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第二十三集中,雍正为何迟迟不表态?背后有五个原因

《雍正王朝》第二十三集中,雍正为何迟迟不表态?背后有五个原因

1,隆科多密见图里琛,并且暗示其一定要顾全皇上的圣名和朝廷的脸面。的确,图里琛这次去山西的担子不轻,因为雍正的圣名以及朝廷的脸面,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何况,雍正新赝大宝,为了励精图治,方才树立了山西这么一个榜样,假若闹出笑话,真不知道将来如何收场。上书房廷议之时,隆科多亦将他的这种态度摆明给雍正看过,但是雍正当时却没有表态。彼时,他的这种不表态,其实是想着先假装默许隆科多,然后把球踢给八王爷,并以此试探他的态度。可是八王爷静水流深,又一心想要扳倒雍正,因此,才会紧抓着雍正的两个软肋不放,首先是田文静:假若不责备山西,就得责备田文镜。其次则是雍正一心想要立威,并且树立榜样的追缴国库案:此事必须究竟是谁的责任,朝廷不能不查个清楚,不然朝野猜测,人心观望,皇上正月十六的明诏,要求各省两年之内清还国库亏空又将会无功而返。就这样,一句话反把球踢回给了雍正,让其进退两难。

2,此前,山西诺敏追缴国库亏空案,雍正已经秘派了田文镜为钦差前去处理,其中,田文静的任务是暗中彻查,可是,这回八王爷摆明态度,想让雍正进退两难,于是,雍正考虑着再公开指派图里琛为钦差前去与田文镜一同处理此案,只是,图里琛的任务是弄清楚实情且勿需表态。那么,雍正为何要特意强调图里琛勿需表态呢?其实,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这也正是雍正老谋深算,办事精明老练的体现,因为只要不表态,那么,就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况且,雍正对待任何欺瞒朝廷,欺瞒君父之举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朝廷早已通告全国,嘉奖诺敏为“天下第一巡抚”,假若此时摆明态度,大张旗鼓的彻查诺敏,又将会投鼠忌器,碍于皇家的面子亦或是考虑到八爷党可能借故在背后捅刀子。所以,雍正才会想着密查此案,且暂不表态,亦是出于对此案做更深一层的考虑。因此,也就不必过早的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不得不说,雍正的确是心思缜密、深谋远虑。

《雍正王朝》第二十三集中,雍正为何迟迟不表态?背后有五个原因

剧中,八王爷一步步紧逼雍正

3,隆科多误以为雍正不表态,其实是默许了自己的看法,于是,妄图指示图里琛,让其到了山西一定要顾全皇帝的面子,朝廷的脸面;而后,又让诺敏写了封弹劾田文镜的奏折,且奏折内容全是顾全雍正面子的好话:“微臣岂敢欺君罔上,辜负圣恩,况山西所欠官银得以在半年内填补清还,纯赖皇上天威所至,群臣畏服,实非微臣之功,田下车伊始,便多方责难,吹毛求疵。”并以此上下其手,企图不责备山西,反倒将责任全推给田文镜,既保全了雍正的脸面,朝廷的脸面,也保全了隆科多自己的脸面。也许是害怕田文镜又像从前追缴户部欠款时那样,用激将法逼迫欠款官员闹事,然后抓住闹事官员的把柄就地扳倒。于是,诺敏提前给山西的上下官员打招呼,让他们少去招惹田文镜,并且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万一捅了篓子,对谁都决不轻饶。而后,便开始下命山西各府州县,一律不准收取百姓的各种税费,等事情过了以后再说;这亦是害怕自己违背雍正的圣旨,将国库欠款摊派给百姓之事被田文镜发现后,很可能成为朝廷将来追究自己的把柄,而这个责任诺敏是承担不起的,山西上下官员,包括隆科多也是承担不起的。

《雍正王朝》第二十三集中,雍正为何迟迟不表态?背后有五个原因

隆科多误以为雍正不表态,其实是默许了自己的看法,于是,妄图指示图里琛

4,图里琛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在见过隆科多之后,便立即回宫向雍正汇报请示工作,可是这一次雍正不但自己没有表态,还提醒图里琛到了山西后也不要表态。那么,雍正究竟是不想、不愿、不能表态呢?还是不便、不必表态呢?这对图里琛来说,的确是个考验,因为毕竟是在皇帝身边当差,万一理解错了皇上的圣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图里琛只简单地回答了雍正一句话:“一切听皇上教诲。”而后,他并没有请示雍正,逼着他做出决定,亦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雍正,为何不但自己不表态,而且还不让他表态,因为图里琛清楚的知道,向雍正如实地汇报是他的一项工作,而雍正可以对他的汇报不做出反应,同时,雍正有权做决定,也有权不作出决定。

5,在得到雍正要求说实话的指示后,图里琛便即刻揣摩到了皇帝的圣意,他明白雍正此前一直不表态,其实是还没有考虑清楚,因为案情还未查个水落石出,雍正不方便表态。再一个,此案关系到朝廷上下、方方面面,未查明真相之前,雍正不愿表态亦是不想被隆科多、诺敏亦或是图里琛拿到尚方宝剑后,强行按照皇帝的意志行事,以致扰乱大清律法,拖累皇帝下水,这样只会让八爷党抓住把柄。其次,雍正没有过早的表态亦是不想完全给山西以及朝廷上下官员交底,更是不想让他们知道的太多,尤其是八爷党,毕竟此案另有隐情(雍正先前已经秘派田文镜暗中彻查此案),这就是所谓的阶层信息控制。最后,此案牵扯到皇帝的脸面,朝廷的脸面,亦关系到朝廷上下的利益,一旦雍正过早表态,那便会被八爷党利用,并借机挑拨,毕竟朝廷上下都在推测议论,人心观望,在牵扯到各方利益的情况下,雍正不便明确表态。对于雍正来说,诺敏案涉及到他自身的利益,假如他说出自己的态度,支持隆科多的看法,那么自己的利益就会受损,追缴国库案就无法继续推行下去;假若表态不支持隆科多的看法,那么,就有损自己的明君声望;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田文镜和图里琛主动地来揣摩皇帝的圣意,主动地替皇上承担责任。而这亦是田文镜和图里琛做好彻查诺敏案的工作,并且最终获得雍正青睐、重视和关心的基本手段。

《雍正王朝》第二十三集中,雍正为何迟迟不表态?背后有五个原因

剧中,雍正暗示图里琛不要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