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你已經認識到蛋白質對身體的功效了,也決定要好好吃蛋白質了,那麼問題來了:吃多少?怎麼吃?

不就是補蛋白質嘛,一頓晚飯吃掉一隻雞總夠了吧?蛋白粉衝一大瓶隨時喝總夠了吧?答應我,看完這一篇,你不要再有這些“幻想”了!蛋白質怎麼吃,這是個需要好好計算的問題,因為攝入的方式不對,很可能會讓效果打折扣,畢竟誰也不想把好好的蛋白質浪費掉。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大多數運動營養學家認為,運動員和高強度健身訓練的人需要全天考慮補充蛋白質。最好的做法就是,先設定好目標,搞清自己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常用的一個標準就是,每公斤體重補充1.2-1.4克蛋白質,一位體重75公斤的健身者,他的目標可設定為:每日攝入90-105克蛋白質。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我們的身體24小時都在運轉,營養學家都在提倡少食多餐,蛋白質也要跟上這步伐:分次,定時,定量。這有助於優化日間肌肉相關蛋白質合成過程。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還用75公斤體重的人舉例,如果每天需要攝入100克蛋白質,那麼要怎麼分配呢?

起床後/早餐:20%

夜間肌肉蛋白質分解加速,根據體形大小和膳食類型,截至到睡前,機體肌肉損失量為5-15g。早餐時段要有20g的蛋白質,來幫助逆轉這種對肌肉蛋白的分解作用。但是我們往往在起床後不能迅速吃早餐,在起床後如果能迅速衝一杯蛋白粉,吸收的效果就好多了。這樣還可以分擔一部分在早餐中的蛋白質,避免早餐過於複雜而加重腸胃負擔,畢竟早晨腸胃還在熱身階段。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睡前:20%

為什麼把睡前先說了呢?首先這個時段很重要,因為在未進食狀態下,肌肉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平衡狀態主要傾向於分解,以產生遊離氨基酸,為機體提供能量。因此睡前補充緩釋蛋白可以防止我們在睡覺時流失肌肉,比如喝20g酪蛋白,不但防止流失還有助於在睡眠時合成肌肉。此外,也可以選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混合物,或低含量強化必需支鏈氨基酸的蛋白質,或亮氨酸明確的蛋白質。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鍛鍊前後:60%

除了早上的20%和晚上的20%,剩下的60%就是在我們訓練前後了。一般來說,訓練會安排在一頓正餐之前,那麼訓練後的補充量應該是一天中最多的一次,比如40g,主要來自肉類、雞蛋和蛋白粉。如果訓練後來不及立刻吃正餐,可以先補充20g蛋白粉,方便身體快速吸收,隨後再從正餐的肉類、魚類中攝取。

如果訓練比較晚,晚飯和睡覺間隔短,練後的這餐和睡前的酪蛋白有所衝撞,那就需要把訓練前的量適當加大。訓練前應該有一頓加餐,安排大約20g的攝入,如果加餐食物的條件有限,一份蛋白粉就是既快捷又有效的選擇。

每天分時段、分需求來補充,才能讓蛋白質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喝太多、喝太少、喝錯了都會影響健身效果,白白辜負了你的辛苦訓練。

蛋白質,不但要吃,還得會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