,也是完全不理解的,她知道这个痴迷于戏的男人会抢走自己的男人,她不肯要小楼再和蝶衣唱下去,她要的是段小楼陪在她身边好好过日子生孩子。

  菊仙这一形象也是母亲的代表人物,当她看到蝶衣因为戒大烟痛苦地倒在床上,心裂肺的挣扎后,汗水浸透蝶衣的衣衫,天然母性的菊仙心疼地抱住蝶衣在自己怀里,把戏服盖在喊冷的蝶衣身上,这一幕直戳泪点,两个人因为一个男人纠缠争斗,又因为母性的温暖依偎在一起。

  程蝶衣是可怜的,没有人爱他。

  对于师兄无微不至的照顾产生爱恋之情,可段小楼不懂,段小楼把艺术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当程蝶衣把段小楼少年时期在张公公那里看中的一把剑带到他面前。

  段小楼说“好剑又不唱戏要剑干嘛?”

  程蝶衣孤寂清冷地过了一生,最光彩靓丽的时候是虞姬给他的,在生命的末尾,要离开这个世界,也是穿着戏服,如虞姬一般拔出霸王的宝剑抹了脖子,自刎在舞台上,电影在段小楼叫着小豆子的名字中结束。

  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美得让人心疼,这出灿烂宏大的悲剧,令人唏嘘不已,电影的每个设计和人物都值得让人细细考究,剧情发展推波助澜,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

  程蝶衣代表了哥哥张国荣的风华绝举世无双的魅力,哥哥把程蝶衣演活了。

  段小楼失去了程蝶衣,我们华语电影失去了张国荣,如同一个等量的价值,庆幸还好,我们还有电影,镜头记录了哥哥最美好的样子。

  小楼依旧当年貌,世间已无程蝶衣。

  程蝶衣青衣华冠的形象存在于我们脑海里,永远印在我们心里。

  

文章的最后,我想提一下本片的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当时我以为这首歌是专门写给林忆莲的,结果我发现不是。细看歌词,与这部电影非常贴切,希望大家看这篇解读时可以听一下这首歌。


影视吧



在某些方面,可以这样说。

至于艺术性,它是稍逊于《小城之春》的。《小城之春》,一部黑白片,一个几乎没有故事的电影,编导演们却让它充满人性的故事和艺术家的心血与才华,让今后所有的观众花时间去咀嚼人生咀嚼人性去玩味艺术,而永远余味无穷难以忘怀,所以它不朽。

《霸王别姬》毕竟是彩色片,所以不幸具有时代的“局限”,彩色已经事先剥夺了编导演们艺术才华的一份发挥余地。

但自有出类拔萃之处。

一是和《小城之春》一样,剧本好。

《小城之春》是伟大的编剧与表演天才李天济的剧本,而《霸王别姬》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编剧则是小说作者本人和优秀的编剧芦苇。

不能说这电影是一部史诗,但它具有史诗的性质——它是京剧艺术和京剧演员在不同时代的遭遇。而《小城之春》在这一点上,似乎更加空灵,它是那个抗战胜利后人们精神世界的惊鸿一瞥——简单而又丰富。对于人性的洞幽烛微,两部都非常优秀,而《小城之春》更加原生态,天籁之音、不露痕迹。

导演。《小城之春》的导演费穆和《霸王别姬》的艺术指导陈怀皑都是民国电影人,而费穆英年早逝,陈怀皑的艺术成就则主要在1949以后。陈怀皑那一代导演,是严格抛弃名利思想,一心奉献于电影艺术的最纯粹的电影导演。在他们之前,在他们之后,都不会再出现他们那样纯粹的导演,因为电影是最最与名利挂钩的艺术,因为陈怀皑那个只允许全心为公的时代也许永不再来。

那17年因此出了很多纯粹的精品,以至于前中国电影对外推广总公司老总周铁东先生认为再难超越。

如果非要忽视陈怀皑先生的艺术指导,那我们可以说,陈凯歌的成功来自家学渊源、耳濡目染。

再就是演员。

张国荣,还用说吗?这就是一个戏里戏外的程蝶衣,一个万分敬业的艺术天才和殉道者。他没有获得奥斯卡,实在不公,因为如果获得,他不会自杀,艺术是他生命!在拍《红色恋人》的时候,在摄影机拍不到他的脚的时候,他一直坚持戴脚镣,以致血肉模糊。

巩俐、蒋雯丽、张丰毅、葛优,还用说吗?都是最优秀的演员。

《霸王别姬》会留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它已经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百部电影。


大悔忆智冰

这部电影剧情非常好,以及演员的演技非常棒!这不电影揭露的当时社会的一面,人性,自私,凶残,小人,感情,不测手段,对生命的渴望。我感觉我看到过的最好看的电影就是这部,他说是中国第二,没有感说中国第一,已现在的情况来看!


—小黄鸡

按我的理解,巅峰就是最高的吧?要评价一部文艺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关注点,欣赏口味。一部文艺作品,没办法要求所有人对它统一评价,并且无论评价是好是坏,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这就像一道菜,一百个人里面99个说好吃,一个说不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人家不爱吃是没有错误的。具体说《霸王别姬》,我听过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有说它是中国第一电影,也有说它乏味无聊昏昏欲睡。如果我说他是第一电影,那么很多不喜欢这电影的就反对了。可我要说它一无是处,很多粉丝又要来理论了。


鲜花送你Prime

是,是无法超越的。



叶龙天

霸王别姬是一部非常好的艺术作品,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觉得很赞,不管是整个剧情还是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我个人觉得艺术这种东西没有巅峰,咱们华语电影也还有一些很优秀的电影,比如,也是非常优秀的很值得大家去看几遍的电影!一部好的作品是会影响到几代人的。衷心祝愿我们国内电影越来越蓬勃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