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下了劃時代的《茶經》 卻僅有一首不寫茶的茶詩

唐玄宗開元盛世,長江之濱的竟陵(今湖北天門)出了一位名士。

他寫下了劃時代的《茶經》   卻僅有一首不寫茶的茶詩

他一生坎坷,一生奇特:

他幼兒時是個孤兒。三歲遭父母遺棄,由竟陵高僧智積禪師收養,待年稍長,按《易經》占卦取名,得到《蹇》之《漸》卦。卦辭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以陸為姓,以羽為名,以鴻漸為字。

他少年是個僧人。智積禪師嗜茶,陸羽常為煮茗,並學會了種茶和製茶的技術,逐漸對茶的烹飲方法及茶具、水質等都有深刻的體驗與精闢獨到的見解。但個性獨特,雖對智積尊重,但不願終生為僧,後逃出寺院,寄身於伶人之間。

他青年之後是個隱士。他終生不仕,終身不娶,只為做一個全職稱職的茶人,前後四十餘年,走遍江南茶區,採茶製茶,品茗鑑泉,廣交茶友,寫成劃時代的作品《茶經》,被奉為“茶聖”,堪比詩壇的杜甫。

他寫下了劃時代的《茶經》   卻僅有一首不寫茶的茶詩

從所著《茶經》看,陸羽頗具才情,其友周願稱之“百世之典學,輔在於掌”。身邊也有皎然、孟郊、顏真卿、陸士修等詩友文友,但平時唱和卻很少寫詩,保存下來的詩僅兩首。

一首是《會稽東小山》:“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反映的是陸羽在一天夜裡乘舟去嵊縣,月光如水,青猿哀啼的淒涼情景,並流露出“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的傷感。

另一首則是獨步詩壇、茶壇的《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詩句的大致意思是:不羨慕黃金做的酒器,不羨慕白玉做的酒杯,不羨慕入朝為官,也不羨慕尚書檯拜相,只羨慕故鄉的西江水,浩浩蕩蕩地流向竟陵城邊。

他寫下了劃時代的《茶經》   卻僅有一首不寫茶的茶詩

這首《六羨歌》出處《全唐詩》卷三〇八,原題為《歌》。因歌中寫到6個“羨”字,人們便據此名為《六羨歌》。全文只有34個字,寫了六個“羨”字,其中四個“不羨”,一個“千羨”和一個“萬羨”。由此不難看出陸羽人生觀價值觀:不愛錢財,不羨做官,只願意像故鄉長江水一樣,無拘無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裡沒有一句寫的是茶,也沒有茶的意韻,那為什麼這首詩被會稱為“茶詩”呢?

陸羽二十一歲時決心寫《茶經》,經過十餘年,實地考察三十二個州,最後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開始對茶的研究著述,歷時五年寫成《茶經》初稿。後又增補修訂,著就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葉專著------《茶經》。

陸羽聲名遠揚,朝廷有意留他在京為官,但他陳辭力推,仍周遊各地,推廣茶藝,飲茶之風普及於大江南北。

唐代宗睿文十三年(778年),陸羽在江西上饒依山結廬定居,後人稱之為“鴻漸宅”。他在這裡開墾茶圃,環居種茶,自號“茶山御史”。還開鑿了一眼井,以便續水烹茶,後人稱“上饒陸羽泉”。

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陸羽58歲,在上饒居所驚悉恩師智積禪師圓寂於竟陵,十分悲痛,遙作《六羨歌》以寄終生事茶之懷,及淡泊名利之志。

他寫下了劃時代的《茶經》   卻僅有一首不寫茶的茶詩

《六羨歌》雖無一字寫茶,但文中之“六羨”卻足以表現其作為“茶聖”的心跡和為人,堪稱“茶詩”扛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