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的袁家老宅,袁世凯为何到死也不愿回去?


因为一个人,恨了一座城!


古人都喜欢用出生地给自己起别名,比如韩愈又叫韩昌黎。生于清朝咸丰年间的袁世凯也不例外,人称袁项城,只因出生在河南项城县。然而自从母亲去世后,袁世凯再也没有回去,死后也葬在了离袁家祖坟千里之外的安阳。


Δ袁世凯坟墓

袁世凯有兄弟姐妹九人,父亲是袁保中,乃是当地有名的乡绅。然而姐妹九人中,有兄弟六人姐妹三人。除了大哥袁世敦为嫡出外,其余姐妹兄弟都是庶出。然而正是因为大哥袁世敦,才让袁世凯再也不愿回老家。

袁世凯的母亲刘氏奶水不足,袁保中就把袁世凯交给刚刚丧失幼子的弟媳牛氏扶养。牛氏把袁世凯视若己出,百般呵护。后来由于袁保庆(袁世凯叔叔)没有任何子嗣,袁保中把袁世凯过继给了弟弟。

袁世凯虽然在后来位高权重,连慈禧都要看她脸色,但他是十足的大孝子。无论是做山东巡抚还是直隶总督,袁世凯都会把生母与养母带在身边。袁世凯的生母突然因病去世,袁世凯悲痛万分。

Δ配图

向清庭告假后,带着母亲刘氏的棺淳回老家埋葬,然而大哥袁世敦却是百般阻挠。因为祖训上,姨太太不能入祖坟,只能在祖坟边上。母亲刘氏活着是小妾,死了还是小妾。

虽然袁世凯已经是位极权臣,然而袁世敦怎么都不同意。父亲已死大哥最大,袁世凯没有办法只好另买了一块坟地,才把母亲下葬。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袁世凯再也不愿与大哥来往。

Δ配图

而母亲连死都没有入祖坟,成了袁世凯最敏感的话题。袁世凯的太太于氏因为一句戏言,无心说到了袁世凯的痛处。袁世凯再也没有和于氏同过房,一生只有一子袁克定。


位高权重袁世凯,一心孝道难满足!


史之策


这是因为袁世凯与长兄袁世敦的矛盾。根据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的描述,袁世凯兄弟姐妹一共九人,除了长兄袁世敦是嫡出之外,其余五男三女都是庶出。矛盾的导火索是袁世凯母亲之死。

袁世凯的母亲是父亲袁保中的侧室刘氏。后来,刘氏死于天津。那时袁世凯已是直隶总督,亲自护送灵柩回项城安葬。但是袁世敦以刘氏只是庶母为由,不准入祖坟正穴。想袁世凯当时已是位极人臣,却依然不能让母亲获得一个正穴之位,因此与袁世敦多次争执,袁世敦却坚持不让,最后不得已,袁世凯为母亲买了新坟安葬。从此以后,袁世凯与袁世敦再无往来,袁世凯一家定居彰德的洹上村,从此再不回项城老家。兄弟二人老死不相往来,即使袁世凯做了总统,兄弟二人也不相闻问。

袁世凯因生母未被尊重愤而迁籍,一去不回。死后也葬在安阳,而不是回自己老家项城。


伊耆角木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袁世凯一生枭雄,从出卖光绪皇帝开始,袁世凯为获得自己权利,出卖维新变法的同胞,告密慈禧太后,至此让光绪皇帝终身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让大清唯一翻身的的机会被扼杀。

然后与侵国列强保持紧密关系,出卖中国利益,为获取中国皇帝之位,并登基,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但足以自豪。

袁世凯背了一声的骂名,但人性对自己亲人的爱护,似乎都是出自骨子里,血液里的传承。袁世凯至死都不想为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


笑尝历史百态

董先生个人观点:

一,据说因为兄弟不和。

二,避免兄弟你死我活,作为弟弟选择避让。

三,保全家族荣誉,个人荣辱不顾。

四,一代枭雄,值得尊敬。


大声叫我董先生

袁世凯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各路大神大师肯定对他全方位研究过,算命看相,祖坟祖宅之风水。明面上是与大哥不和,其母安葬,他大哥反对让其母入祖坟,于是袁世凯至死不回河南老家,这个不太可能,袁当时位极人臣了,衣锦还乡才对。我想,袁世凯应该是受过高人指点,包括他母亲的安葬地,肯定是高人说的风水宝地了,不回老家也一样。特殊时期,袁世凯母亲坟墓被破坏,好奇心也有可能,大概是检验其母坟上是否冒青烟了。


苹果论斤

在回乡葬母一事和嫡长兄世敦有了隔阂,下野之后买明代藩王旧邸在彰德建养寿园居住,并非和项城亲属不往来,一怕清室权贵再度打击他远离宗族,二他把三哥世廉接来常住相伴,三侄甥也有拜年就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